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心理韧性与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杜玫洁;刘环宇;罗艳艳;张瑞芹

关键词:护生, 心理韧性, 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感
摘要:目的 研究护生心理韧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水平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UWES-S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4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心理韧性得分(2.58±0.50)、学习投入得分(3.27±0.94)、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3.17±0.49)水平均略高于中值;护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与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护生心理韧性对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护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且越能促进学习投入水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提高.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现状

    神经源性膀胱作为脊髓损伤后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讨一直是国内外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笔者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临床实践中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进一步探讨此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新的建议.临床研究表明,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其效果胜过单一方案治疗.在急性期后及时予以间歇性导尿,与此同时针灸疗法、康复理疗、功能锻炼及干预性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使患者能够尽早地建立起自主性排尿规律,对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门晓婷;杨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介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抽动脉血查所有化验的经验

    本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NCU )收治新患者抽血查化验的项目很多. 有的化验抽静脉血查,有的化验必须抽动脉血查,比如血气分析是要了解昏迷患者的血中氧分压及酸碱平衡情况.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保证及时准确的化验结果,可以一次性抽取动脉血查所有化验.

    作者:文庭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制灭菌物品化学指示变色比色板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需低温方式灭菌的手术器械越来越多,而随着包装材料的改进,化学灭菌知识卡和指示条由于灭菌方式的不同,在灭菌前后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需要使用前准确核查.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这三种灭菌方式包括包外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纸塑包装带、爬行式包内指示卡等十余种,操作中容易混淆,为此我们制作了灭菌物品化学指示变色比色板,以方便手术室护士准确辨认,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单;李小芹;高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K42109-集束化护理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调查研究集束护理干预措施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集束化护理)与对照组(64例,常规护理),对比其临床疗效、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FEV1、FVC和FEV1/FVC等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FEV1、FVC和FEV1/FVC肺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集束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13%,组间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集束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8.4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组间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给予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全面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洪克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例动静脉内瘘针滑脱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本文总结了5例动静脉内瘘针滑脱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从护患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护理对策主要包括提高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妥善固定管路,方便查看;加强沟通,做好交接工作;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范能力;对症治疗,使患者安心透析这五个方面.经临床实践认为效果确切,未再发生内瘘针滑脱事件.

    作者:李群英;孔华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例妊娠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妊娠前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减低的妇女,仅限于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各种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 由于高血糖可以对母体容易产生妊高征、妊娠中毒症、感染、自然流产、急性代谢并发症等,在该病早期易致胎儿畸形、孕晚期使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增加产伤难产的发生,并对胎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1]. 因此,在准受孕期以及妊娠期全程(包括围生期),严密监测血糖水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成熟情况[2] ,使病情始终保持良好的控制和满意的达标,对确保母子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李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橄榄油在隆乳术后对纱布绷带过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在整形美容科,隆乳术术后患者术区常规需要局部加压包扎固定塑形[1] ,防止胸大肌收缩时将假体挤向上方而移位,同时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术后加压包扎固定方式是在切口缝合后,在腋下、乳房周围用厚无菌棉垫垫衬,用纱布绷带或自粘性弹性绷带交叉缠绕固定、塑形. 因胸部受到重重束缚,透气性差,患者术后常有明显不适感,常在腋后壁、肩背部等受压部位形成瘀斑、水疱[2]. 有的患者对自粘性弹力绷带过敏,绷带与皮肤接触部位出现瘙痒不适、发红、变薄、刺痛甚至破溃等症状.术区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后,皮肤无法进行清洗,患者想挠又不敢挠或者又挠不到瘙痒部位,给患者身心带来额外痛苦.

    作者:伍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专业小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专业小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5年4月起将血液室护理人员组建感染防控组、安全组、宣教组、生活组、技能组、设备维护组、循证组7个专业小组和1个管理组,制定各组管理内容,明确职责,并采用追踪法评价效果.结果 第二季度护士血透患者病区管理、安全防范、感染控制、护理规范、设备管理及总分评分均高于第一季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季度血透患者护理质量优秀率63.8%,第一季度优秀率为1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小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强化护士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孙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降低血管性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方法在降低血管性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血管性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成立品管圈小组,干预组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血管性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对照组50例患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共10例(20%),干预组50例患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共2例(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5,P<0.05).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7.163,P<0.05).结论导致血管性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出血率高、舒适度低的因素有很多,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地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邱燕;杨卓林;陶然;王琼波;秦秋云;李阳红;杨瑞菊;顾颖;蒋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随着临床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许多评价分析方法逐渐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中得到应用,目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正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本文综述了当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发展趋势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作者:曹芳;卢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脑梗后遗症患者的护理

    老年骨科疾病中髋部骨折为常见,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会对老年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行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据文献报道,老年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达8.7%[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卧床是其首先接受的治疗措施,加上多种基础疾病和骨折创伤影响,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防控并发症和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成为骨科护理工作重点与难点. 脑梗后遗症是指脑梗发病后虽经过系统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行动障碍,言语障碍等影响患者生活的症状[2]. 脑梗后遗症会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赵欣;刘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标本留取宣教有高招

    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标本留取宣教到位是正确采集标本的保证. 临床上,遇到的标本留取问题有:留取方法不清楚、标本装错标本盒、重复宣教加大护理工作量;分析原因为:患者文化程度低、护士宣教不够、宣教对象不固定等. 因此,为了使标本留取宣教简单易懂、减少护士宣教时间,达到正确留取标本,科室采用图文并茂的卡通标签,贴于标本容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赖艺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前Halo-重力牵引的护理策略

    总结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前Halo-重力牵引(HGT)的护理经验.包括分析本科收治的12例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在行HG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给予术前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饮食指导、体位指导等相应措施.认为分析HGT牵引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改善其心肺、消化功能差的状况,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史晓阳;邱慕丹;曾翠琼;林丽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恒温雷火灸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结了用恒温雷火灸辅助治疗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恒温雷火灸灸疗关元、天枢、大肠腧、足三里、神阙等穴位.认为恒温雷火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取得更好效果,而且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庞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每周1次,干预4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4周末采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对两组的生活质量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于干预第4周末问卷调查显示生活质量积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祝文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电话随访时间对PICC置管患者院外延伸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段电话随访对PICC置管患者院外延伸护理的影响,找出佳随访时间段,以提高患者院外延伸护理质量和随访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肿瘤病房纳入标准的PICC置管患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出院3天后进行第一次电话随访,随后在每周周一下午进行常规的电话随访,利用电话随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30天后进行第一次电话随访,随后随访方法与实验组一致.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来院复诊率、返院处理PICC导管率、来电咨询率、健康行为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个月后,实验组对医务人员满意度、来院复诊率、来电咨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返院处理PICC导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健康行为评分不管是各个维度还是总分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实验组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电话随访的时间定在患者出院后3天开始进行,可以保证医院到家庭的延伸护理的连续性,有利于护理工作者及时发现患者PICC导管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尽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健康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返院处理PICC导管率,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

    作者:彭楚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术后均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疼痛评估,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效果.对照组采用骨科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指导、中医护理).结果 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适当的中西结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地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静华;陈丽光;陈谊;彭小伟;余青梅;李贺丹;向春玲;徐丹;刘树霞;费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经正规厂家加工制作的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右颈内静脉留置临时双腔导管后予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黏贴固定组(对照组)和专用导管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组(观察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及对此固定方法的效果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静脉临时透析导管置管处渗液或渗血(52.1%比14.6%)、敷料污染卷边需更换(75.0%比37.5%)、导管扭曲或移动需再固定(16.7%比4.2%)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缝线保持完好时间[(21.04±2.35)d比(23.06±2.45)d]以及发生导管移位平均时间[(24.90±3.92)d比(29.17±5.78)d]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固定方法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96±0.97)分比(4.38±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心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专用固定、护创抗菌敷料装置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若颖;黄维凤;陈灿灿;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泌尿外科护士在手术室及泌尿专科检查室的培训体会

    总结了泌尿科护士在手术室及泌尿专科检查室的培训体会,按照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模式结合自身科室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培训计划,在手术室护士长及专科检查室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阶段性的考核.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力、重症及专科疑难患者系统化的管理、护理带教能力、护理满意度、专业成就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认为对于泌尿外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康教育能力、护理带教水平、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护配合更加具有默契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泌尿外科专科护理特色.

    作者:龙菊华;祝清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以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给予连续护理,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依从性.结果 在T0与T1、T2三个时间段内,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正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