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状况调查与分析

李烨;黄翠英

关键词:卫生院, 乡镇, 护士, 护理质量
摘要:总结本县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包括非法执业现象普遍、制度不完善、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潜在感染等,认为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亟待上级护理专家进行指导、规范,乡镇卫生院护士的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护理

    总结了158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相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疏导和交流、环境和体位的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安全防范、并发症的观察和对策等.认为护士的认真配合、密切观察、有效的心理疏通,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检查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素琴;廖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扩大性自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55例抑郁症有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针对个体具体情况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HAMD7项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均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控制和消除患者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王红;曾海波;冯妙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护理

    总结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的要点是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肺动脉压力;术后护理的要点是:呼吸管理、胸部体疗、肺动脉高压危象的观察、循环系统监测和防治感染.认为做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血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童敏;文红英;陈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0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给予音乐运动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心理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和心理评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音乐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心理障碍治疗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乔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关于实施护士星级管理的体会

    探索一种有效的护士管理办法,通过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由6个月或1年评定星级护士1次,实施星级护士管理,认为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作者:唐小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别在治疗后4周和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和测定血白蛋白水平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时照组为2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白蛋白升高(p<0.05).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时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晓东;聂小兰;杨栋;祁爱蓉;程静刁;韩小伟;金莉;黄少娟;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的护理

    总结了425例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留置双J管的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血尿、尿路刺激症、尿液返流等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卫生,指导患者出院后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预防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双J管支架内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止逆行感染、输尿管术后尿漏和狭窄.

    作者:高艳玲;周春凌;蒋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利福平治疗鼻咽癌Ⅱ、Ⅲ度放射性皮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应用利福平治疗鼻咽癌Ⅱ、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82例Ⅱ、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利福平外敷,对照组用金因肽喷雾,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利福平治疗Ⅱ、Ⅲ度放射性皮炎可防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易谢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干预结合抚触促进高危儿智力发育的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结合婴儿抚触对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高危儿随机分成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结合婴儿抚触,2组患儿于1岁时来院进行Gesell智能测定.结果 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结合婴儿抚触,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作者:欧利芳;曹印专;匡秋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例硬膜外脓肿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硬膜外脓肿是神经外科急症,临床上较少见,在诊断上亦较困难.本科于2000年以来收治2例硬膜外脓肿的病人,病人病程较长,因而延误手术时机,脊髓发生不可逆功能损害,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炎性病变虽治愈,但病人的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造成病人完全性瘫痪.

    作者:易晓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花;房夏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分娩后产妇患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分娩的400例产妇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专人测评并随访,了解分析产妇的心理状况.结果 400例产妇在分娩后4周内出现抑郁症的有128例.其中27例为生理因素.48例为心理因素,53例为社会因素,分娩导致产妇出现情绪抑郁,睡眠紊乱等抑郁症的症状,症状与分娩呈正相关.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分娩后产妇患抑郁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健康知识宣教,需要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与对策

    总结47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难点,包括交流沟通障碍、行为异常、走失、易激惹、有暴力攻击和破坏性行为、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行为、生活自理有缺陷、进食服药依从性差.护理对策包括有效沟通,有准备控制异常行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协助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家属及陪护的健教指导.认为掌握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难点及其对策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腊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及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减少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聂定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X线检查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X线检查时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 300名2~7岁进行X线检查前接受心理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采用交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按Frankly心理学分类法进行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患儿的反抗、紧张恐惧、怯医不安等不良心理有改善(X2=65.416,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X线检查前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避免不良的心理行为反应.

    作者:刘慧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6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结64例胎盘早剥的早期观察与护理,以期改善母婴结局.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产前观察与护理、产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认为重视胎盘早剥的危害性,分析是否有诱因存在,注意孕妇生命体征、阴道流血、胎心胎动情况,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征象,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协助医生作好急救处理,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清;廖念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发展的哲学思考

    阐述循证护理的定义、发展状况、产生的内在科学根据及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并对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要坚持循证护理的发展方向,旨在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循证护理观念、认识到循证护理取代经验护理的必然性.

    作者:殷婷婷;严谨;孙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5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评定2组患者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肌力恢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建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3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包括精心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认为加强对颅内血肿病人的观察和进行有效护理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手术治疗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润兰;范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构式心理干预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以及人流术护理.干预组予以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通过评定孕妇接诊时和手术前的焦虑状态、测量手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统计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人数,比较2组间的差别.结果 干预组孕妇血压、心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出现人流术综合征的人教也明显减少(P<0.05),在焦虑状态方面,虽2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有改善,但干预组焦虑状态的下降更为明显,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较常规护理能更有效地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减轻术中疼痛体验,有助于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马淙;曾暮霞;李惠英;朱易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