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迎伟;苏艳红
笔者在为1例患者更换液体后输液管及茂菲氏滴管内药液出现白色絮状物.为了近一步证实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我们对该2种药物进行了配伍实验观察.1 实验方法将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及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分别用生理盐水100 ml稀释后,用10 ml注射器抽取注射用盐酸头饱甲肟稀释液5 ml,再抽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稀释液5 ml,注射器内立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放置24 h后无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与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并发症防治等.认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便易行,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娴熟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小文;王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按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要点,对本院7例HIV感染者手术进行严格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认为合理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是避免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殷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10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术中配合.认为该手术复杂、风险大,护士应熟悉解剖结构、手术步骤,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王怀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 2010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对照组,并针对穿刺失败情况进行分析.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实施穿刺技术改良后的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改良组.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9.0%,改良组穿刺成功率为95.3%.改良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不断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改良穿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换药方法用于拔除气管套管后切口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行气管切开拔除气管套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换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比较2组气管切口愈合时间、敷料脱落情况和皮肤致敏性.结果 实验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敷料脱落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皮肤致敏例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后用改良换药法效果较好.
作者:蓝妍琼;谢丽琴;林美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疼痛的心理护理,主观感觉异常的心理护理等.36例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5例并发了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胸部刀口裂开.认为术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血糖、尿糖值,掌握手术指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加强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金磊;吕爱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肝炎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本科62例肝炎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 有49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80.0%.主要影响因素为:身体不适、心理因素、病房噪音、生活环境改变、医源性因素等.结论 应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田瑞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膝关节护理标准的建立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该标准包括术前心理辅导、饮食配合、术前训练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认为膝关节护理中的护理标准建立对患者预后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护理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护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护理要求临床护士能够进行科学思维、决策和行动,进而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满足其需求.ICU护士面对的是一种有未知因素的高风险服务,因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需要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并且要有预见性地做出正确的决策.预见性思维不仅能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评价与预测,而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看待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
作者:陈媛媛;戴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遵循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3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分别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2组患者在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并发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化、系统化,使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更有目的 性和计划性.
作者:谈晓英;潘三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情志干预对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情志干预,加强护患间的交流,指导患者调节情志,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干预对胃脘痛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胡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 h,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可促进其疾病康复,而完善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作者:常三利;罗灿平;谢峰波;徐永梅;关贤颂;赵扬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游泳加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出生48h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的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采用游泳2次/d,10~15 min/次,加蓝光治疗6 h/ d;对照组55例采用蓝光治疗6 h/ d,比较2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变化,观察新生儿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胎便转黄时间缩短(P<0.05),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游泳加蓝光治疗可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提前胎便排出及转黄时间,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优点.
作者:杨丽仙;谢俐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在住院精神病人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方法,引入激励机制后,调动了住院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使其配合工娱治疗,服从管理,使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之间及护患之间纠纷减少.认为在工娱治疗中引入激励机制能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工娱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可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程中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临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肛查组)和实验组(阴查组),每组50例,比较检查时产妇的舒适度和母婴感染情况.结果 2组在感觉上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产褥感染、会阴切口感染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查带给产妇的不适感大于阴查 ;试产过程中在消毒外阴的条件下直接用阴查不增加母婴感染率,可以避免肛查的种种弊端,阴查可以取代肛查.
作者:彭梦秋;张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运用针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疾病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万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电风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陈小芳;李乐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对2000年以来的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教材调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提出护理专业急救护理课程应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按照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急救护理>教材建设思路,即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内容设置、教材的体例结构等均应考虑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行设计.
作者:殷翠;沈曙红;王青丽;刘晓轶;杨宜群;徐凤英;王正银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