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总结了56例使用开塞露治疗小儿术后尿潴留的方法及护理.认为开塞露不仅可以刺激直肠壁引起排便,同时也能反射性地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完成排尿.此方法简便、快捷、有效,无毒副作用,也不会造成患儿的心理恐惧和痛苦,值得在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儿中推广使用.
作者:梅绍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50例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预防血管痉挛,术后进行一般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认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对各种可能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是栓塞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黄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如何提升脑梗死所致偏瘫的早期康复.方法 选择120名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结果 2组治疗6周进行肌力比较,康复组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导致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康复预后.
作者:黄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的方法.设施、设备安全风险控制与医疗、护理操作风险控制在ICU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ICU工作质量,大程度地降低ICU病房设施、设备风险性,本科从仪器的风险评估、维护、POCT质控、人员规范管理方面进行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保证关键设施、所有设备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有效规避了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
作者:马清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穿刺技巧与血管充盈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血管充盈者分别为41例和39例.实验组采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对照组采用外套管针芯并入法.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不同血管充盈度下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血管充盈度对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充盈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血管充盈情况和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在浅静脉充盈良好的情况下,2种方法均可采用;对于血管充盈不良者应选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
作者:石理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产后预防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1690例阴道分娩产妇临产后应用产后出血预防措施,对照组1381例阴道分娩产妇临产后按产科护理常规,比较2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产后常规积极应用预防措施,能有效防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罗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水银体温计监测体温前需将体温计内的水银甩至35 ℃以下,目前本科住院病人多,每日几次的体温监测前将耗费护士大量的时间、人力用于甩体温计;体温计的水银逐根的甩至35 ℃以下,更容易打碎体温计,也会造成护士胳膊酸痛等不适.为了避免以上缺点,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本科采用用20 ml注射器空针筒甩体温计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护理经验,重点介绍了功能锻炼在翻修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心肺功能、排便功能、膀胱功能训练,认为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进而评价对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6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给予患者持续1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将1年后患者的依从性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与护理干预前进行对比,对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性达到好的人数分析,χ2=19.94,P<0.005.较好以上的人数,χ2=30.55,P<0.005.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干预前后比较,χ2=16.8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更稳定地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李月娥;范碧云;李野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18例植物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促进机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认为良好的基础护理是维持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生存的基本条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是延长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生存的关键.
作者:任小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院的患者根据其出院序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未予出院后康复护理程序,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7 d内给予患者出院后康复护理程序,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第7天的身体恢复情况.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第7天均无并发症、切口正常、精神好、自我评价好.观察组出院后的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都比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出院后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雷伟娜;甄带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及护理,包括置管前的评估及指导、置管后的护理措施和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认为良好的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指导可提高临床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管道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在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方法 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为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为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2组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结果 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盐袋固定装置,可将盐袋固定于切口需压迫处,不影响患者床上活动,并可更换沙袋大小调节压力,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杜丽虹;李月隐;罗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宫颈癌腔内高剂量率放疗的心理护理,包括一般性及预见性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接受腔内放射治疗需要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除对腔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大程度地减少因放射治疗负面事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治疗中断具有积极的作用外,还对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作用.
作者:徐淑洁;徐德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在喷砂洁牙中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护理配合和心理指导两方面.认为医护人员应该具有高度责任感、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这对提高洁牙疗效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璨粲;陈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30例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中给予护理及心理上的支持和干预,使患者恐惧、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发现通过护理是可以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机率,从而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认为任何大小疾病都离不开护理,尤其是需要手术的患者,对于他们而言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分娩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结束即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双氯芬酸钠100 mg塞入肛门,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对照组仅指导其深呼吸、放松的技巧减轻疼痛,分别观察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与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产后出血量、副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分娩后镇痛,镇痛效果明显,方法简单,能让产妇产后尽早恢复.
作者:丁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压疮发生率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熟悉初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后期恢复性护理等护理措施对于早期及时处理血肿,早期发现脑疝、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冬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认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达到防止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目的.
作者:邓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针对湿化(药)液选择、呼吸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