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彩;陈莲花
目的 调查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促进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本院传染科及综合部的117名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传染科护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4个因子评分明显高于综合部护士(P<0.05).结论 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综合部护士,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改善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新凤;陆秀琴;吕美英;潘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12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包括在院前救护中,采取适当的体位、吸氧、安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规范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保存生命,减少院前病人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劳可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综述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及抢救护理措施,认为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及时的积极预防以及迅速有效的抢救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心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外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孤独症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的身心状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借鉴作用.
作者:陈璐;唐浪娟;胡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发热护理、皮疹护理、口腔护理等.认为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及早干预对预防手足口病交叉感染、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胡媛;章玮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析了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与产生原因,针对其心理反应探讨有效而实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舒适的环境、加强心理护理、争取家属的配合、进行放松训练等,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卢雯;熊玉芳;舒文献;王娟;李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3例完全大动脉错位新生儿的术前护理.主要包括保护性隔离,预防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用药护理、病情观察.认为积极有效的术前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状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淑君;江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护理经验,重点介绍了功能锻炼在翻修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心肺功能、排便功能、膀胱功能训练,认为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3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避光、保持呼吸道通畅、脐部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破伤风患儿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应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本科18例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康复护理的方法,包括针对截肢术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残端皮肤的护理、防止关节挛缩的护理、残端的塑形、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认为截肢术后应及时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并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指导,才能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肢体得到大的功能补偿,提高自理能力,从而顺利回归社会,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护理是极其必要的.
作者:李莉;黄春晖;彭梦萍;沈浩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水银体温计监测体温前需将体温计内的水银甩至35 ℃以下,目前本科住院病人多,每日几次的体温监测前将耗费护士大量的时间、人力用于甩体温计;体温计的水银逐根的甩至35 ℃以下,更容易打碎体温计,也会造成护士胳膊酸痛等不适.为了避免以上缺点,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本科采用用20 ml注射器空针筒甩体温计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了17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和所采用的护理措施.发现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做好气道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文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泡泡浴水疗法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效果,发现泡泡浴水疗法对婴幼儿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治疗作用,认为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保健项目.
作者:彭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217例老年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护理过程,包括注射前护理、适应症、操作前和操作后护理,认为适当有效的护理是取得 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3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护理记录内容简单,流于形式,未能体现护理程序;字迹潦草、模糊、涂改,存在医护记录不符的现象.认为要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就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估,实行三级质控;加强医护沟通,避免记录分离.
作者:王仕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发生的53例输液标签粘贴、排药和配置错误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护士输液标签粘贴、排药和配置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将易混淆的药品加以标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等,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对进入慢性肾脏病(CKD)Ⅳ期的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护理指导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未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血透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的血透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结果 早期的护理指导明显的提高了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功能不全进入Ⅳ期时对其进行关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内瘘的认识,提高内瘘的成熟性.
作者:胡兰萍;李红;谭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宫颈癌腔内高剂量率放疗的心理护理,包括一般性及预见性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接受腔内放射治疗需要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除对腔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大程度地减少因放射治疗负面事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治疗中断具有积极的作用外,还对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作用.
作者:徐淑洁;徐德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月份分为2组,每组50例,路径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入院时和入院13 d后Barthel指数的情况.结果 路径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入院13 d后,路径组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
作者:罗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散在治疗可达龙致药物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36例静脉使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在静脉使用可达龙4 h后即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则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出现严重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现严重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静脉使用可达龙的患者,在早期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可有效降低严重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暴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