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综合康复及护理

陈志清;谢淑香;黄玉宝

关键词:脑, 持续性植物状态, 并发症, 康复, 护理
摘要:回顾性总结11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药物、高压氧物理疗法及压疮护理、饮食护理、膀胱护理、肺部感染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乙肝患儿父母的焦虑及应对方式,以便更好地为患儿父母提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指导.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Jalowice的应对压力量表对64例乙肝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乙肝患儿父母状态焦虑(SAI)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不同文化程度父母SAI均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母亲SAI评分与其年龄成正相关(p<0.05);在部分应对策略方面,父母之间有差异(p<0.05),另外,父母SAI评分与情感的、保守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乙肝惠儿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作者:谈法梅;涂三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瞪眼注视训练对角膜地形图检查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瞪眼注视训练对病人角膜地形图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执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人员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普通组,2组人员都进行常规的讲解,包括地形图检查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训练组除常规讲解外,先进行5~10 min的瞪眼注视训练再进入检查阶段.2组人员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由专职人员进行整理,从检查面积≥70%的幅数、首次检查通过率、散光轴位差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训练组角膜地形图检查面积≥70%的幅数多于普通组,首次检查通过率高于普通组,散光轴位差值亦小于普通组,三方面对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瞪眼注视训练可有效提高角膜地形图检查的质量,帮助被检者较快地通过检查,从而减轻角膜地形图检查中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而引起的不适.

    作者:林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湿润烧伤膏加芦荟防治盖诺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加芦荟防治盖诺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用盖诺化疗的第1次作为对照组,第2次为观察组,2次给药选用不同的静脉.对照组常规静脉输入0.9%氯化钠液100ml+盖诺25mg/m2,6~10min滴完,之后用0.9%氯化钠液100ml+地塞米松5~10mg快速静滴冲管,同时冰敷化疗点近侧的静脉1h;观察组除用对照组方法外,交替外敷湿润烧伤膏及芦荟,并早晚冰敷1h.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8.3%(10/12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34.2%(41/120),经x2检验,2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交替外敷湿润烧伤膏及芦荟结合冰敷可有效防治盖诺所致的静脉炎.

    作者:蒋丽;杨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惊厥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总结了对106名惊厥患儿家属采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准备好急救物品,学会退热方法,掌握急救技术,用药指导,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做好基础护理等.健康教育后家属较好地掌握了小儿惊厥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提高了家长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作者:陈暖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病案中医护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探讨提高医护病案形成过程中的内涵质量,降低病案中医护记录存在问题的发生率.查归档病案6773份,发现关于医护间病案记录中存在的常见主要问题24090个,采用及时分别与各有关病案记录人员反馈,并督促各临床医护人员在病案形成时医护间相互反馈、监控、及时纠正问题的方法,明显降低了病案记录中医护间记录中存在问题的发生率(p<0.05).提出病案的形成与质量管理需要医护共同参与.

    作者:黄艳琼;陈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方法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简便、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组60例.第1组让脐带残瑞自然脱落,采用普通擦拭法清洁消毒脐部;第2组让脐带残端自然脱落,采用棉签旋转擦拭法清洁消毒脐部;第3组在出生后3d内适时剪脐.3组断脐方法、出院指导、上门随访相同.结果 第2组和第3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带残瑞脱落时间均低于第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参血情况及脱落时间显著优于第3组和第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让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和采用棉签旋转擦拭法进行脐部护理优于让脐带自然脱落、采用普通棒拭消毒脐部方法及剪脐法.

    作者:温小玲;温小丽;林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过程[1].

    作者: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与老年性精神障碍病人沟通的技巧

    对134例患者进行沟通能力的评估,分析病人特征,巧妙应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陪护满意率93.37%,比2003年前上升了10.32%.认为采用文中所述沟通技巧,可以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 ,从而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小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实践

    目的 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室抢救,解决病情评估、早期头部降温、术前备皮等较难问题.方法 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成立由护士长、监护护士、护士组成的循证小组,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后,对循证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2组基础治疗及护理措施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所得结果用x2检验.结果 循证组通过循证护理的实践,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不仅对患者有益,而且提高了护土的专业水平.

    作者:胡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68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68例小儿气管异物的救治,认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术前术后的监护是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维萍;付选香;纪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护士为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深入程度对患者信任度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强化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组患者采取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2组采用调查表及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强化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无论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出13%.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安心感、对未来的信心3项强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护患之间信任度.

    作者:杨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中毒2种置管法洗胃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2种置胃管法在抢救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将181例急性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置胃管法,比较2组患儿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胃管堵塞例数、洗胃时间、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62±0.43)d,明显短于对照组(4.02±0.65)d,p<0.05;2组惠儿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胃管堵塞情况、洗胃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改良置胃管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洗胃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先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8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使关节早日康复.

    作者:周改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精神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对精神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患者、家属自身和医务人员及医院设施等几个方面.医务人员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等以防范精神科医疗纠纷.

    作者:周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病人的护理

    总结了100例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病人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进行介绍.认为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范晓玲;李润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从预防感染、管道堵塞、导管脱出、空气栓塞等方面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80例患者中,只有1例因后动过度渗血较多,于置管第2天拔管;4例死亡后拔管,其余患者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完成住院期间的治疗.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可确保住院期间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李娟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00年3月~2006年8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卒中首次发病偏瘫患者114例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和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l)进行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后动能力.结果 2组惠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但康复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李伊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术前心理护理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术前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60例常规术前宣教.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和情绪的改变.结果 干预组术前焦虑值、心率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使其处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减少手术的负面影响.

    作者:李兰兰;黎敏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深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深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出院时研究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评分;而对照组入院时及出院时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深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芳;傅秀霞;龚海兰;朱叶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的康复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24例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按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用BPRS、NOSIE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病人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增强社会功能,减少复发,降低残疾程度.

    作者:曾会群;李留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