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荣英姿;彭彩虹;梅蕊;王开慧

关键词:农村, 乳腺癌, 生存质量, 调查
摘要:目的 研究农村籍妇女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B)和自行设计的情况调查表,对本院住院农村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寻找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FACT-B量表生命质量总得分平均为101.3分,处于中上水平,家庭月收入、护理干预、婚姻状况、医疗保障状况是影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积极护理干预、加强医疗保障、降低住院医疗费用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遵照绩效考核原则制定考评考核方案与细则,采用护士长评价、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护士工作量、工作风险与工作性质等岗位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将随机检查和每月综合考核相结合,考察护士的整体素质和行为表现.结果 实行动态绩效管理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和稳步提升,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显著升高.结论 在专科护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汪再琼;吕凡;姜越;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免费婚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结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免费婚检静脉采血15038人中发生晕针的19例受检者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疼痛刺激、空腹状态、体位因素等.认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婚检环境、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等,能有效降低晕针现象的发生.

    作者:马喜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淋巴结结核换药模式的探讨

    目的 观察淋巴结结核换药模式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随机同期收集医院2006年~2010年72例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36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观察.结果 试验组36例患者消除了换药时对疼痛的心理恐惧,坚持局部伤口换药,治疗效果满意;对照组36例患者换药时间延长,复发6例.结论 由医生为淋巴结结核换药转变为医护一起的伤口换药理念,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既缩短了病程,又增加了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作者:罗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低位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肠道灌洗的护理

    总结了9例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肠道灌洗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导管意外护理、肠道灌法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认为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低位肠梗阻是有效的,安全的,但肠梗阻导管留置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肠梗阻肠道灌洗的有效、安全的前提.

    作者: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20%甘露醇外渗的影响

    目的 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防止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时的外渗.方法 将2010年7月~12月本院80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一般静脉输液常规进行输液,观察组则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0%甘露醇静脉滴注的外渗情况.结果 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后,20%甘露醇静脉滴注的外渗例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20%甘露醇外渗.

    作者:欧阳结颜;邓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个案管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从住院治疗开始到出院定期复查并延伸到患者家庭成员的个案管理模式,定期随访并记录个案管理模式的全过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案管理能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理解与沟通,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更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杨玉珍;王玉博;吴东萍;袁国英;黄雪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包括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产前严密的病情观察、分娩期娴熟的医护配合、产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娟;洪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康复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在康复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住院患者(各260例)对护理服务、护士态度、护士技术及病区环境内满意度.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P均<0.05).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更加满意;同时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万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

    综述了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心理压力产生的后果及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主要包括:医院管理方面,护士长管理方面,自身方面和提高社会理解与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作者:向小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9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9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早期采取集中护理,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减少翻身,控制输液滴速,预防便秘,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脏负荷,对脑心综合征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总结了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采取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主要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护理.结果 29例脊髓颈椎病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随访6~24个月,患者颈部及全身肢体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认为对复杂性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凤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

    对4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保守治疗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

    作者:胡晓峰;赵杏珍;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曼陀罗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23例群体性误食曼陀罗叶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包括毒物清除,根据中毒表现的不同,采用口服催吐洗胃法和胃管插管洗胃法对患者进行彻底洗胃;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尿量、心率及心律等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对症处理,给氧、镇静、抗惊、解毒、利尿等,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出院宣教.认为进行彻底有效洗胃,减少毒物吸收和综合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荟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妊高症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妊高症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高症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2组产妇妊高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健康知识、配合治疗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的出现率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龙敏;温萃莉;欧阳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系统特色的健康教育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特色的健康教育在产后护理中的使用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10月,本科共1239例产妇采用传统的产后健康教育法,对2011年3月~10月本科共1486例产妇采用系统特色的健康教育法,比较2组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系统特色的健康教育法后,产妇对自身护理(饮食、伤口、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的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率较传统健康教育组显著提高(P<0.01),同时产妇产后自我护理的心理负荷较传统健康教育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在产后护理中采取系统特色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自身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能力、护理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率及降低产后自我护理心理负荷具有积极效果.

    作者:刘小兰;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心理需求的评估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恐惧指数.结果 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恐惧指数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护理干预前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疾病,护理干预后指导患者消除病后抑郁及鼓励患者面对人生挫折,能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诊疗,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的空气污染情况及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的消毒效果,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自然法(只有中央空调循环风通风设施),未采取其他空气消毒措施;观察组是在患者候诊前、候诊中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对2组进行细菌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本科医护人员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环境中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 患者在候诊前和候诊后观察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观察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采取空气消毒措施后空气菌落数处于正常范围,可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谢秀珍;郑敏翠;陈志女;陈小灵;雷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对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对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6名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41例按个体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对照组45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效果.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教育组患者第3、6、12月的平均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FEV1值,日均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1年里中重度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平均误工误学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对控制哮喘发作、减轻哮喘症状、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凌芸;曾志励;王自秀;刘剑梅;唐丽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癌病人术后的饮食护理

    总结了胃癌病人术后饮食护理体会,包括术后静肪营养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化疗期间饮食护理和康复期饮食指导.认为营养与胃癌术后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关系.机体组织从损伤到愈合,要注意饮食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刘海琼;温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将9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复诊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任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