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韩宇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气管内全身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后的PETCO2均有所升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性高、质量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愈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月经不调中医药周期疗法治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6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生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月经失调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周期疗法.结果:观察组显效51例(84.93%),总有效57例(98.28%),对照组显效38例(65.52%),总有效43例(74.14%).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的患者实施中医周期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知晓途径,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县所有学校中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700份,开展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回收调查问卷1676份,知晓率分析结果表明有1245人知晓,知晓率为74.3%;城区高于农村,高年级知晓率高于低年级;主要知晓途径是健康教育.结论:中小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好,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健康知识讲座工作.

    作者:陈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腔内注药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内注药联合全身化学药物抗结核方案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子宫内膜腔内注射异烟肼200mg,地塞米松5mg,每周2次,持续3个月,两组均予以6HRZE/12HRE方案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试验组显效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6.7%;无效1例,占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0%;无效9例,占30.0%.两组5例有短暂胃肠道反应,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x2=7.68,P<0.05).结论:宫腔内注药联合全身化学药物抗结核方案缩短了临床症状改善和病灶吸收的时间,临床疗效优于全身化学药物抗结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红梅;彭国庆;黄移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儿泻停颗粒、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A组),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B组),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C组),对3组患儿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72h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7.5%;B组显效率15%,总有效率65%;C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45%.结论:对比3种腹泻治疗药物的配合使用发现,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联合使用中药儿泻停和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可起到缩短病程、减少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的作用.

    作者:吴婷;郭宁;李雪雅;李亚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中心2014-2015年前来接种疫苗的儿童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并且无家庭重复,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儿童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儿童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前来本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患儿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其接种数量及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王斐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SAP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或非手术手段进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ICU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结果:就治疗成功率、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结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3C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P抗体双阳性的患者100例(HP阳性组),与同时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Hp阳性组的TC、TG、LDL-C、Apo B、HbAlc和FB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组的TC、TG、LDL-C、Apo B、HbAl.和FBG升高应该与Hp感染有关.

    作者:贾向东;郭长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管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由于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期间出血、月经淋漓不尽就诊的40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别采用阴道超声及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诊断方式,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结果详见附表,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为子宫切口憩室,其中轻型18例,重型17例,B超检查检出12例,其中重麴例,轻型3例.联合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优于单纯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论:利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准确、有效,可以帮助医生详细观察到切口创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行三踝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5.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有效率,可推广.

    作者:万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显示,两组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盆腔检测结果未见异常,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TAH及LAVH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TAH优于LAV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米米;周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缝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面部清创缝合术中两种不同的缝合方法对术后面部美观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面部清创缝合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清创后行皮下间断缝合法,皮肤用三角针,1号丝线进行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5~0美容线并行间断外翻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优良率为96.0%,远高于对照组的76.0%;对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8%,高于对照组(54%),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间断缝合法疗效佳,伤口愈合情况好,对面部美观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失血性休克兔经不同补液途径的复苏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失血性休克兔经不同补液途径的复苏效果.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雌性大白兔,所有大白兔实行无菌手术,以制备失血性体克模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静脉补液组(A组)、口服补液组(B组)和未补液组(C组),每组均为6只,比较3组大白兔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开始3h,A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低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后6h,3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3h及复苏后6h,A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白细胞计数低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L-6与IL-10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72h,A组死亡率为14.29%,B组死亡率为28.57%,C组死亡率为100%.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实施口服补液复苏效果良好,但无法达到静脉补液效果,但口服补液在炎症反应方面优于静脉补液.

    作者:姚杰;石欣;施鸿舟;钱柏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孕胎儿四维系统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孕胎儿经过四维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并分析.方法:通过常规的检查顺序,按照四维系统筛查采用多个标准切面对孕周为18 ~24周的胎儿在医学影像科进行四维彩超的检查.结果:研究期间检查的5480例中孕期妇女,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其中有89例从检查结果判断为胎儿畸形,在这89例中有颅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8例,1例脊柱侧弯合并足内翻联合畸形.有24例被诊断为心脏畸形,其中心脏联合畸形10例.有5例为消化系统畸形,有8例为联合畸形,5例为肢体畸形,3例足内翻,9例为唇腭裂,有5例为下腹部囊性肿块,10例为胸腔疾病肺隔离,4例为胸腔肺囊腺瘤,5例脐膨出合并心脏联合畸形,2例脑膨出.对所有经四维检查的孕妇进行追踪发现其结果与超声结果一致.结论:在中孕期间对胎儿进行四维彩超检查是围产期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提高对胎儿畸形的判断,提高优生结果.

    作者:蔡贵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儿童回春颗粒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17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应用十六角蒙脱石、思连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儿童回春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基本一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子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学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40例资料,均实施胸部CT影像学检查,判定结果.结果:通过对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检查发现,40例患者中有10例球形状、14例结节状肿块、16例椭圆形,癌症直径处于0.5~3.0cm范围内.其中,病变边缘分叶征16例,空洞征10例,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10例,胸膜凹陷征4例.结论:临床给予周围型小肺癌患者CT影像学检查作用突出,是诊断该病症的主要手段.同时,CT影像学检查期间,需医师密切观察、分析检查影像,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疼痛度.

    作者:韩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作为对象,研究椎间盘镜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5例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后取俯卧位,C型臂定位责任椎间盘水平,置椎间盘镜工作套管于横突间紧临小关节突外侧,切除小部分椎板外缘,找到外口处神经根,经安全三角摘除椎间盘.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出血量120ml,平均住院天数9d,随访疗效按Naki分级评定,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创伤轻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手术操作按照“三个关键点”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刘维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经临床检查确诊的88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值1.20分(s=0.22),与治疗前10.10分(s=1.40)和对照组3.55分(s=0.34)比较明显减少.观察组有效率高达88.64%,与对照组68.18%比较有明显增加.观察组复发率(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38.6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极具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谌筱晗;刘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具有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达峰;于硕荣;钟秋菊;梁远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男护士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优势和劣势.方法:对比男、女护士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工作特点,找出男护士的优势和不足,并分析男护士在精神科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况.结果:男护士生理优势明显,理性思维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和同性别医生的交流会更加有效,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但男护士通常理论成绩不佳.结论:男护士在精神科中有着较高的优势,但男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女护士有着较大差异,在这一点上需要进行改善.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利多卡因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复苏期相同BIS值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时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管导管后在全麻复苏期相同BIS值范围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方法:择期全麻下妇科子宫肌瘤手术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为29 ~ 57岁,随机分为2%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管导管组(利多卡因组),水凝润滑剂涂抹气管导管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入麻酸复苏室予以BIS监测,记录BIS值为50~59时基础心率和平均动脉压(T0),当BIS值为80 ~89,且苏醒评分(Steward评分)>4分时记录心率和平均动脉压(T1),以及患者耐管躁动等情况.结果:两组T0时数值无明显统计差异,E时两组有统许差异,利多卡因组患者耐管与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管导管在全麻复苏期能抑制气管导管刺激产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躁动,提高气管导管耐受性.

    作者:居福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