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联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临床疗效

韩英会

关键词:干扰素, 冷冻, 慢性宫颈炎, 人乳头状瘤病毒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运用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4例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冷冻治疗)各62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脱痂止血及阴道排液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0.65%)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较高(P<0.05);观察组脱痂止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运用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后,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缩短脱痂止血时间及阴道排液时间,临床价值较显著.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患者感受更为理想.

    作者:李忠霞;唐兰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以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文受试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05月—2018年05月,利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通过优质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使其快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宜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整体观指导下针灸治疗失眠验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失眠发病率不断上升.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1]目前失眠的治疗方法众多,西医主要是口服药物治疗,镇静催眠药物种类繁多,虽可改善睡眠质量,但不良反应严重.针灸治疗失眠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小有所得.愿分享此病例能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5例行硬膜外麻醉.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分娩中的相关指标参数.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能够较早的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化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改良性结肠造瘘术在外伤性结肠损伤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结肠损伤患者接受改良型结肠造瘘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98例外伤性结肠损伤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9例患者接受改良性结肠造瘘术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一期痊愈和二期痊愈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一期愈合率是93.22%,对照组的一期愈合率是76.92%,观察组的一期愈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7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几率是11.86%,对照组有12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几率是30.77%,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外伤性结肠损伤患者接受改良型结肠造瘘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一期愈合率高,并发症几率低,并发症严重程度低,护理方便,患者的二期身心痛苦均得到了缓解,对患者的预后较好,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曹忠超;杨蕤;刘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库管理药品的水平.方法:针对本院药库在管理药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控制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合适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改进不足.结果:规范化的控制药库药品质量体系逐步建立,医院所用药品的药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证.结论:深入探讨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 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并记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患儿的临床重症和体征可以得到较快的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

    作者:马春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常规降压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对于观察组的86例患者,则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的满意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的血压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CNP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苗艳杰;张立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 并发症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并发症效果如何,从而为实际治疗做研究性经验知识的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院就诊的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并发症的小儿,研究例数140,将这140例小儿患者等分为两组,其一组命名为常规剂量组,其一组名为小甲泼尼龙组.常规剂量组辅助甲泼尼龙常规剂量进行治疗,小甲泼尼龙组辅助小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做相关病情记录,后对比疗效.结果:常规剂量组的小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甲泼尼龙组小儿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组在疗效上虽稍弱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别不大且小剂量的甲泼尼龙可以降低治疗风险,在安全性上要优于常规剂量甲泼尼龙.

    作者:刘正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血脂检验在DM患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DM患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8例DM患者为A组,另选取58例健康人群为B组,对两组清晨空腹血清中的TC、TG、HDL-C及LD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TC为(5.36±1.13)mmol/L,TG为(2.68±1.18)mmol/L,HDL-C为(1.85±0.61)mmol/L,LDL-C为(3.55±1.21)mmol/L,与B组比较明显偏高(P<0.05),证实A组血脂出现异常,这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论:相比于正常人,DM患者的血脂较高,通过血脂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指导.

    作者:王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治疗、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质量的优良率明显的提高(98.67%VS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的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明显的提高麻醉质量,且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孟宏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对脑梗偏瘫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探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8~2017.09收治的98例脑梗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48例,观察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le评分)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前Barthle指数评分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le指数评分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其家属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常规组77.1%,P<0.05.结论:对脑梗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更符合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值得采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切除子宫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率达到了98%,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5%.两组治疗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当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钟颖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分析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给药方案、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手机分析发现,通过替加环素来进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细菌清除率为86%,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结论:在当前临床上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药效以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吴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复发AMI(急性心肌梗死)、院内再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PCI发生率,挽救缺血心肌,较传统护理更具优势.

    作者:任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检测情况研究

    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6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法(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的HBV-DNA、HBV-M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HBV-DNA在抗-HBc(+)、HBeAg(+)、HBsAg(+)血清中的含量、阳性率高,HBV-DNA与HBeAg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且以正相关呈现,但少数抗-HBc(+)、HBeAg阴性患者的HBV-DNA含量以及阳性率也较高.结论:临床不能仅依靠HBV-M模式对HBV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复制成进行判定,通过定量PCR进行检测进行较强的特异性以及较高的准确度,可将HBV病毒复制的实际情况真实的反应,对疾病的传染性可准确评价,为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魏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发展中PACS系统数字化的临床应用的作用.方法:医院放射科的工作站作业过程中有院内4位专业医生按照甲级医院的凭片标准,通过对25002张使用的PACS系统后成立的影像照片的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再将其综合得出的统计数据与PACS系统应用之前的图像质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回顾分析之后的数字化摄影检查的25002张照片中的甲、乙、丙级片以及废片分别为21987(87.03%)、2410(9.45%)、486(3.2%)及119(0.32%).将人工得到的数字结果与PACS系统应用之前做比较.结论:通过在PACS系统使用前后对于影像成像质量的对比可以得出,PACS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使得医院放射科的图像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使医院影像科的就诊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进而促进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并由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胡庆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4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72例,应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和对照组(72例,应用局部性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随访3个月).结果:实验组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口腔溃疡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颇为理想.

    作者:董春海;孙建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7/1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强心药、利尿剂、扩血管药、硝酸酯类等;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之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脏功能改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脏功能改善水平、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十分突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具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