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

张艳玲

关键词:护理干预, 普外科, 症状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较比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PSS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 :在普外科中,为老年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可保护肛门功能,但其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对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其治疗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OvidSP,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文献为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病例报道.结局指标包括随访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终纳入24篇文献,病例数8~93例,共78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周~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手术成功率40% ~95%,平均71.2%(560/7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67.5 min.伤口愈合时间1~36周,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8 d~8周.结论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能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5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观察对象,给予患儿超声检查,分析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45例患儿中,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1.11%.结论 :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施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益生菌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进展

    新生儿具有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功能不成熟,肠道菌少等特点,益生菌作为有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具有调整肠道菌群,促进胃肠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益生菌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就益生菌在新生儿黄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腹泻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晚发性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的预防等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能更好地了解和合理应用益生菌.

    作者:李红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目的 :讨论引起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15-2017年的3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设为实验组,然后选取相同时间段接受治疗的无切口感染的产妇30例作为对比组,并将实验组与对比组在体质、手术时长,恢复期的外界温度等各方面进行比较,找到导致感染的成因.结果 :肥胖与体质较弱的患者、手术时长过长和外部温度较高、心理疏导不达标、抗生素的用量偏低的患者的切口有更高的概率被感染.结论 :要想预防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必须对手术时长,患者体质,外部温度,抗生素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手术的安全性和提高患者的放心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岳保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免疫三氧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运用免疫三氧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在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免疫三氧治疗.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3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功能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运用免疫三氧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旭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建立了实验室中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氯化氢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使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密度.方法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5%,扩展不确定度为U=3.5μg/ml,k=2.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适用于同类实验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曹瑞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临床比较

    目的 :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WBC、RBC、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PLT的值相反,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6h检测结果中的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作者:金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儿仅接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4例患儿则选择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与缓解,并且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甲乙两组,前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再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就心电图疗效而言,乙组总有效率(93.9%)比甲组(78.8%)高,差异显著(x2=4.029,P<0.05);乙组患者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97.0%)比甲组患者(81.8%)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3.641,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研究T 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深入研析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顺利收集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将PT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 无义序列转染组(NC组)、siRNA-1组、siRNA-2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TPX2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再采用siRNA干扰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结果 :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含量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KAT细胞对TPX2蛋白表达进行干扰之后,增加了其细胞凋亡率,有效抑制了细胞增殖性.结论 :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相对高于癌旁组织,与甲状腺癌KAT细胞增值性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干预甲状腺癌的一项新靶点.

    作者:许腾;杨丽玮;郝立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60例患者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按照硬币法将他们随机分成3组,每组患者各20例.其中A组患者单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患者单用阿米卡星治疗、C组患者联用两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效果获得情况.结果 :C组患者所获整体治疗有效率97.5% 要明显高于A组的70.0% 和B组的72.5%(P<0.05),痰量与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且三组患者皆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确切,能减少痰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应用安全性高.

    作者:陶秀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致孔剂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膜控包衣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致孔剂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膜控包衣中的应用.方法 :对含15%K100LV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进行膜控包衣,选取比例为50%HPMCE3、HPMCE5、HPMCE15类型的致孔剂,根据溶出曲线,对比不同包衣重量下,不同致孔剂的释放速率.结果 :包衣增重越多,致孔剂类型的影响越明显,不同致孔剂药物释放曲线差异越大.增重5% 、10% 时,不同类型致孔剂药物释放曲线差异不明显,特别是E3与E5释药差异不大.当增重增加至15% 、20% 时,不同类型致孔剂药物释放情况差异较大,释放速率快慢为:E15>E5>E3,释药时滞E15

    作者:焦薪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究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50例常规护理组有20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心护理在治愈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冷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的效果.方法 :此次根据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的142例湿疹皮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早晚一次,治疗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早晚一次,两组均接受了4周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5.7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5.92%,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治疗组出现了1例轻度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病例,两组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湿疹皮炎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明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颉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药物,共同来治疗患有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治愈效果.方法 :挑选来我医院看病的,有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62位,将这62位病人依据给予的不同的治疗模式,将其分成3组.其中,位于A组的20位病人只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来治疗病情,而位于B组的20位病人,我们利用让他们服用缬沙坦胶囊的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后,位于C组的剩余22位病人,我们将上面所提到的两种药物进行结合,共同来治疗病人的疾病.将这三组的病人都经过半年的时间治疗,观察治疗的结果.结果 :在经过6个月的时间后,这三组的病人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好转.尤其在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等等,这三个指标上面都比病人用药之前,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这治疗的结果当中,特别是位于C组的病人,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等等,都比位于A组以及B组的病人的指标数据低,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各个组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治疗结果.此外,尿素氮以及血肌酣和血钾等,较用药之前的数据来说,并没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结论 :经过大量的数据表明,在得有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当中,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发现病人们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各方面的重要指标都得到了降低,并且没有副作用.

    作者:陈豫平;陈旭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在乡镇医院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在乡镇医院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管理效果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对201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诊断 、 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管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治疗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管理后空腹血糖为(6.59±1.39)mmol/L、餐后2h血糖为(9.78±1.56)mmol/L,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基础知识合格率为92%,饮食知识合格率为96%,运动知识合格率为94%,治疗知识合格率为92%,血糖检测知识合格率为98%;实验组86% 合理控制饮食,90% 患者坚持每天运动,88% 患者主动监测血糖,90% 每天足部治疗管理,84% 随身携带救援卡,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自我管理效果理想,适合乡镇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叶常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的全科医学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全科医学管理的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法 :2017年2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100位消化性溃疡患者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并进行全科医学管理;对照组根据医嘱,也使用相同的药物和份量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之上,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全科医学的管理,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避免产生或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陈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清华园社区128例新生儿满月时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居住于清华园社区新生儿满月时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居住于清华园社区的128名新生儿及母亲进行上门访视,了解新生儿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测量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128名新生儿满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54.69%,混合喂养率为37.50%,人工喂养率为7.81%.母亲年龄是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母亲及新生儿健康情况也影响母乳喂养率.结论 :清华园社区新生儿满月时母乳喂养率较低,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提倡30岁之前分娩、保障母亲及新生儿健康可提高新生儿满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为了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儿科护理的作用,选取护士20名和50名患儿进行研究,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服务进行改善,经过研究,护理质量的评价较之前有所提高,家属满意度也有提高,患儿的不良情况减少,研究得出持续质量改进对儿科护理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与高压氧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与高压氧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与高压氧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延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