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康爱梅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微创, 手术, 护理
摘要:总结10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各监护参数,提供及早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注意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做好用药护理和出院宣教.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

    目的 针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因素,采取减轻主要照顾者压力的措施,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采用主要照顾者负担问卷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入院时2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2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能使照顾者的压力减轻,照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小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输液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调查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卡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 对200份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卡进行检查分析,把存在的问题分类.结果 查出有问题的记录87份,占43%.结论 基层医院输液卡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管理.

    作者:刘玲;肖玉含;庞军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结399例老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体会.老年手术病人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反应,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认为心理护理可使老年手术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孙莹;谢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41例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41例脑膜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认为掌握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发病时间和肿瘤部位,制定出周密的护理计划,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翟慎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收治地震灾区伤员护理管理的探讨

    总结34例地震灾区伤员医院护理管理的要点,包括启动护理应急预案、评定分类伤员的病情、危重伤员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实行多学科护理大会诊、提供心理支持,采取动态多样心理干预、重视多学科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伤员实行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减轻骨科伤员的并发症,出院时落实可行的康复指导、分批欢送灾区患者,帮助灾区患者树立信心重建家园等,认为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为伤员服务.

    作者:王乔凤;胡爱玲;林晓岚;陈苑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延长吸氧时间对腹腔镜手术后气腹所致肩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长吸氧时间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CO2气腹后遗疼痛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病人76例,根据手术单双日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 36例.对照组术毕返回病房予双鼻孔低流量吸氧3h,观察组予双鼻孔低流量吸氧6h,观察2组肩部疼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结合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2组各时间段生命体征及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延长吸氧时间能减轻腹腔镜术后CO2气腹引起的肩部疼痛.

    作者:谢向红;陈洁珊;吴秀娥;骆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

    总结9例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9例患者颈椎均完全复位,神经症状有明显恢复,未发生1例护理并发症.认为一期前后路手术复杂,风险大,做好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呼吸道的管理,积极的康复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时艳军;王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

    总结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术眼护理、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认为良好的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结社区护士在1000例产妇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包括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康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婴儿卫生保健指导等,认为可减少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陈双双;易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午睡习惯在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午睡是否对降低冠心病发作有积极作用.方法 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有午睡习惯,对照组患者没有午睡习惯.对比2组患者冠心病发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发作远远少于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p<0.01).结论 午睡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例拔牙引起多间隙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目前,由于无菌技术和抗生素的广泛引用,因拔牙导致严重感染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拔牙后导致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等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曲靖市2004年部分中小学生视力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方法 对15712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测.结果 不同性别及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视力保护.

    作者:汪德梅;龙小微;宋家卫;娄洪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结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与现实脱节和培训欠缺,认为应加强护理人力资源规划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稳定护理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作者:何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2007年8月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拟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评分表和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增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义会;张群英;阎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

    总结了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包括手术室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加强对人员、物流的管理,净化程序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和保养的管理.认为只有加强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综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

    作者:龚利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与比较

    目的 观察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2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器接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比较2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雾化器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法.

    作者:林倩君;区洁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3份精神科护理病历的缺陷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结精神科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及防范对策,包括入院评估不全面、记录不连续、记录未体现专科特点、记录不全、医护不符等,认为应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沟通以保证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作者:刘艳林;李姣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目标教学管理在血液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目标教学管理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制定教学目标,采取一对一带教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情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急救水平以及与患儿的沟通交流能力、服务意识均得到提高.结论 目标教学管理有利于新护士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作者:贾喻梅;周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影响

    总结29例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认为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文;于成娥;刘辉;付敏;孔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 通过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入住本院产科的22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产妇(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与2006年1月~2007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2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不同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及并发心衰和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母婴安全.

    作者:肖艳兰;朱中娥;郭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