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保英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唇腭裂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5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惠儿的术前、术后认知和遵医行为,比较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唇腭裂惠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黄金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握拳法静脉穿刺在社区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96例社区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分别采取握拳法与非握拳法进行静脉穿刺,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出现液体渗漏情况.结果 在静脉输液时,非握拳法与握拳法比较,前者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对疼痛的感觉方面,优于握拳法(P<0.01).结论 在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技术时.护士采用非握拳法进行操作,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尤其适用于社区中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组实施健康教育在住院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0例住院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和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实施分组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相应的行为改变均明显提高.结论 分组实施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诸多优势,既密切了护患关系,又便于行政部门的质控,尤其使患者得到大程度的受益,值得推广.
作者:聂永卿;石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体会,包括无茵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常规管理.认为规范消毒供应室无茵物品存放间的管理可以确保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妥善存放、保管、发放,有效提高了质量管理及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雅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骨肉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32例骨肉瘤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根据每个患者的测评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除偏执症状外,患者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都、敌对、惊恐、精神病性等维度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骨肉瘤患者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谢燕冰;徐振虎;陈丽姗;杨晓清;张雪燕;潘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老年患者全麻开颅术后躁动的护理措施,包括: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制定处理措施,针对性护理等.认为仔细观察.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躁动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万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肺切除术是临床上一种常规外科治疗肺癌的方法,对患者损伤较重,尤其是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较大.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发生死亡,因此,术后护理及监测尤为重要.现将胸腔镜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建薇;吴春花;叶翠玲;倪自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ICU护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教育、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等.认为做好ICU的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韦双燕;李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鼾症患者应用多导睡眠仪监测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导联较多无法入睡.仪器故障.口鼻气流或血氧探头脱落时间较长,失眠.认为睡眠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原因的监测失败,要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处理,应以预防为主,减少监测失败率.
作者:刘菊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方法,包括熟练的穿刺技术、加强置管期间的管理、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静脉留置针的正确应用,能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潘丽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干扰素自我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首次接受干扰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结果 在实施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73.8%;对干扰素注射的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实验组为95.2%,对照组为6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慧茹;鲁宗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某乡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乡村65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四项、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光胸透等项目的 检测.结果 结果异常的前5位分别为高血脂(45.20%)、高血压(43.90%)、高BMI(41.25%)、心电图异常(36.01%)、血糖异常(23.13%),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5),其中同时2项以上升高占26.34%;各项指标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 高血脂、高血压、高BNI、心电图异常、高血糖已成为当前乡镇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老年人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并开展预防教育及早期治疗.
作者:梁惠娟;周佩如;易旺东;郭衍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门诊换药的llO例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的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换药治疗方法,选用常规西医西药换药治疗的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中西医结合换药治疗护理后,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7)d;对照组患者在给予传统的西医西药换药治疗护理后.愈合率为72%,平均愈合时间为(20.6±3.7)d,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赵菊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上机前的护理、液体平衡的管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按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谭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配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波治疗配合腹部按摩,治疗7d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波治疗配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洪秋芹;苏美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lO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8例子宫肌瘤手术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组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标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2组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余辉霞;陈凤玲;陈锦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探讨穴位按摩在预防化疗期间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自化疗第1天开始,除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采取穴位疗法、腹部按摩.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按摩能有效降低化疗期间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幼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性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在2010~2011 年间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5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其6124台次的透析记录,统计其低血压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28.24%,年龄、肾衰原发病类型、透析频率、吸烟史是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血压是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对高龄、糖尿病性肾病、透析频率低及有吸烟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对其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旷东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不孕症妇女实施心理护理、加强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选取不孕症妇女110例(观察组)和健康育龄女性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育龄妇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条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妇女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健康育龄妇女,ssRs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曹建芬;钟凯;李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改良手工调节输液速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60名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每人分别采用新旧2种方法手工调节输液速度,分别记录开始到输液速度达到20、40、60 滴/min时所用的时间.结果 新方法手工调节输液速度所需的操作时间显著少于旧方法(P<0.01).结论 改良的手工调节输液速度方法具有操作快捷、使用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提高了护生手工调节输液速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尤毅敏;伍惠凤;卢妙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