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宇;李向红;雷丽莉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脑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脑萎缩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包含了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神经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辅以静滴长春西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给予静滴维生素C和维生素B3.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应用长春西丁注射液辅助治疗过程中,仅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且无须停药,经减慢滴速后患者的头晕症状得到缓解.结论:长春西丁辅助治疗小脑萎缩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长春西丁可作为小脑萎缩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术后的辅助用药.
作者:万绪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术前护理评估、术前、术后各项护理.结果:均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白内障老年患者进行全程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从而终达到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8例,均在三柱理论指导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24月,平均16.3月,根据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优23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89.2%.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可直视下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同时避免了胭窝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骨折部位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大限度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
作者:苏志辉;鲁厚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88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缩短康复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赛鹏;张霄;张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通便、润肠中药对混合痔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电脑中频治疗与药物导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较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2~3d大便形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5d两者差异不明显.结论:采用我们自制的通便、润肠中药调剂,用中频治疗仪通过穴位局部导入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明显.
作者:王玲香;刘婷;包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经过系统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急诊科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静贤;周春梅;孙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中药灌肠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使用相同种类抗生素,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后均行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两组在年龄、病程、妇科检查等无明显差异,治疗2~3个疗程后治愈率差异明显.结论:中药灌肠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欣母沛250ug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96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术后2h,2~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h,2~24h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肌肉注射欣母沛,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手术及术后的出血量,且有快速、安全的特点.
作者:徐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近2年来抢救的50例高血压急症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抢救经过.结果:建立合理的综合处理模式以及制定对不同受损器官的降压目标,对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体检者出现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0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中漏检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研究所选取的600名受检者出现体检项目漏检情况的患者共计75名(12.50%),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主动漏检和被动漏检两种情况.结论:体检漏检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该通过对过往体经验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才能有效漏检的发生.
作者:赵玉芹;魏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主要是笔者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经络辨证的实践运用,来说明经络辨证的实效性及其在针灸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以此希望引起大家对经络辨证这种辨证方法临床运用的重视.
作者:刘骥才;焦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NP监测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ICU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序贯通气组(对照组)和BNP指导的序贯通气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创-无创切换成功率更高,总机械通气时间更短,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结论:以BNP指导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成功率更高,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现在降低,并且在术后1个月时达到稳定.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但长期结果许进一步观察,并且未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吴宪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患者21例,对这些患者的病情以及后期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总结和探讨其重要性.结果: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8例,并发症的概率占总人数的85.7%;其中治愈的患者19例,患者的治愈率为90.5%;死亡的患者有2例,患者的死亡率为9.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非常多,病死率相对也比较高,因此院方还需要多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倒,对照组疗法为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疗法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94.1%,对照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79.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疗法造成的创伤小,不会对骨折端血运造成过度干扰,固定牢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治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消痰方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的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氯米芬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温肾健脾消痰方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及睾酮等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健脾消痰方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促进受孕.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非糜烂性食管炎放大胃镜图像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及50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作为第1小组和第2小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第3小组,对150例研究对象采用放大胃镜进行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采用放大胃镜检查,3个小组的齿状线上血管走形图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使用放大胃镜进行检查,其图像与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健康体检者的走形图不同(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走形图表面较浑浊、粗糙不平,同时,个剐患者的检查结果还会出现白色的颗粒增生),能够进行有效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循证护理在临床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住院的儿科患儿中抽取118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随访调查两组惠儿的住院时间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总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服务以及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实践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马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对血管及系膜病变引起急性上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收集的22例急性上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CT的影像学征象.结果,通过2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发现7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2例为肠系膜扭转.结论:CT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性上腹痛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超声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观察穿刺活检术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通过病理学诊断,有30例为肝细胞肝癌,占50%,有15例为肝硬化,占25%,有5例为肝胆管细胞癌,占8.33%,有1例肝脏腺瘤,占1.67%,有3例转移性肝癌,占5%,1例肝脏脂肪变性,占1.67%,有5例患者为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占8.33%.所有穿刺患者均没有出现胆瘘、气胸、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地检测出肝脏的损害程度、性质等,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任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