学术投稿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罗赛美;王绍孝;杨艳;赵佳;杨迪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 主观幸福感, 研究现状
摘要:基于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及其结构、维度,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主观幸福感测定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今后具体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奠定理论基础.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299例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精神伤残鉴定的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精神障碍的特点及伤残评定结果.方法:选取299例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伤残评定案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调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以男性、来自农村者多见,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及初中为主,受伤人员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和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伤残等级多为轻度伤残.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的精神伤残评定应把握恰当的鉴定时机,并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定.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析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问题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用到各种药品.近年来,国家已经发生了多起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使得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逐渐建立.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药物警戒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目前药物警戒体系在很多范围内部还不够完善,存在问题较多,文章主要针对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对应对策.

    作者:芦贺;赵永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下颌前托法开放气道配合喉罩通气应用于颈椎损伤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院前急救中运用下颌前托法开放气道配合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颈椎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气管插管,而观察组则运用下颌前托法开放气道配合喉罩通气,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且气道损伤和颈椎二次损伤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颈椎损伤患者下颌前托法开放气道配合喉罩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国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25-OH-V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VD.A组为确诊为NAFLD患者,B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对比两组人员25-OH-VD相关性.结果:A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GLU)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均高于B组,血清25-OH-VD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低血清25-OH-VD存在关联性.

    作者:葛佳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社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分析两组再入院、遵医嘱执行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执行率95.00%及(84.83±3.95)分、(86.15±5.41)分、(83.15±4.36)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再入院3.33%比对照组15.00%低(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具良好效果,可降低冠心病再入院率,还能提高患者遵医嘱执行率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体检科实习的48名护理大专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耳鼻喉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索耳鼻喉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1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服务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IQ评分、满意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孟凡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制动力外固定架治疗指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自制动力外固定架治疗指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力外固定架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采用X射线检查时可发现多数骨痂均已形成,进行局部叩击时并未出现异常活动.40例为优,31例为良,1例为差.结论:为指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动力外固定架治疗有手术操作简单、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周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降糖药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分别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究降糖药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分别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以及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双氢氯噻嗪、氨氯地平以及氯沙坦进行治疗,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心血管各项指标检测情况以及心血管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心血管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格列美脲治疗后管着心血管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服用双氢氯噻嗪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经氯沙坦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脑及心血管药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均会造成影响,在临床用药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取相适合药物.

    作者:黄倩;黄华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影响

    为了探究在神经外科中优质护理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6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研究组(83例)与参照组(83例).对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普通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调查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和患者的总满意度(96.4%)明显高于参照组家属和患者的总满意度(80.7%),且P<0.05,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影响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藏药十七味大鹏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显微特征强,重复性高的红花和豆蔻进行显微特征的定性鉴别;对处方中诃子,藏菖蒲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应风;多杰才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常规组(52例)、观察组(62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t=5.86)、叩背护理(t=7.38)、管道护理(t=7.13)、护理满意质量评分(t=6.44)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4.63,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雪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期待疗法应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3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临床期待疗法,观察该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期待疗法后,3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胎龄平均延长(1.67±0.65)周;其中自然分娩患者30例,剖宫产患者8例;新生儿存活率为97.36%(存活37例,死亡1例),平均体重(3.36±0.85)kg、Apgar评分(9.1±0.7)分.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采用期待疗法,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但治疗之前需要和患者充分地沟通,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无异常,如有异常者要立即终止妊娠.

    作者:李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小二支气管肺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川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护理实施的实际护理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82%,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患儿护理干预操作后,肺活量、用力呼吸体积、呼吸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P<0.05.结论:支气管患儿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儿肺部的呼吸功能水平,整体临床意义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刘本文;周玉;赵世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能够抑制或者杀灭细菌,防止出现感染的药物,是目前使用广泛的药物之一,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屡有发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等,都将危害人们的健康发展.所以说,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仅是专业所在,同时也是其职责所在.本文主要从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以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胡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前NIHSS、Barthe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后NIHSS、Barthel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NIHSS、Barthel.

    作者: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取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华;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于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且统计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可能的或者很可能的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作为参照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实验组额颞叶痴呆患者异常行为患者沮丧行为、丧失同情心、悲伤或懒散以及持续、强迫、僵硬行为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分析意义;且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MMSE评分(17.21±3.21)分、ADL评分(30.54±4.21)分、CDR评分(1.71±0.51)分.结论: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存在多样化的临床症状.

    作者:吕林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4例恢复期精神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管理组、常规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管理,对患者护理后精神病状态、社会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管理组患者护理后精神状态评分为(38.5±5.9)分,常规组为(44.3±6.7)分,P<0.05.管理组轻度残疾11例、中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4例,无极重度残疾患者,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帮助患者病情康复,使其更好地融入生活.

    作者:张永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皮肤科室收治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乱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A组患者进行2倍MED剂量照射,B组患者进行3倍MED剂量照射,C组患者进行4倍MED剂量照射,对比三组患者照射4周和8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PASI和DLQI评分,组内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效果显著,组间结果仅4倍MED照射的C组和3倍MED照射的B组在PASI评分对比时不具有显著差异,其余分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照射强度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见效后,考虑效果显著性降低可更换中等剂量进行治疗.

    作者:燕旭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