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李亚华

关键词:老年人, 睡眠障碍, 护理
摘要: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本文将近年来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护理

    总结86例(96眼)儿童眼外伤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及时、正确的处置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融合医患关系.

    作者:孙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临床特点及护理

    随着近视人数的增多,隐性眼镜的普及,角膜上皮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处于文化区,近年来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的就诊率约占眼科门诊的1/6,了解角膜上皮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对治疗角膜上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病因

    作者:惠聪亮;姚秋云;徐昌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管理

    介绍了县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管理体会.认为制定带教目标及实习计划、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加强岗前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与终末管理等,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升了全院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推动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使医院护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普通输液器输液,然后比较2组局部血管及全身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及输液反应少,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既可以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又可以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玉;余焱;殷晓俊;许周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理情绪疗法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学中一种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anory disease,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纠正患者不合理信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在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RET技术贯穿于全程健康教育中,观察COPD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 引入RET技术于护理中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结论 RET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能纠正患者非理性观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重度气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失败的抢救与护理

    支气管结核主要侵犯主支气管,由于结核的增殖结节病变以及病变修复中的瘢痕组织增生导致了气道重度狭窄,患者主要表现有高调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狭窄段远端的肺部感染[1].而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可有效地治疗各种良性原因所造成的气道狭窄,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方法 选用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和穿刺部位对60名受试者进行OGTT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采用22G留置针先用肘部、前臂上1/2进行OGTT试验和胰岛素水平测定的取血效果佳.结论 可采用留置针代替普通注射器反复穿刺抽血测定OGTT.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

    通过对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减少对清醒期病人刺激的安全护理,防止病人摔伤、皮肤压伤、烫伤、烧伤,安全用药、输液、输血,预防感染、物品遗留、标本遗失等.认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是消除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桂元;马育璇;朱映霞;谢卫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5例断指再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重点加强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用药指导、切口管理,同时重视心理护理,早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断指均成活,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提出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心身康复.

    作者:张丽琴;陆晓萍;刘铭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6例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和中药熏洗组各46例,中药熏蒸组采用中药药浴机熏蒸全身,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熏洗法.护理重点是给予心理疏导,饮食调理以及皮肤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82.6%,对照组总显效率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使用简便、安全,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熏洗治疗,能提高惠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中的应用

    通过对96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住院惠儿实施整体护理,评估有关患儿及家长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诊断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就诊和住院及出院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专科护理人员的职能,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有关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特点及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达到科学治疗和护理此病的目的.

    作者:郭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6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目的 分析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抽查全院同一时段出院的危重病人病历,下病危时间大于7d,每个科室抽2份,共46份.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温单绘制失真.结论 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书写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应针对出现的原因,加强护士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何俊杰;傅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护理培训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开展护理培训实践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建立健全系统护理培训管理组织和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院内、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护理培训.结果 对活动开展前(2004年)与开展后2年(2006年)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技术水平、科研能力、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了护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并取得实效.

    作者:周菊芳;陈春清;潘建华;曾瑜;陈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回顾性总结2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观察及护理,认为抢救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洗胃、催吐、导泻等方法,并及时使用相关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实行全方位护理,使患者有良好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羊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训练的探讨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以期提高他们的住院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50例住院AD患者进行康复训练0.5年,包括综合能力训练、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同时设对照组50例.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RS-4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简单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0.5年后NORS-40、AD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MM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病人的行为能力,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慧君;李文杰;蔡剑婷;诸雪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结了35例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认为药物灌肠配合基础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氨,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该组病例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氨下降,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伟球;邹素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伴缓慢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死多见,急性前壁、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者较为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房压力增高,高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

    作者:张承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植物人孕妇围产期的皮肤护理体会

    介绍了1例植物人孕妇足月顺产正常男婴的护理的经验.主要有2点:多管道的无菌管理和皮肤护理.并介绍了护理质控小组的成立及作用.

    作者:路敏;杨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总结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经验.置管前主要护理措施为:正确掌握置管的适应证,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好同意书,选择好置管的静脉(好选择贵要静脉);置管后主要护理措施为:预防感染,保持管道通畅、固定,采用正确的导管冲洗和封管方法,防止导管移位、堵塞和断裂.中心静脉置管是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重要护理技术,对于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做好导管护理是PICC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鼻咽腔内复发癌的护理

    总结了63例内窥镜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鼻咽腔内复发癌手术配合方法.认为护士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做好宣教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提出鼻咽内窥镜技术与微波技术结合在一起,用于治疗鼻咽腔内局灶性复发癌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范育英;肖彩琼;陈雪琳;胡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