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仙;凌建萍;李亚萍
目的 分析62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方式、时间,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取主观及客观评估法,由笔者记录后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 患者暴力行为中伤人毁物占58%;自杀自伤行为发生在大夜班的占50%,潜逃发生在日班占64.28%.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中,拒绝住院、服药及治疗占91.93%,自知力缺乏占90.32%,幻觉、妄想支配占77.4%.结论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时间、症状特点、心理特征,灵活掌握病情动态,加强各时间段安全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对减少和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春红;杨金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4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饮食护理、身体准备、血压控制、补充血容量;术后全麻护理、血压监测、各种引流管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认为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特别是血压的控制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胡异梅;樊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手术护理记录单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 调查本院1246份手术护理记录单,分为第一阶段(2006年1月~2007年12月)和实施有效护理管理后的第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6月),并比较两个不同阶段记录单的差错率.结果 第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6月)手术护理记录单差错率显著低于第一阶段(2006年~2007年底)(p<0.05).结论 强化管理、完善体系的护理管理制度对提高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特定护理干预对手术患儿家长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手术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比较2组家长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并比较观察组内母亲组与父亲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家长特定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对女性家长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对手术患儿家长进行规范的特定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家长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尤其对于母亲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李梅香;吴九菊;唐艳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32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康复指导等,认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护理有其特殊性,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覃爱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经45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按照同一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给予2种方法湿敷,比较2种湿敷方法的治疗效果.对先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常规使用50%硫酸镁湿敷(传统法),后发生的静脉炎则在硫酸镁湿敷基础上加用3%硼酸溶液湿敷(改良法).结果 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法的总有效率97.8%,硫酸镁湿敷法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3,p<0.05);起效时间快,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5,p<0.05).结论 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能有效治疗甘露醇所致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士铭;何平;郭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肠道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对80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实施肠道管理前后进行有关排便障碍、排便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3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肠道症状、排便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在实施肠道管理后,排便障碍、排便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较肠道管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髓损伤后实施及时有效的肠道管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清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激素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越早行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早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高压氧治疗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金秀明;曹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留置导尿与使用一次性尿垫处理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住院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印例伴有尿失禁的老年女性患者处理尿液时给予留置导尿(20例)或使用一次性尿垫(40例)2种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状况.结果 与使用一次性尿垫的患者相比,留置尿管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留置导尿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严格把握导尿指征,并结合老年女性生理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作者:曹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聘用制护士的现状,并提出分层级管理和培养方案,认为分层级管理和培养,对提高聘用制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斗艳;杨明莹;袁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态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0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认为所有护理操作过程需要考虑患者隐私权的仅占58.5%;认为异性在场时护理操作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的占42%;认为进入病房时不需要先敲门的占46.5%.结论 护理实习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认知不足,有必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知识,以减少护惠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晓华;马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TZ-LK660型妇科综合治疗仪对产后乳腺胀痛及促进泌乳的临床护理及效果.将2007年8月~2009年5月入住的16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患者,应用妇科综合治疗仪对其进行乳房电按摩,以了解乳房胀痛及促进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 122例乳汁淤积致乳房胀痛者治疗效果明显,2例效果不明显;25例乳房肿块形成者治疗效果明显,1例效果不明显;5例产前合并乳腺增生导致哺乳疼痛及泌乳不畅者效果明显;5例配合饮食疗法促进乳汁分泌者效果明显.认为应用TZ-LK660型妇科综合治疗仪能明显缓解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块淤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极大的减轻了护理工作强度.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起行膀胱功能训练,并于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250ml.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尿管前排空膀胱,让患者有尿意时自行排尿,比较2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实验组第1次平均排尿时间为(1.25±0.18)h,对照组为(2.05±0.21)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膀胱功能训练联合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能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陈春燕;王翠琴;全晓国;黄雪辉;吴秋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作者:王书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患者的致死原因,主要包括氧的供给不足,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的病情(梗塞部位、范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合并有其它疾病,患者的情绪、性格及外界环境因素等.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的患者危险性很大,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尽早查出并去除致患者烦躁的原因,才能使患者尽快脱险,转危为安.
作者:李德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心理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与抑郁值明显降低,产程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割宫产率,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陈莉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22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步骤,完善物品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准确计算所采骨髓量并保证骨髓液与抗凝剂混合比例的合理性.认为做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术中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李秀春;周艳霞;尹云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6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孕妇2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2组在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王艳杰;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总结了产科风险管理经验,包括识别、评价、防范产科风险的方法,认为风险管理能真正保证和促进母婴健康,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聂春花;卢红;钟序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护理程序在眷柱侧弯患者围手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应用护理程序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根据脊柱侧弯患者的特点及护理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及具体的护理措施.认为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英梅;杨骏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