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冠华;陈华英
目的 探讨三黄汤熏洗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三黄汤(由黄连、黄芩、黄柏等组成)予患足熏蒸浸泡,对照组给予局部换药疗法,观察2组创面的转归.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黄汤局部熏洗糖尿病湿性坏疽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李喜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动态评估营养状况的方法,并提出了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和饮食护理措施,认为应将营养状态的评估和营养支持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
作者:朱谢红;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无家长陪护的病房,危重患者多,抢救多,病情变化快,患者的事情琐碎、繁杂,分散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提示,护士很难将各方面工作毫无遗漏、保质保量完成.白班有各种治疗本提示,夜班整个病房的情况也需要有简明提示.
作者:王朋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赛肤润预防化疗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95例化疗腹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赛肤润组50例,采用赛肤润预防肛周皮肤损伤,对照组45例,采用鞣酸软膏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结果赛肤润组和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8%、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预防化疗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效果好,疗效显著.
作者:林青;卢苇;邱艳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对74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其护理重点,即: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做好必要的检查,对有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更要给予针对性的重点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切口护理,饮食与排便的护理,及时发现与处理术后并发症,并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围手术期优质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对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枝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产的原因,为临产观察产程,制订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急产病例,按产次分为初产急产和经产急产2组.分析比较2组急产发生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人工流产≥3次的妇女中,初产妇女比经产妇女更容易发生急产;初产组孕周≤37周、新生儿体重≤2500g和≥3500g容易发生急产;初产急产组母婴并发症高于经产急产组.结论对孕妇加强教育和孕产期保健,了解患者的孕产史及其性格特点.要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产程,积极正确处理预防母婴并发症.
作者:李中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置入PICC导管临床使用中引起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的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重视手卫生,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合理选择导管的型号、穿刺部位及敷料,按时更换给药设备、输液接头和静脉输注液体,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和维护等.认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通过规范PICC置管和维护过程中各环节的护理行为,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宋昀;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对一的系统的护理指导.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分别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12周、16周时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治疗8周、12周、16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218例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要点,主要措施为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合适的卧位、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静脉输液通路通畅等.认为规范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保全脑卒中患者生命、争取抢救时间、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祥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肠瘘是指肠与其它器官或肠与腹腔、肠壁有不正常通道,有内瘘和外瘘之分[1].十二指肠瘘是肠外瘘,即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壁破损,致使肠内容物流出体表.它继发于手术、损伤、炎症、感染等.
作者:吴芝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23名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观察、护理和健康宣教.包括了解病因、一般护理、用药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加强综合护理,特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佘云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门诊输液室是极易出现护患关系不和谐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医院服务窗口,本文从患者及医院2个角度分别总结了输液治疗前、输液治疗中和输液治疗后存在的诸多不利于护患和谐的因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
作者:王翠;李东柱;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对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尿道狭窄尿潴留患者施行温针灸疗法的护理干预要点,包括正确掌握针灸方法,选择恰当的针灸穴位.认为温针灸对于缓解压力性尿失禁是有效的.
作者:梁远兰;梁健桃;卢丽琼;黄雁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措施及护理要点,对7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抗感染,严密病情观察,心理疏导,饮食与口腔护理及气管切开护理,认为急性会厌炎的护理重点是抗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陈淑金;陈秀萍;洪桂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对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体会.包括:了解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早期临床表现及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对72例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即提出问题-检索文献-筛查评价证据-制定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根据佳证据,制定和实施了各种有效措施,针对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颈髓损伤本身的症状所掩盖等特点,要求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动态监测血和尿的生化改变,进行充分评估,为早期诊断找到可靠依据,有效提高了低钠血症诊断率.认为通过循证不仅使护士学习掌握了较全面的专科理论知识,也锻炼和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组低钠血症患者,由于发现及时,补钠方法正确有效,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作者:王敏;葛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6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患者的隔离安置,基础护理,危重患者的危机值监测及高热、呼吸衰竭的护理,孕妇的护理,治疗用药观察及标本采集等,认为落实隔离防护措施,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及危重症状,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护理组(n=150)和对照组(n=150),护理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心率和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护理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心理状况得到恢复.结论整体护理能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增加其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有效稳定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关曼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本院于2010年对全院护理单元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对人力资源精细化、培训体系精细化、制度职责精细化、工作流程精细化、护理安全精细化、专业知识精细化、护理服务精细化、考核激励机制精细化,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文化渗透到每个护士心中,制定全员护理服务理念,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服务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护理细节控制.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认为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月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了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DVT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包括:术前加强沟通,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早期主动锻炼,应用预防措施等.认为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桂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夫西地酸钠[1]是具有甾体样结构而自成一灯的抗生素,它通过抵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杀菌作用.它对一系列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作者:胡琳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