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敬
目的:观察沙门氏菌临床检验中应用全面生化反应以及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沙门氏菌临床检验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36例.对试验组应用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验方法,对对照组应用常规检验方法.分析两组的检查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检验有效率为97.22%,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沙门氏菌临床检验工作中积极采用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验方法,可显著提升检验效果,建议采纳.
作者:林蓓;邱君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分析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运用到伤口感染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伤口感染患者10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0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0例患者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运用到对伤口感染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具备较优的护理成效.
作者:韦冰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加用独参汤和川芎嗪.结果:实验组的肌酸激酶和CK-MB、ST恢复正常时间、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单纯的使用西药溶栓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孙瑞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动态心电图,将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作为A组,其余36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A组平均年龄大于B组;A、B两组的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A组主要表现为期前收缩,B组多为等律型;A组发作前伴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室性与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且发作前窦性心率高、心动过速阵数多,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诊断在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刘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出中转剖宫产率增加的因素与相关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临产后改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我院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得出防治措施.结果:100例中转剖宫产指征前三位为胎儿窘迫41例,比例为41.00%,产程延长/停滞19例(19.00%),持续性枕后为16例(16.00%),社会因素(11.00%);100例产妇中,宫口开大2-4厘米的有61例(61.00%),5-8厘米的有22例(22.00%),巨大胎儿13例(13.00%),宫口近开全或是开全的有4例(4.00%);对51例有胎儿窘迫指征的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单纯胎心率异常为11例,羊水污染者16例,羊水污染伴有胎心异常有14例.结论:重视社会因素,并加强孕产期的管理,对产妇的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并严格掌握,为降低临产后剖宫产率,需要对产妇实施综合处理措施,给予产妇各产程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进而达到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几率的目的.
作者:王金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皮硝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急性胰腺炎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啊上再予以患者皮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用研究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5.6±2.5)d,腹胀缓解时间(2.6±1.4)d,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7.2±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上,皮硝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各临床症状的缓解,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额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高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5例行硬膜外麻醉.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分娩中的相关指标参数.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能够较早的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化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脑梗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期间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本研究选择8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脑梗塞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沈清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检查的人群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T细胞、细胞因子的抑制以及增殖情况.结果:观察组CD4+CD25+T细胞(4.40±0.69)%、IL-10(11.65±1.46)%、TGF-β(2.53±0.78)%,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均伴随调节性T细胞增殖及免疫抑制能力减弱症状,临床可从该角度入手,对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张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在脑出血病人护理时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用度、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对照组住院用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时间(19.50±7.70)天,明显高于观察组(14.20±6.90)天,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相关知识了解度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减少了留院观察时间并降低了平均费用,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隋娜;孙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改良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结合纤维胆道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改良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结合纤维胆道镜组(改良组,n=30)和传统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结合纤维胆道镜组(传统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结石取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结石取净率90.0%(27/30)显著高于传统组70.0%(21/3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3.3%(1/30)、3.3%(1/30)均显著低于传统组16.7%(5/30)、13.3%(4/30)(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改良较传统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结合纤维胆道镜的效果好.
作者:杨学强;杨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以活血化瘀法(黄煌八味活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52例临床有效率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患者(顽固性失眠),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8月1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6例,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对照组)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疗效分别为96.15%与69.23%,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与34.62%,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参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取项目教学法.观察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技能等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对教学满意度98.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提升学生理论与技能成绩,又能提升其对教学满意度,因此值德应用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给药方案、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手机分析发现,通过替加环素来进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细菌清除率为86%,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结论:在当前临床上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药效以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吴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n=30)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反洗妊娠中期孕妇血清三联生化标记物在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的妊娠中期(孕周14~20+5周)孕妇2000例未研究对象,对2000例孕妇分别进行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检测,对所有孕妇进行相关筛选.结果:经过筛选,根据结果选出150例高风险孕妇.经过检测,发现高风险孕妇的妊娠结局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低风险孕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在19岁至34岁之间的孕妇出生缺陷异常率明显低于年龄在35岁至42岁之间的孕妇出生缺陷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中期孕妇血清三联生化标记物进行筛选清查,能够有效监测出胎儿的出生缺陷,有利于日后人口的整体素质.
作者:杜升烨;吕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 ~2017年6月药剂科发放的3000张药剂处方为例,根据新医改下药剂管理模式转变情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6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7年6月),每组均15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应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分析与比较两组药剂管理模式情况.结果:经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药剂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而复核查处差错率及退药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应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实施药剂管理工作,可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发生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急诊危重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危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5年8月-2018年5月,根据其28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50例)和存活组(50例),对其血脂、血糖、血常规、急诊诊断等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心理健康Ⅱ评分)评价其机体健康情况,分析其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危重病患者的LDL、HDL、TC等血脂水平低于死亡组,而其TG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危重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与其HDL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危重程度和预后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若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则其出现低脂血症的几率就越高,急诊危重病患者在入院后,应加强其血脂水平的检查,并实施APACHEⅡ评分,从而更加准确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其预后进行判断,为患者的临床抢救奠定基础.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