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外表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雷辛衍;梁少群

关键词:病毒性肠炎, 肠道外感染, 外表现, 轮状病毒肠炎, 现报告如下, 脏器功能, 严重感染, 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精心护理, 病情变化, 症状, 受损, 患儿, 处理
摘要:近年来,轮状病毒(RV)对肠道外感染所致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引起严重感染而导致各脏器功能受损,病情凶险.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迅速处理,因而显得格外重要.我院1999年11月至2000年2月,收治了11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有相当部分出现严重的肠道外症状,部分危及生命,现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胸术后继发出血的临床观察

    普胸手术后继发出血是胸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991年6月至2000年10月,我院胸部外科共实行各种类型的普胸手术1200例,术后继发出血19例,通过及时观察,出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将临床观察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用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蓝油烃和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采用蓝油烃和碘伏局部治疗褥疮6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探讨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凡是生命都存在死亡的必然性.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加之安乐死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尚未被法律认可,故对于越来越多的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的临终病人,临终关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赖于兰;杨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烧伤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和呼吸道伤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5例,烧伤面积24%~96%,5例合并呼吸道烧伤.15例均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果:15例患者除3例因烧伤严重,合并感染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2例经切痂、植皮、换药、抗休克、抗炎、支持对症等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结论:气管插管前、后的配合,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呼吸机的管理,以及插管前、后的配合和心理护理,是救治烧伤病人的重要环节,也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一部分.

    作者:肖秋维;黄蓓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疗养院护士与老年疗养员的沟通技巧

    疗养院是利用自然和人工疗养因子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的康复保健机构.疗养院的服务对象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干部,因此,掌握熟练的与老年疗养员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疗养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疗养院护士提高护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胡文萍;杨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乳癌根治同期假体置埋隆乳术的护理配合

    报告乳癌根治术同期应用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埋隆乳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假体的选择,消毒,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经随访感到手术后乳房多项外在指标均较满意.减轻了既往乳癌根治术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精神和肉体的不适.

    作者:吴淑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糖尿病(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对治疗经过的认识对糖尿病控制有很大影响,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疗DM中的首要原则[1],也是DM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1997年起先后派出医生6人,护士5人参加糖尿病教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职教员,并成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4年,现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夏伟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婴儿重症腹泻的护理

    婴儿重症腹泻是因喂养及护理不当,由肠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综合征,临床表现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作者:张有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是剖腹并切开子宫壁娩出胎儿,用以解决异常分娩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较为多见,结合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经剖宫产术共83例,谈谈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史秀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50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除,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可逆流入呼吸道.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脑缺氧状况,降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7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在行开颅探查术后有50例行气管切开,占71%.50例中7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6%.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国文;刘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实施星级护理管理的体会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作为一种消费、服务、需要已被推向市场.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管理者的效能,促进医院的发展,我们借鉴了青岛市市立医院星级护理管理之经验,于2001年元月在我院原有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星级护理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祥云;赵水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涵.我院在骨科推行整体护理以来,其重要性日趋明显.健康教育能指导和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基本知识,使其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后遗症,促进脊柱骨折早日痊愈的目的,现将我科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肖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护理及预防

    新生儿出生时,通过患淋病产妇的产道,易感染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经过几小时至数日的潜伏期后,双侧眼睑及结膜表现为明显充血肿胀,睫毛粘连,睁眼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又称新生儿脓漏眼.此病虽然起病较急,并且症状严重,但只要在临床上治疗及时,用药合理,护理到位,均能得到控制及治愈,现将护理及预防介绍如下:

    作者:俞志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的护理,重点介绍了如何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加强补液护理,皮肤及呼吸道护理,环境因素与心理护理,以提高先心病合并肺炎的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洁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胸腺瘤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纵隔肿瘤,好发于前上纵隔,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自1995年9月至2000年10月手术治疗胸腺瘤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花;贺翠香;常晓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400例产妇整体护理的体会

    为了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整体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整体护理是产前、产时、产后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2000年2月~2001年2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400例产妇中随机抽取200例,对其加强整体护理,并对400例产妇分别进行了产程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的统计.针对临产妇心理特点,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整体护理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岳保仙;马巧会;马文仙;普玉文;普翠兰;李建凤;马思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654-2与安定在加速产程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654-2与安定在促进宫颈扩张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00年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12例临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即潜伏期静推654-2 37例,静推安定35例,对照组40例,分析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率.结果:654-2和安定均有促宫颈扩张,加速第一产程,剖宫产率低的特点,且654-2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较安定安全可靠.

    作者:唐巧英;滕树燕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如何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观念的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当病人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时不是追求法律责任,就是民事赔偿问题.然而,目前护士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有时会给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既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因此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夏紫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晚期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救护对策

    剖宫产术后并发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宫缩弛缓和宫壁切口缝合不善所致.文献报道极少,临床上比较罕见.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以前,曾做过万余例手术,无一例发生此并发症,仅在近两年所做的千余例手术病人中遇到3例晚期大出血伴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芳;匡瑞霞;梅焕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39例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和处理

    青霉素假阳性反应误认者较多,其因素为轻信病史,怕担风险,业务技术不熟练,皮试液未做到现配现用,皮试液不规范,酒精过敏,空气未排尽.通过对39例患儿的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观察分析,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患儿得到正确的皮试判断和治疗.

    作者:马巧惠;李艳晖;奚云昭;岳保仙;洪瑞芬;吴桂兰;赵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