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玉英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跌倒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50例老年高危跌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有8例,跌倒率为6.4%,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有1例,跌倒率为0.8%,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危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QRS与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简称fQRS)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简称STEMI)面积和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收入的STEMI患者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梗死部位的不同将观察对象分为下壁心肌梗死组(55例),前壁心肌梗死组(72例),高侧壁心肌梗死组(23例),通过SelvesterQRS积分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计算fQRS在18导心电图中出现的导联数,通过心脏彩超获得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简称LVEF),并比较三者的关系.结果: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的患者,其fQRS出现的导联数下壁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前壁心肌梗死组、高侧壁心肌梗死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QRS与STE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QRS出现的导联数越多,STEMI面积越大.fQRS与LVEF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QRS出现的导联数越多,LVEF的值越小.STEMI面积与LVEF无相关性.结论:STEMI患者fQRS与心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fQRS可作STEMI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预警因子.STEMI患者fQRS与LVEF呈负相关,fQRS可作为提示STEMI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衰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唐晓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超声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观察穿刺活检术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通过病理学诊断,有30例为肝细胞肝癌,占50%,有15例为肝硬化,占25%,有5例为肝胆管细胞癌,占8.33%,有1例肝脏腺瘤,占1.67%,有3例转移性肝癌,占5%,1例肝脏脂肪变性,占1.67%,有5例患者为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占8.33%.所有穿刺患者均没有出现胆瘘、气胸、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地检测出肝脏的损害程度、性质等,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任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微创,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季元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全院患者进行实时预警,通过对医院中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分析、上报.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有效地强化了医院流程管理,提高了医院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保证了医疗安全.结论: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围手术期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胎漏胎动不安35例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确诊病例采用中药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2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愈好转率88.57%.结论:中药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疗效显著.

    作者:朱霖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对照试验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7.50%),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腔镜电切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宫腔镜电切与子宫动脉栓塞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子宫肌瘤治愈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100%,治愈率为87.1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彭泽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和误诊分析

    目的:对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和误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隐匿型抑郁症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方法及误诊的原因.结果:在这48例隐匿型抑郁症患者中,误诊5例,神经衰弱2例,精神分裂2例,失眠1例,误诊率为10.4%.结论:在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科学的诊断鉴别方法,从而减少误诊率.

    作者:高天飞;任铸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是否存在并发胎盘植入.结果: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并发胎盘植入患者有9例(9.00%),其产时的平均出血量为(2487±10.59) ml,未发生胎盘植入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98±10.27)ml.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77.78%(7/9),特异性为96.70%(88/91).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价值很高,值得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晨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在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结果:两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

    作者:朱才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儿科BD针的穿刺与固定新法观察

    目的:儿童BD针的穿刺与固定新法应用便于观察是否渗漏,方便家长看护,减少护理工作量.方法:右手穿刺后食指抠针柄,拇指送管,左手固定,单手送管,方向不变,血管固定,穿刺成功后用微孔通气胶布绷带式固定,固定于舒适的功能位,不影响患儿的玩耍和饮食等日常活动.常用的穿刺部手部桡静脉,手背静脉,足部、踝静脉、足背静脉.结果:根据197例患者留置针穿刺治疗结果分析:改进BD针的穿刺与固定方法后延长了BD针的留置时间,由原先的1~2天延长至3~4天.结论:不仅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痛苦,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患儿的血管.

    作者:陈万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按摩配合舒筋通络汤对肩周炎4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配合舒筋通络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肩周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按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中医按摩的同时配合舒筋通络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观察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按摩配合舒筋通络汤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情况.

    作者:邓本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非糜烂性食管炎放大胃镜图像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糜烂性食管炎放大胃镜图像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及50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作为第1小组和第2小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第3小组,对150例研究对象采用放大胃镜进行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采用放大胃镜检查,3个小组的齿状线上血管走形图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使用放大胃镜进行检查,其图像与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健康体检者的走形图不同(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走形图表面较浑浊、粗糙不平,同时,个剐患者的检查结果还会出现白色的颗粒增生),能够进行有效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的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下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需采取麻醉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10s,设为A组;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15s,设为B组;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20s,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镇痛平面T6、镇痛高平面出现时间、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镇痛高平面出现时间、低血压值出现时间明显长于A组,其低血压值低于A组患者,对比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C两组患者,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术前麻醉的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部麻醉,保持注药速度为10~ 20s,有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分析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和特点;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61例(61.0%),感染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居住在农村、年龄较大以及男性;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特点为居住在农村、男性以及中老年人群.在治疗期间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包文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运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运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4例毛细运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通过3%高渗盐水(NaCl)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雾化吸入9% NaCl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咳嗽和喘息情况、肺部体征变化情况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肺部体征等情况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3% NaCl沙丁胺醇治疗毛细运气管炎,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红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现状

    目的:观察并分析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搜集以往文献资料,总结并分析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结直肠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结论: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分子靶向药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以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优化.

    作者:姚柳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髓转移性肿瘤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性肿瘤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剐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例特殊白血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对于临床特征和骨髓形态学特征容易混淆的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要以骨髓形态为基础,综合免疫分型、骨髓病理、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再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进行诊断.

    作者:邰新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镇痛时效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术前外周静脉穿刺镇痛效果,探讨其用于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佳用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分别于30min、45min、60min在穿刺部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选择相同部位,相同针号,相同操作方法进行穿刺,观察各组病人静脉穿刺疼痛情况,同时记录穿刺前及穿刺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值,并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C组的镇痛效果好.试验组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以及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够有效减轻术前因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感,且以60min镇痛效果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汤继英;王彦梅;张晔;孙淑芹;李媛媛;陈雪婷;吕金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