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危重患者鼻肠管的临床护理

詹红菊

关键词:老年人, 鼻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摘要:总结了高龄危重患者鼻肠管的临床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喂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营养状况以及预防不良反应.认为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使高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病情稳定,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及治愈率.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急救病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总结了院前急救时静脉输液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案,认为对病人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保障病人安全.

    作者:张丽萍;廖明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实施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期历史对照,以2006年1月~2008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哮喘惠儿152例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1月~2007年1月入院患儿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以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院患儿为干预组,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住院期间的近期效果和随访6月的远期效果.结果 近期效果,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干预组也有明显提升(P<0.05).远期效果,随访半年内因复发而重新入院的次数,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大呼气流量干预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的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谭正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0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50例漏斗胸惠儿采用微创手术法矫治漏斗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重点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康复期健康宣教.认为围手术期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漏斗胸微创矫治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任晓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52例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2例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调整其心理状态,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正确对待生活.

    作者:尤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了32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康复指导等,认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护理有其特殊性,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覃爱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牵引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指导.认为全面的术前准备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唐钰;刘姗姗;谢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龄危重患者鼻肠管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高龄危重患者鼻肠管的临床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喂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营养状况以及预防不良反应.认为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使高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病情稳定,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及治愈率.

    作者:詹红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高质量的精心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要点与院外维护

    总结了151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进行化疗的护理要点与院外维护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预防出血、水肿,预防导管堵塞,预防感染,预防静脉炎,PICC院外护理指南等.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化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韦艳华;黄宝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3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生活训练指导对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黄丽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患者家属需求调查与干预

    目的 调查手足口病患者家属的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方法 将9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实施,观察对比2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胡秋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的安全管理

    总结了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包括正确评估护理风险,有预见性地对科内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护士的执行力.认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医院声誉,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1例经后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护理、引流管及伤口护理等,认为掌握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作者:胡蓉;谢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模式的探讨

    总结了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的模式与内容,包括ICU临床实习的准备;制定合理的ICU临床实习计划;ICU临床实习带教模式;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的培养内容;ICU临床实习考核五个方面.认为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习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作者:李丹梅;唐春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 80例受检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SCL-90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项目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柳南;刘建明;唐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例肺移植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结了6例肺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综合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做好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术前术后康复护理和出院康复指导,医护紧密配合,认为精心细致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工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办法.方法 31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实行分阶段的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小腿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正确使用膝关节支具的护理指导.结果 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5°,4周达到125°,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法)术后6周达(74.8±5.7)分,9周达(80.0±2.3)分,12周可达(91.8±3.4)分,1年可达(94.5±2.2)分.结论 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荣;何碧红;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凝固酶阳性的第二噬菌体组成的金葡菌感染引起.此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造成皮肤红肿剥脱,感染后皮肤损伤如烫伤样.

    作者:赵静;谭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观察和护理

    总结了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做好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认为用药护理是马尔尼菲青霉病护理的重点,采HCC置管是保证马尔尼菲青霉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雅广和应用.

    作者:黄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9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系统规范化健康教育组(实验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自身条件,如年龄和文化程度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年龄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少;文化程度越高,理解掌握的知识越多,获取的信息量也越多.结论 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积极调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以达到佳健康状态;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护理职业的内涵.

    作者:朱小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