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聂勇;欧阳宏杰;杨绥冲;王毅

关键词:乌司他丁, 阻塞性黄疸,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阻塞性黄疸(阻黄)患者手术前后,观察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变化,从而了解乌司他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术后血清中自细胞介素Ⅵ(IL-6)、白细胞介素Ⅷ(IL-8)、白细胞介素X(IL-10)的水平.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的水平.结果:乌司他丁组手术后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手术后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阻黄手术期可显著抑制促炎因子IL-6、IL-8水平的升高,提高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氯芬酸钠栓对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双氯芬酸钠栓是一种新型强效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本文对其在手术后镇痛作用及生命特征的影响和副作用作一前瞻性临床观察,探索手术后镇痛的新途径.

    作者:袁华;张子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谈门诊西药房管理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为病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调剂工作,它与医疗质量、病人的健康、性命、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冯梅梅;孟瑞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强医学科技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科技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其它学科一样,需要科技管理者认真研究,随时付诸实践,并不断从实践中总结.

    作者:彭清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外伤性脾破裂

    脾脏血液循环丰富,实质脆弱,是腹部内脏易受损破裂的器官,其发生率占腹部外伤的45%[1].随着近20年来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证明,脾脏是一个具有多种免疫功能的淋巴群器官.

    作者:梁科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杏芝散治疗支气管炎

    杏仁、芝麻炒黄备用,核桃仁,以上3味中药等量,碾碎调匀备用.慢支患者,每次服6g(约一小勺)开水送服每日2次.治疗始于夏末秋初,坚持治疗2-3年,支气管炎可治愈或缓解.笔者从事内科工作30年,收集了不少民间验方,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范廷英;张桂英;常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复素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症30例分析

    我们对1999年-2001年住院的新生儿缺氧脑病30例患儿,使用脑复素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熊成华;谭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工作的管理体会

    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卫校的护生从基础教育、系统授课、严格考核、临床实习到毕业分配,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作者:张颖;罗瑶;李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的新一类作用于肾类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药物.现有临床资料表明,该制剂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有心、脑、肾保护作用,是一类有前景的心血管药物.现就其药理作用、品种、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李忠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

    分析2000年2月-2002年10月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98例的心理状况,总结出了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彭萍;于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IV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我科自1998年2月-2002年6月采用IV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室肌M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肌细胞特别是心室肌细胞在电生理特性上是均匀一致的,常作为合体细胞来看待,1991年Sicouri和Antzelevitch[1]在定量研究犬心内膜到心外膜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梯度时,发现心外膜下2-7mm即心室壁中层的肌细胞(Mid-Myccardial cell;M细胞).

    作者:杜明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改良克氏针抓钩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我院自1994年9月-2002年5月,应用改良克氏针抓钩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17例,疗效好.操作方便容易,具有经济与实用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秀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息肉摘除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研究

    鼻息肉切除术后复发问题及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一直是困扰着国内外学者的一个难题.如何尽早、尽快、准确和有效地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应引起每一位耳、鼻、喉专科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陈立;马双玲;万惠荣;惠亚萍;雷昌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含珠停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应用

    含珠停是一种新型的抗孕酮药物,以含珠停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简便、显效的止孕方法,我院对186例妊娠12-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产妇,实施钳刮术前,服用含珠停及米索前列醇,病人中均无任何痛苦,手术顺利,宫颈扩张充分,组织易于钳出,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月经按期恢复,术后随访无闭经及月经稀发等优点.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2年6月,应用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颖;李玲妹;孙京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腰椎板、棘突截骨再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利弊.但多数学者认为广泛切除腰椎后部结构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切除椎板部位疤痕组织粘连、增生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术后慢性腰痛等后遗症较明显.

    作者:蔚秋生;康鹏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损害及防护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芝一.它以痛苦小,无创伤,医疗费用较其它方法低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临床上普遍应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医护人员健康的损害也日益显露出来,由于是慢性的、个别的,所以不引起普遍重视.

    作者:高慧玲;强保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血清酶显著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甲减2例并文献复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或漏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我科收治2例以血清酶显著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甲减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玲妹;张颖;孙京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抑郁症的中医证治

    老年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以植物神经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明显持续的情绪异常、思维和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侯群.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癌抑制免疫功能的靶细胞:树突状细胞

    目的:了解肿瘤微环境下肺癌细胞对DC前体细胞产生DC、功能的影响.方法:DC前体细胞为健康人外周血CD14细胞,加入GM-CSF和IL-4,37℃,5%C02培养7-10天收获,肿瘤细胞株CRL-5815、CRL-5826加入DC前体细胞共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为正常对照.FITC或PE交链的单克隆抗体标记DC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D14、CD86、CD80、CD1a阳性表达.Annexin V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刺激T细胞反应的能力.结果:肺癌细胞株可诱导DC形成的不同时期产生凋亡,对DC产生的早期(第1、2天)影响较晚期(第6、7天)更明显.肺癌细胞株CRL-5815和CRL-5826与DC共培养时明显抑制DC细胞表型CD80、CD86、CD83、CD40的表达,与肺癌细胞株共培养DC其刺激T细胞扩增的能力(MLR)显著下降.结论:肺癌细胞株CRL-5815和CRL-5826与DC前体细胞共培养时可导致DC的凋亡显著增加,同时DC细胞表面表型表达下降,刺激T细胞扩增的功能减低.提示肿瘤(肺癌细胞)可通过DC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韩宝惠;范小红;钟华;董强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