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热雾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李英明;张效燕

关键词: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病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病原体多为合胞病毒,也可由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易并发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重者引起死亡,故应积极治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年龄也有所提高,在早期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多端,所以做好护理工作在救治中非常重要,现将AMI的救治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玲;白广芝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美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体会

    癌症疼痛在肿瘤病人中十分常见,估计至少有1/3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则高达60%-90%,25%的患者在疼痛中死亡.

    作者:张秀兵;马鑫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钙合并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合并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结果如下.

    作者:樊继强;刘东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肝素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气溶胶吸入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以作用部位直接给药剂量低,体内吸收少,副作用轻微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对56例慢性支气管炎进行肝素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茂林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00例分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选择性地向左和右冠状动脉开口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及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我院心内一科1999年7月-2002年12月共进行冠状动脉造影200例.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严香兰;王晓雷;陈福来;郝刚;孙政育;魏林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联合腹腔灌注配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们两家医院自2002年2月-8月,采用氧氟沙星、替硝唑、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联合腹腔灌注,并配合中药少府逐瘀汤内服,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英;呼红英;钱延玲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38例综合治疗

    我院自2000年6月-2001年12月,共做流产、引产2400例,其中妊娠合并尖锐湿疣38例,占1.58%,均治愈并随访3个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苏伟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危险的主动脉疾病,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治对减少本病的死亡尤其重要.为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治减少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自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AD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吴元盛;毛宏伟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围手术期输血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预后的影响

    输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近10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期输血可能导致大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和转移,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我院自1997年4月开始,对12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并对该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旨在了解输血对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崔明;杨彦;王相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甲哨唑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儿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我科自1997年-2001年以来对患有口腔溃疡的患儿应用2%的甲硝唑水溶液局部涂擦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李雪红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外科综合病区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体会

    外科综合病区收治成批烧伤患者存在许多矛盾,如专科技术力量与病人的矛盾,病人与医疗器材和药品的矛盾等,既要集中力量抢救危重病人又要照顾一般病人,故治疗难度较大,1993年10月-2001年5月我科共抢救10批重大事故计4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红民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甲亢性发作性软瘫7例误诊分析

    甲亢发作性软瘫是甲亢的特殊类型之一,以成年男性多见,该病以肢体瘫痪或肌无力表现于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误诊7例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文学;刘玉花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网络教育的思考及健康指导

    1 背景1.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给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之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我们的心理发展和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互联网收集知识,传播知识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也是21世纪增长率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叶芳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和护理

    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法,但小儿头皮静脉细小、壁薄、通透性强,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于外渗,甚至会造成头皮坏死等事故[1].

    作者:戚玉玲;魏小花;杨小芹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的疗效

    发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表现,其程度与梗死的心肌面积呈正相关.从2001年6月-2002年6月对30例病例中观察发现早期口服倍他乐克对AMI后发热有显著的退热作用.

    作者:张海生;曹福建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尺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目的:探讨尺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996年-2002年收治的48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其中刀伤18例,玻璃割伤4例,肱骨中下段骨折14例,肘关节开放性脱位2例,肱骨损伤1例,手掌损伤9例.48例中,完全断裂26例,不完全断裂3例,卡压10例,挫伤5例,不可逆损伤4例.均于伤后1h-26个月内作神经探查,行神经吻合31例,神经松解8例,肌腱移位4例,自行恢复5例.结果:48例均获得3个月-6年随访.按Highet运动分级法评定是,优:M4以上,良:M3,可:M2,差:M1或M0.48例中优良44例,占91.7%;可4例.结论:对尺神经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不可逆损伤在6个月以上,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

    作者:姜跃进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引起过敏反应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患者,女,26岁.于2002年9月2日14:00时来我院门诊,本人主诉手部被猫咬伤经急诊外科处理后,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护士询问既往史,病员在此前曾注射过此药,未发生过敏反应.

    作者:于增华;李彩燕;李妍薇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区性城乡老年性消化性溃疡(PU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内217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PUA的检出率为2.94%,男女之比为2.68:1,占溃疡病总人数的27.33%,其中老年性十二指肠溃疡(DUA)占37.33%,老年性胃溃疡(GUA)占50.23%,两者之比为0.74:1,老年性复合溃疡(CUA)占11.93%.老年性巨大溃疡占PUA的17.05%,有并发症的占PUA的30.88%.结论:PU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GUA多于DUA;GUA以胃角及胃体为多,DUA以球前壁及大弯侧为多;PUA好发于气温易变的春秋季节;巨大溃疡、复合溃疡较青年人多见;PUA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而严重死亡率偏高,PUA的并发症中以出血多见.

    作者:陈君;姜杰;明俊英;禚连民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射频加CO2激光治疗痔术后反应观察

    目的:了解射频加CO2激光治疗痔术后反应情况,及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痔术后反应情况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门诊72例单个混合痔患者分成治疗组(射频加CO2激光治疗)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治疗),每组各36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痔术后反应情况疼痛、水肿、出血均比对照组少(P<0.005).结论:射频加CO2激光治疗痔术后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从裕;尹德铭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扶阳胶囊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我们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男性学科特点,在参考有关方药的基础上,研制扶阳胶囊,经68例临床观察,证明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友勋;陈蓓 刊期: 2003年第1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