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赵军;卢惠卿;杨海英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5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并发症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死亡中农民40例,占76.92%,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42例,占80.77%,死于脑部并发症者41例,占78.85%.结论:①加强基层保健机构的宣传力度,提高孕期自我保健意识.②规范孕期检查,孕中期注意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筛查.③强调与内科协同救治,减少脑部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高春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剖析1年来该院以社会因素为指征剖宫产孕妇术前心理状态,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3月间在该院无医学指征而自愿要求实施剖宫产的孕妇50例进行心理状态调查.自行填写William WK znug编制SAS、SDS及自制的与分娩相关的心理状态问卷调查表.结果:要求剖宫产组的SDS评分超过常模值,但<50,提示仅存在抑郁倾向而未达到抑郁状态;阴道分娩组SDS评分低于常模值,提示无抑郁存在.结论:加强对产前孕妇心理支持,可有效减少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彩琴;段亚军;张慧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抢救新生儿窒息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取新生儿窒息135例,根据窒息程度将135例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4≤1 min Apgar评分≤7,n≤99)和重度窒息组(B组,0<1 min Apgar评分≤3,n≤36),每组处理上有采用口腔吸引后面罩辅助控制通气(方法1),也有采用气管插管吸引后辅助控制通气(方法2).结果:方法2与方法1相比,5 min Ap-gar评分显著增高[A2vsA1=(9.3±0.6)vs(7.8±0.3),P<0.05;B2vsB1=(8.5±0.4)vs(6.7±0.6),P<0.01)],复苏处理时间显著缩短[A2vsA1=(5.7±1.2)vs(8.6±1.4),P<0.05;B2vsB1=(8.1±1.8)vs(11.3±2.2),P<0.01].结论:采用气管插管辅助人工通气对新生儿窀息,特别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复苏方法.
作者:梁淑琴;潘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早孕期血清孕酮值指导保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资料.结果:总流产率为15.4%;PCOS组流产率为8.7%,低于文献报导的30%(p<0.001),孕酮<31.8 nmol/L组均流产,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酮监测可指导孕早期的保胎治疗.
作者:梁莹;亓蓉;孙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3月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呼衰的42例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CPAP的疗效,观察应用NCPAP前后患儿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结果:35例应用NCPAP治疗有效者,治疗2 h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氧分压(PaO2)上升;心率(HR)、呼吸频率(P)减慢(P<0.01);PaCO2无下降或略下降,与应用NCPAP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7例治疗失败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结论:NCPAP可改善患儿肺氧合、纠正低氧血症,不加重高碳酸血症,并能显著降低对气管插管的需求.
作者:韩军;鲁继荣;靳英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HIE的68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结果:HIE患儿急性期PLT明显降低,MPV及PDW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IE恢复期PLT、MPV及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临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康治;方光辉;冯思国;项素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观察2002~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新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2~2006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对上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与2002年比较婴儿死亡率略有上升;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有所下降.意外死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异常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与2002年相比有所下降;出生窒息旱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而早产低体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讨论: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人群保健意识、安全意识教育;积极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作者:巫霞;冉隆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糖尿病的妊娠期糖尿病(GDM)[1].糖尿病患者妊娠,母儿都有极高的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让糖尿病孕产妇在怀孕前和孕期中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5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何健英;费小阳;徐秋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微波治疗前用聚甲酚磺醛栓隔日1粒阴道上药7次,待月经干净3~7天再进行微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2月复查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为99.55%,对照组治愈率为82.69%.两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阴道流液及宫颈出血等副反应比对照组轻.结论:聚甲酚磺醛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可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减少微波治疗后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爱军;周林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影响北京市朝阳区女职工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5~65岁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TCT检查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同时患有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的患者建立数据库,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殖器官炎症、妇科肿瘤及乳腺增生是影响北京市女职工身心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结论:生殖器官的炎症、肿瘤以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铁丽萍;周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北京市项目社区妇女避孕及人工流产现状,为政府加强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及改革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意向性、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项目社区妇女进行匿名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项目社区1723名已婚育龄妇女,2005年的综合避孕率为82.3%,经产妇避孕率为94.1%,未产妇避孕率为70.9%.本市户籍妇女避孕率为81.0%,流动人口避孕率为85.8%;已婚妇女近半数采用避孕套,为46.5%,采用长效避孕方法比率较低,使用IUD者占31.3%.未婚妇女采用安全期和避孕套者分别占33.4%和33.3%;已婚和未婚妇女经历人工流产者,分别占46.5%和16.1%.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了解避孕相关知识明显低于无人流史妇女;本市48.6%妇女避孕知识来源于医疗机构,而流动人口为31.7%.本市户籍妇女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占81%,而流动人口妇女占64.2%.结论:项目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与北京和全国水平基本相同.由于采用高效、长效避孕比率略低于北京及全国水平而导致避孕失败率高,人工流产率或重复流产率高;社区妇女避孕知识匮乏,社区服务站的利用率低,应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健康服务站的投入,加强避孕药具供应,畅通渠道,提高人群避孕药具的可获得性.
作者:汤丽荣;韩丽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导致骨密度(BMD)的快速丢失,更是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腰痛、骨折等,每年都消耗巨大的社会资源.
作者:赵瑞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儿童早期发展的涵义是指从胎儿直到6岁前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婴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体质、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近年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全国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实验,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国平;梁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年轻子宫颈鳞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并结肠旁沟卵巢侧面移位术后(LOT)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并发症及新辅助动脉化疗(NACT)在宫颈鳞癌患者卵巢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2005年4月~2007年10月、腹腔镜宫颈鳞癌手术时行LOT者19例(术前NACT 7例)及卵巢原位保留的3例共22例早期年轻(手术年龄<45岁)子宫颈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女性激素水平、B超检查及患者填写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调查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OT未放疗组术后女性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与术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LOT放疗组FSH、LH、Kupperman评分高于未放疗组(P<0.05),但显著低于原位保留放疗组(P<0.05);术前行NACT再行手术及LOT的7例,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1例,有效率(CR+PR)85.7%;19例LOT患者随访中无1例发生转移,1例术后1个月盆腔积液,1例术后间歇性右侧移位卵巢部位轻微疼痛.结论:LOT是保留年轻宫颈鳞癌患者卵巢功能有效的方法;卵巢移位后减少了放疗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损害,但放疗对移位卵巢还是有一定影响,并不能完全避开放射线的照射;新辅助动脉化疗使部分中、晚期患者保留卵巢成为可能,值得推广;LO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萍;王英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对产后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产后第1天的妇女400例,分为健教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健教组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的前瞻性干预研究.结果:健教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而婴儿的哺乳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健教组产妇贫血的发生率、乳腺炎的患病率、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20.23%、7.74%、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3%、15.15%、4.85%.结论: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普及产后妇女的健康知识,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妇女的合并症,降低了产后妇女的发病率,提高了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大大地促进了母婴的健康.
作者:张桃玲;黄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8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件IgE检测,将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儿童哮喘发病以婴幼儿期及学龄期多见,其中婴幼儿以食入性过敏为主,学龄期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则两者均可发生.结论:哮喘患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是儿童哮喘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对有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儿应及早进行针对件防治及脱敏疗法.
作者:郭红;鲁继荣;靳英丽;任美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降低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常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孕早期绒毛活检、胚胎(胎儿)镜、羊膜腔穿刺术以及经皮胎儿脐血穿刺取样等,这些操作可能对胎儿或孕妇造成一定的危害,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以其对母儿极少损伤成为广大医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白幼鹏;铁炜炜;周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进行检测及临床评估,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发育和双眼不等像的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对2所幼儿园100名视力正常的3~6岁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并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2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结果:正常学龄前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立体视锐度逐渐增高,5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不等像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着弱视程度的增高,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增高;随着屈光参差度数增加,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值增高.结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软件,不仅可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还可用于科学研究.
作者:高曼;贺冰;张冬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无痛性血尿的常见病因和膀胱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4例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血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膀胱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无痛性血尿伴随症状发牛率不高.膀胱镜检查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无痛性血尿常见的病因是炎症和肿瘤,肿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老年期肿瘤发生率较更年期更高.结论: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在体检时应重视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时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行膀胱镜检查,以期及早发现肿瘤病变.
作者:何晓峰;袁晓奕;刘晓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妊娠结局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常见的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和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GT患者不需特殊治疗,PIH及ITP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术前血小板<50×109/L可输浓缩血小板.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当血小板<50×109/L或合并产科情况时,可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林苑;吴曼祯;陈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