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唐新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品管圈提升儿科门诊皮试结果电子登记规范执行率的探讨

    目的 运用品管圈提升儿科门诊皮试电子登记规范执行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儿科护士对门诊皮试电子登记执行率运用低的现状,运用品管圈的活动进行改善,来提高儿科门诊皮试电子登记的规范执行率,从而让医生、药师及护士均可在电子系统上直接查看到皮试结果,方便医生、药师、护士查对治疗,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对门诊皮试结果电子登记规范执行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儿科门诊护士对门诊皮试电子登记规范的执行率由活动之前的32.61%提升到90.86%.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儿科门诊护士皮试电子登记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显著,同时也提升了本科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向丹丹;雷瑞玲;董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部全垂直绩效考核下消毒供应中心二次考核分配探讨

    目的 在护理部全垂直绩效考核体系下,尝试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合理分配消毒供应中心各级各类人员绩效.方法 成立科室绩效考核分配领导小组,结合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分配原则和指导方案,确立考核分配模式和考核指标,对科室护士、工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分配.比较考核分配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和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结果 考核分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较前提高(P<0.01),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也较前提高(P<0.01).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分配,公平、合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和同工同酬,有效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段红静;赵存;魏莉萍;陈华平;潘钰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分析影响病区诸多因素并总结护理管理的对策.从护士、管理者、社会因素、实习同学、职业暴露—针刺伤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增强护士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实习同学管理,做到放手不放眼,排除安全隐患,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认为病区护理不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保障了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李向红;鲁发芸;黄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9月本科新生儿39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自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等,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由17.7%下降至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王云霞;张玲玲;姚张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知信行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教育和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知信行的差异.结果 管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翠珍;丁建华;雷芬芳;邓莉莹;李爱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本院临床确诊、进行化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SAS量表、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干预组生活质量QLQ-C30量表中的躯体功能量表、角色功能量表、认知功能量表、情绪功能量表、社会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泌尿外科护士在手术室及泌尿专科检查室的培训体会

    总结了泌尿科护士在手术室及泌尿专科检查室的培训体会,按照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模式结合自身科室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培训计划,在手术室护士长及专科检查室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阶段性的考核.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力、重症及专科疑难患者系统化的管理、护理带教能力、护理满意度、专业成就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认为对于泌尿外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康教育能力、护理带教水平、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护配合更加具有默契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泌尿外科专科护理特色.

    作者:龙菊华;祝清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经正规厂家加工制作的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右颈内静脉留置临时双腔导管后予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黏贴固定组(对照组)和专用导管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组(观察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及对此固定方法的效果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静脉临时透析导管置管处渗液或渗血(52.1%比14.6%)、敷料污染卷边需更换(75.0%比37.5%)、导管扭曲或移动需再固定(16.7%比4.2%)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缝线保持完好时间[(21.04±2.35)d比(23.06±2.45)d]以及发生导管移位平均时间[(24.90±3.92)d比(29.17±5.78)d]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固定方法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96±0.97)分比(4.38±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若颖;黄维凤;陈灿灿;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调控

    目的 探讨分析脑血管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调控措施.方法 针对脑血管病房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本科于2015年1月开始开展一系列心理调控措施来减轻脑血管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选取本科36名脑血管病房护士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压力情况,观察比较调控前一年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调控后一年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36名护士的SCL-90评分及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调控后一年间36名护士的SCL-90评分低于调控前一年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高于调控前一年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调控前一年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房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常常身心疲惫,上班有情绪,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均较低,科室通过一系列心理调控措施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云红;刘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思维导图在妇科微创手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妇科微创手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6月在本院妇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进行微创子宫肌瘤剥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的1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实验组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口头指导,分别在出院时对两组进行患者康复情况调查、状态焦虑问卷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三种调查结果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对妇科微创手术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尤其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及老年患者.

    作者:陈秀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例妊娠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妊娠前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减低的妇女,仅限于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各种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 由于高血糖可以对母体容易产生妊高征、妊娠中毒症、感染、自然流产、急性代谢并发症等,在该病早期易致胎儿畸形、孕晚期使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增加产伤难产的发生,并对胎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1]. 因此,在准受孕期以及妊娠期全程(包括围生期),严密监测血糖水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成熟情况[2] ,使病情始终保持良好的控制和满意的达标,对确保母子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李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饲管注水实验测定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饲管注水实验测定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食前回抽胃液,确定胃管在胃内后鼻饲;观察组采取注水实验测定胃肠功能确定肠内营养时间后鼻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1)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胃酸pH值高于对照组(P<0.05);(2)入院第14天,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注水实验测定胃肠功能确定肠内营养时间,可明显减轻胃肠负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宋云凤;付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 106名护理实习生按入科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点拨教学法,对照组采用OTD教学法,在教学前后均进行理论、操作和护理查房三方面考核评分并分析.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教学前的理论、操作和护理查房水平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临床教学后的各项水平(P<0.05).(2)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查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点拨教学方法比OTD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更优.

    作者:谢治丽;陈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成都地区婴儿母亲返岗及工作场地母乳喂养支持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婴儿母亲返岗及工作场地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五城区12月月龄内并且已返回工作岗位的婴儿母亲288例,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就婴儿母亲返岗时间、影响返岗后母乳喂养因素及工作场地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产妇不同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产假时间和有无固定工作对返岗后母乳喂养支持度不同,其中年龄≤30岁,自然分娩,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较长的产假和有固定工作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后在住院期间形成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如早吸吮、学会哺乳等均会提高返岗后母乳喂养支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的个体特征、住院期间相关因素、工作场地及返岗时间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返岗后母乳喂养支持度,妇幼保健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返岗后母乳喂养支持度.

    作者:蒲娜;罗晓菊;徐丹凤;曾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痛苦评分比较

    目的 探讨单手送管退芯法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80例非首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留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的痛苦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痛苦评分分段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手送针管退针芯法的穿刺成功率及降低患者痛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的留置针留置方法.

    作者:王婧;唐星;胡阳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儿,20名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各30例,护理人员各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业务知识考核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中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可较好地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小娅;郭献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标本留取宣教有高招

    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标本留取宣教到位是正确采集标本的保证. 临床上,遇到的标本留取问题有:留取方法不清楚、标本装错标本盒、重复宣教加大护理工作量;分析原因为:患者文化程度低、护士宣教不够、宣教对象不固定等. 因此,为了使标本留取宣教简单易懂、减少护士宣教时间,达到正确留取标本,科室采用图文并茂的卡通标签,贴于标本容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赖艺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初产妇产后早期实施乳房按摩促进泌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初产妇产后早期实施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产后第4~6 h开始给予乳房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照组只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血清泌乳素分泌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汁分泌时间、乳量、血清泌乳素分泌量及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给予乳房按摩措施,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乳汁分泌增多,能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陈再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院护理临床风险应对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加强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规避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构建由护理部针对在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病区护理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临床科室及第三方电话回访科针对出院患者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出院患者对病区护理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病区针对后勤组对临床科室就发现管理支持程度的满意度调查等四部分组成的评价机制,从多角度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评价,确保护理安全.比较评价机制运行前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评价机制运行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运行前(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运行前(P<0.05).结论 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模块的构建应用,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李玉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老年卒中住院患者错误服药率的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品管圈的应用,降低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口服药错误率.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选取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共15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78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患者错服药物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错服药物问题及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服药的过程中,漏服药的发生问题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20例降至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例,服用药物过量问题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1例降至开展品管圈活动后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了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剂量错误问题的发生次数,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作者:朱楠;杨萍;姚婕;姬文涛;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