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黑热病10例

张静;王晓欢;郝国平;程艳丽;索涛莉

关键词:黑热病, 临床特征, 儿童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转归情况,提高儿童黑热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0例儿童黑热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血浆球蛋白增高;患儿经骨髓穿刺找到杜利小体.均予以推荐剂量葡萄酸锑钠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好.结论:儿童黑热病无特异临床表现,对于反复发热伴肝脾大、全血少患儿,特别是来自疫区抗生素无效者,需高度警惕黑热病,予以骨髓穿刺涂片,查找杜士曼原虫无鞭毛体,有利于及时诊治,减少误诊率,减少并发症.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实施阿奇霉素方案的疗效,分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安全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症肺炎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后,其发热、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显著更少,且X线消退时间以及患儿总病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17.2%,11/6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加速患儿健康的恢复,并有利于恢复各项细胞因子水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研究组患者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的诊断结果以及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法下的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包括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等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验技术对于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将半乳甘露聚糖实验以1.0位临界值时,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和检测敏感度,对于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聂文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心理特点,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结果:个性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33%,个性化护理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2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4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2,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与参照组(n=22,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治疗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参照组20.45%,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且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显示肋骨骨折164根,其中,左侧肋骨骨折84根,右侧肋骨骨折80根;粉碎性骨折11根,错位性骨折63根,凹陷骨折48根,线性骨折42根;MPR、CPR显示骨折153根,SSD显示骨折145根,VR显示骨折129根.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形态,诊断准确率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正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脑梗塞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对照组(n=4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设为实验组(n=43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评分.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38±5.10)、(80.31±6.08)、(76.3±6.34).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刘晋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大柴胡汤对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大柴胡汤对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大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高出许多;对比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其身体状况相比对照组要明显改善许多;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可知,实验组患者恢复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对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作用明显,能够有效的实现预期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尉洪利;单连美;王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835例患者出院病案,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管理;2016年1月-2017年8月835例患者病案,设定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病案管理.观察两组病案评分、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及医疗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12%明显低于对照组1.68%(P<0.05).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病案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佘苗;牟怡平;盖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分析观察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临床检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的患儿4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细菌培养检验与血清抗体检验的阳性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呈阳性的患儿41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患儿24例,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83.67%)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阳性比例(16.33%),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阳性检验情况予以分析,4至8岁患儿阳性检出率较高,阳性检出15例,占比93.75%.结论:采用血清检验能够迅速了解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其阳性检出率较高,且检验方式简单方便,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池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急腹症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78例急腹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利用手术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急腹症患儿中使患儿不良症状得到了充分改善,有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宋兆生;姜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评估

    目的:研究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性交痛、子宫结肠窝结节、慢性盆腔痛、月经紊乱、子宫活动受限症状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为其使用米非司铜小剂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银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6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n=31)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n=31)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四联活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RP、IL-6、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明;张迎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及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25日),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

    作者:钟萍;陆祎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和研究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运行的长期疗效以及对预后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7年5月在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9名胆管癌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门诊和电话通话的方法对其进行随访,对病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调查病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本次随访的截止日期一直到2018年的7月.观察指标为:1.病人长期的疗效.2.预后因素分析指标:病人的性别和年龄,病人在手术之前CAI9-9和病人的肿瘤直径,病人的肿瘤根治程度以及血管切除重建、改良T分期、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3.对病人的独立预后等因素进行区分层次的针对性分析.结果:1.在所有的病人当中,有4名病人在围手术期死亡,有112名病人进行了随访活动,随访的周期短为1个月,长为98个月,随访时间的中位数是19个月.在进行随访的过程当中,有75名病人去世.所有病人生存时间的中位数是23个月,在第一年、第三年和第五年的生存概率分别是71.1%、31.4%、14.6%.2.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为:肿瘤根治程度、改良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的程度能够对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效果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这两者生存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当前并没有比较理想和可靠的长期疗效.对胆管癌病人手术之后预后产生的不良印象的因素有很多.

    作者:梁济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50名,根据产妇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组产妇在常规组产妇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以及子宫康复情况均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促进产妇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D-D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15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在第4d和7d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水平(4.22±0.23)高于对照组D-D水平(1.52±0.03),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WF水平(150.52±3.01)高于B组vWF水平(100.52±3.67),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7.32±2.03),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2±3.2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6.52±2.67),A组护理质量评分(93.52±3.01)明显升高,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卵巢癌的患者,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平均每组患儿均为40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指导,对两组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为85%(34/40),常规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为52.50%,本研究综合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患儿选择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术后疼痛情况,提升镇痛的优良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70例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相比镇痛效果如何.方法:从自愿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使用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统计两组共70例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86%,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共同使用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能够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陈丽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医疗纠纷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药用植物概述

    中国作为地大物博的国家,其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煤炭、金属、动植物等等.在广袤的土地上,植物除了可以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食物,还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对中草药的使用有着自己深厚而独特的见解.本篇文章以中草药为主题,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讨论.

    作者:刘峪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