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6年住院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及药敏临床分析

郑洪

关键词:
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常因支气管肺感染而急性发作入院.本文对近6年间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191例肺心病伴发支气管肺感染的痰培养及其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深低温冷冻保存角膜的超微结构研究

    目前保存供体角膜的方法较多,深低温冷冻法的Capella法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1].但冷冻降温过程中,可对组织造成化学性损伤和机械性损伤.为探讨深低温对角膜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和损害程度,作者对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深入地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闵晓洁;许广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容量肺叶灌洗术在尘肺病人中的开展与应用-附121人次实践与体会

    大容量全肺灌洗及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尘肺在国内相继已有报道[1、2],但因地区接尘作业种类的悬殊差异,该项治疗的远期疗效及灌洗回收液的实验室检查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施建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丙谷胺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丙谷胺片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Lichrosorb-C18色谱柱(4.6mm×150mm,10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6nm.结果:对照品在8-32 μ g@ml-1(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1%(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丙谷胺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00例老年患者超声心动图分析

    了解老年人常见的血管基础病因以及导致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对200例老年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年龄、病因分组、测量左房内径(LAD)、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厚度(1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早期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大流速的比值(E/A),总结如下.

    作者:王鲁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麻醉配合体会

    由于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及所占社会人口比重将日益增加,因病就医需外科手术治疗者也逐渐增加,现代外科技术和麻醉水平的提高,使过去无条件按需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得以开展手术.现将我院2001年-2002年466例老年麻醉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爱华;苏秀霞;梁永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我科于2002年9月-11月,应用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对61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了腔内碎石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桂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淋病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淋病患者治疗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为今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试剂盒对淋病治愈后患者作支原体培养及衣原体检测,共检测397例.结果:397例中有203例阳性,阳性率51.1%,其中UU阳性148例,占37.4%,CT阳性88例,占22.2%.结论:淋病治愈后仍有半数病人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这是STD传播的重要因素,有条件应作支原体、衣原体常规检测,无实验条件者建议常规抗支原体及衣原体治疗,以提高STD治愈率,减少传播.

    作者:刘峰林;王文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期的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其主要是以窒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此病可致患儿脑水肿甚至猝死,是新生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新生颅内出血,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颜琳;颜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孕中、晚期孕妇测定血AFP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

    近20年以来,随着优生研究的深入,对胎儿质量的预测,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师、社会、家庭成员重视和关注,于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对149例孕妇、孕周在16-36W不等的孕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孕妇静脉血筛查胎儿畸形.

    作者:舒朝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黄洗剂的鉴别研究

    1实验部分1.1仪器、试药、药材及对照品硅胶G薄层板(自制);微量点样器(美国Drummond)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对照药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照品:黄芩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作者:单秀明;吴爱英;李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胎儿娩出后24h内的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于产后24h内.为了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我院在剖宫产术中,对于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尤其对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引起的出血,通过宫缩剂.

    作者:夏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碘海醇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造影剂的应用已越来越多,因此造影剂的安全性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为探讨碘海醇注射液的安全性和增强效果,我们对碘海醇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的观察.

    作者:陈克敏;潘自来;张欢;宋琦;施卫苹;吴振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暗示疗法在戒毒病人疼痛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正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及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不能预见或改变刺激事件的发生,但可以帮助病人识别实际的潜在的引起疼痛的刺激因素,引导患者正确对待.

    作者:何春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调剂工作的提高与发展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工作的中心环节.随着医院药学由技术型向科研教学型的转变,对调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照方抓药.调剂工作的地位更加突出,并且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法规性.如何进一步提高调剂工作,是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者:周学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电脑骨质增生治疗仪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筋膜软组织,因突然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撕裂伤,是理疗康复科的常见病.自1992年9月以来,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采用DZY-B型电脑骨质增生治疗仪配合超短波治疗本病并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尿道粘膜脱垂症8例

    女性尿道粘膜脱垂,以小儿多见,老年人少见,且易误诊误治.1990年-2002年间,诊治老年女性尿道粘膜脱垂症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世华;刘代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纳洛酮治疗昏迷病人的体会

    本科自2000年以来,用纳洛酮治疗不同疾病所致昏迷病人30例,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胡山;艾力夏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交界区双径路双文氏现象伴慢径路隐匿性折返和蝉联现象

    房室交界区双径路间的任一径路有文氏现象,已构成复杂心律失常的条件.当双径路间存在隐匿性折返和蝉联现象时,将会使ECG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近期我们遇到1例交界区双径路双文氏现象伴慢径路隐匿性折返和蝉联现象,实属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世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卡托普利致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因头痛、头晕10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呈阵发性,以活动及情绪激动时为著,头晕与转头无关.曾于当地医院测血压高达23/14kPa,间断口服心痛定(量不详),病情时轻时重,血压监测不及时.

    作者:徐凤梅;郑金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东菱迪芙与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的观察

    东菱迪芙与降纤酶均系兼具抗凝去纤直接溶栓及抑制血小极聚集的多重效应的药物.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溶栓的两药疗效,我们从2000年9月-2002年7月共观察病例82例,其中东菱迪芙组50例,降纤酶组32例.并对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菱迪芙与降纤酶组在急性脑梗死72h内进行溶栓均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治愈率、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东菱迪芙组明显优于降纤酶组.

    作者:赵军;王翔宇;胡圣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