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林琳;赵珊;宋梅香
目的:研究社区管理联合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内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在原有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社区管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社区管理联合运动干预的方式.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体重、腹围、血脂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在进过社区管理联合运动干预方式治疗6-12个月之后,患者体重、腹围、血脂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社区管理联合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而易见,希望能够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
作者:陶贤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中2018年3月应用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的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此次入组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皮疹,10例患者出现眩晕,12例患者出现心悸,发生率分别为45%、50%、60%,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及其合理性存相关性.结论: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与患者过敏性反应、用药时间等因素相关,临床用药中,应当关注合并用药可能存在的迟发性、潜发性不良反应,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世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研究方案的讨论、评估及审核,总结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实践,发现审查过程中存在伦理审查工作职能交叉、医学伦理委员会组织松散、伦理委员会档案规范化程度不足和受试者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从建立高层次伦理委员会、健全组织结构、建立档案标准操作规程和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
作者:陈可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68例眩晕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干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采取干预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应对患者的眩晕症患者的跌倒发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
作者:吴琳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照顾者对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12名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随机调查,收集脑瘫患儿的一般情况、照顾者对家庭康复训练知识、态度、执行情况等信息.结果:112名照顾者中仅有31名照顾者坚持长期家庭康复训练,依从率为27.6%,有48名照顾者从未进行过任何家庭训练,占42%.结论:加强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及家庭训练指导,提高照顾者的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有助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莫玲;罗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住宿业卫生状况开展调查,为该行业的监管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辖区内住宿业单位的持证、专间管理情况开展调查,并对用品用具和室内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大型酒店、连锁酒店的许可证持证率、健康证持有率、消毒专间和备品间的设置和专用率较高,普通旅店卫生管理较差;三类场所采样检测合格率为100%、82.61%、57.73%,床上用品、毛巾、杯具、拖鞋的合格率分别为78.25%、81.97%、58.90%和91.67%.结论:应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严格把关卫生许可,强化日常卫生监督和监测以及加大执法力度规范住宿业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
作者:韩晓瑜;田海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知中医药皂角刺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认知程度以及使用情况.方法:洛阳嵩县九店乡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去嵩县肿瘤医院、嵩县中医院进行采访以及对嵩县部分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当地居民对皂角刺了解甚微,很多居民仅知道皂角刺的市场行情,很少居民能够了解皂角刺的药用价值,社会中皂角刺种植面积大,但使用范围小,药用价值不能更好的体验.
作者:王倩南;廖思琪;谢恒;孙溶茗;裴智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透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分析造成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二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脂、糖尿病、教育程度、心功能不全等不是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体重控制不良、低血压、透析时间是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7例内瘘闭塞患者实施了瘘口按摩,按摩时间为30分钟,之后再通,占7.00%,溶栓成功有8例患者,占8.00%,28例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采取了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占比28.00%,31例患者在造瘘处实施了内瘘修补术,占31.00%,有23例重选动静脉患者实施了内瘘手术,占23.00%.结论:透析时间、体重控制不良、低血压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出现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原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郭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镜下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术后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后鼻塞症状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鼻塞症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视野清楚,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预防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07例非肺结核体检者,实施肺结核预防知识健康教育,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干预前后体检者肺结核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非结核病研究者肺结核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政策及防治方法、结核病疗程及就诊机构各项肺结核预防知识的知晓率(44.86%、67.29%、72.90%、68.22%、71.96%)均明显高于干预前(26.17%、42.06%、39.25%、31.78%、37.38%)(P<0.05).结论:对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肺结核预防知识普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海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具体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共6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例数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口服方案,治疗两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对比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两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78.1%(25/32),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30/32),对比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个月内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为(5.2±1.2)次,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为(2.8±1.7)次,两组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优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延续护理运用到高血压患者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连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重症肺炎(SP)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SP并VAP患者62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1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P并VAP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促进康复,值得采纳.
作者:解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高龄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二组实施内部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果:一组手术整体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二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出血量较多,高于二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综合评价值为28例,明显低于内部固定手术的评价值45例,差异符合统计标准意义,P<0.05.结论:内部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治疗推广价值更好.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0例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被本院所收治行上腹部手术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加以研究,将他们按照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分成两组(A组与B组),A组病人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病人则单纯行全麻,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实施情况.结果:就两组病人各时间段的HR与MAP变化情况来看,B组病人的HR在T1时段比A组高(P<0.05),手术时A组T1、T2以及T3时段的HR比B组低(P<0.05);A组MAP在整个手术期间的变化波动较小,B组则呈上升的趋势,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爱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产妇分娩期由于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和宫颈管扩张以及盆底和会阴受压等因素产生强烈疼痛 ,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娩期镇痛是每家医院必须解决的现状 ,本研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研究出了一套分娩镇痛的方案 ,经过2年多的实践应用 ,不断的改进完善 ,能为产妇的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期镇痛.
作者:陈耀雄;区少心;欧键莹;林凤仪;高兰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儿则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儿则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经护理管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护理风险管理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并应用.
作者:刘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约 45/10万.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严重者会因颅内出血而危害生命.儿童ITP大多预后良好 ,约20% 的患儿可呈慢性病程 ,2007年 ,ITP国际工作协作组将CITP定义为血小板持续减少超过12个月的患者[1] ,此类患儿疗效较差、病情反复 ,明显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国内外众多学者对 CITP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对CITP的治疗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杨青;宋春艳;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某社区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健康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糖尿病慢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荻璋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