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腋窝双皱襞切口根治腋臭的体会

陈才远;毕庆霞;周爱东

关键词: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科采用腋窝双皱襞切口直视下修剪治疗腋臭取得良好效果,达到根治目的,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有配伍禁忌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药物不断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药物反应及配伍禁忌有待于在临床中验证或发现.

    作者:王广霞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浅谈规范护理文书的意义

    病历是患者在医院接受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医疗过程中的所有医疗文书资料.

    作者:顾海杰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8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体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8年开始对18例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莲;董惠娟;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胆囊癌36例临床分析

    囊癌为不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由于其部位隐蔽,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治疗预后极差,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苏少慧;杨晶;张曼利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痰菌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对上海市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痰菌检查结果.方法:对上海市1995年-2000年新登记肺结核病例诊断时痰照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的查痰率达99.0%以上,痰菌检查涂片阳性率在35%左右,培养阳性率在45-50%;涂阳培阳率由1995年的78.7%上升至2000年的91.0%(平均12.9%);培阳涂阳率保持在80%左右;有15-18%的涂阴病例培养阳性.结论:同时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提高新登记病例的菌阳发现率,同时,也是进行痰检质控的-种重要方法.凡有条件的实验室均应开展痰培养检查,以提高痰菌阳性检出率.

    作者:胡忠义;朱亮;夏珍;董秀英;周爱娣;王莉莉;孪瑞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各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肝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仅乙肝病毒(HBV)在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就达57.6-85.0%,HBV携带者为10%左右,而乙肝患者为2.5%(约300万),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于建国;商庆华;张光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方法的比较及改进

    我科对96例因正中神经损伤导致拇指丧失对掌功能的病例行掌长肌-拇短伸肌联合、掌长肌拇短展肌联合、环指指浅屈肌转移、尺侧腕伸肌加掌长肌腱转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勇;张成进;李忠;张智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98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方法的临床体会

    我院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共诊治锁骨骨折98例,我们均采用颈从加臂从神经阻滞麻醉,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英;卢学法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84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8年起利用静滴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滕亚娟;单既信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HLA-B27与脊柱关节病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分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人类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s,HLA)表达情况不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博;黄平;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并胃下垂术式的探讨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及胃下垂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以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肖燕;马忠锋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注射用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注射用磷霉素钠是一类新型的广谱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笔者曾遇到过1例注射用磷霉素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作者:嵇翠鹃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基因标记物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标记物是结核杆菌染色体DMA中的一些重复序列,选择合适的基因标记物制备探针或进行PCR扩增,可对菌种进行基因分型和鉴定.对结核病的监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裴秀英;胡忠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实践中的老年康复病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寿命越来越长,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人口老龄化.

    作者:魏洪凤;吕宜焕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复方半边莲治疗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104例疗效观察

    复方半边莲针剂(河南龟山神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保肝利胆之功效,可广泛用于多种细菌及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美英;郭连杰;李桂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应用整体护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以整体的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也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走进临床护理.

    作者:高敬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高龄创伤病人手术的护理配合

    我院自1987年3月-1998年3月间共救治高龄创伤病人116例,其中死亡2例,余病人术后恢复较好,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近6年来我科照对15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进行了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包括出血情况、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等.结果:15例患者肝功能Child's B级6例,肝功能Child's C级9例.15例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9例并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术后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1例围手术期死于肝功能衰竭,14例痊愈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适宜术式.

    作者:王海东;郑进方;邢贻雷;周开伦;龙籍典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冷、热刺激对蟾蜍实验性心肌损伤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冷、热因素对心肌损伤后的血压和心率反应.方法:采用蟾蜍实验性心肌损伤,然后用冷和热分别刺激动物,记录心肌损伤状态下冷、热刺激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心肌损伤后冷刺激以血压降低为著,心率减慢.心肌损伤后热刺激对血压影响不大,心率加快.结论:心肌损伤后冷、热刺激对血压和心率有不同的影响.尤以冷刺激变化较为明显.

    作者:赵娜;赵善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IR是一种异常的病理生理状态.它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造成机体葡萄糖、脂质及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并且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

    作者:马慧娟;宋光耀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