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月娥
总结了在护理过程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实际护理操作过程与现有技术操作规范之间存在矛盾,文书书写规范管理与实际护理过程之间的矛盾,病房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之间的矛盾,护理级别的标准问题.认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推动护理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陈锐;张飞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回顾性总结了74例肺癌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遭通畅、合理氧疗、加强肺功能锻炼、早期活动等,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有效预防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择12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处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抗炎、胸腔穿刺抽液术处理.观察2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指标的盖异.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盖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淑群;黎惠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病人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因素,而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认为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红梅;周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了针对各因素及时、有效、多方位的防护措施,大限度地减少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且提倡应建立一套针对流动采血车职业暴露的报告系统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认为大限度的保障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安全,并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使临床用血质量得到保证,促进临床供血常态化.
作者:毕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性评估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意识与认知、视觉、精神因素、药物因素.认为应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防范能力.
作者:李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24例采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治疗中护理,并加强治疗后病情观察,认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治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探讨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导管堵塞的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置管后穿刺口渗液和出血.认为PICC导管可以留王超过1年,但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作者:梁爱珍;贺春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32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严格控制体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朱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8年9月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停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仅采用由某公司提供的rhTNFR:FC,每次25mg,皮下注射,1周2次,连续治疗2~4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运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2~4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7%,治疗组在治疗后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改善值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TNFR:FC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类风湿关节炎靶向治疗的新武器.
作者:胡兰萍;徐玉兰;曹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4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并且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卢霓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是避孕失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通常术中出血少于50ml.2009年3月本院收治了1例在外院行人流术后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不止,出血量大于200ml,转入本院后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颖;窦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235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奔赴现场,环境与伤情评估,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现场处理,安全转送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把握好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各个院前救治环节,可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为成功手术、后期治疗、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作者:张桂芬;邓霞;萧佩仪;何丽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49例儿童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卫生、饮食、健康指导.认为精心的手术前准备和细致手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玉平;梁桂英;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76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半年后观察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健康教育组血压总控制率为97.75%(87/89),对照组总控制率65.52%(57/87),2组对照有显著差异性函<0.01).结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途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用.
作者:谢俊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有关活体肝移植供体的伦理问题与对策,其伦理问题包括供体的风险与利益、供体的知情与自愿同意、以及供体的选择等方面,而相应的对策包括全面评价供体的风险和利益,尽可能使两者对等;优先考虑供体利益;恪守知情一自愿同意原则;恪守无偿原则,严禁器官买卖等方面探讨解决活供体伦理问题的对策.认为临床上在进行活体肝移植技术之前,应给予伦理学的评价和思考.
作者:刘芳;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职业疲倦.方法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对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并对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的护士作比较.结果 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职业倦怠感较高,而开放病房的护士睡眠质量与疫劳状况要好于封闭病房的护士.结论 要重视精神科护士的睡眠问题和职业倦怠,注意改善其工作环境.
作者:卫勤;吴秀梅;陆叶;张必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护士修养与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形象美、护士的语言美、护士的行为美、护士工作环境美.认为通过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翠兰;易百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胆管粘液腺瘤,肝胆管结石并胰管结石,这种病例在我国非常罕见.患者临床表现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若胆管阻塞严重,可出现腹痛及胆管炎的表现[1].本例患者在胆道手术25年后出现右上腹包块半年而入院,历经32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盛丽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介绍了氧化电位水技术,包括其生成原理、杀菌机理、杀菌特点、应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氧化电位水绿色环保、杀菌作用强、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九菊;李齐心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