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红芳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总结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7例危重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采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可以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连续有效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有创测压管的留置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开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重要保障措施.
作者:周琼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系统研究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际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评分和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曾柳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康复过程中采用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的护理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7例肠胃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康复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护理后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康复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康复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瘘患者予以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脱失和促进保持的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随机选取50名医院的患者,单独对每位患者展开调查,根据结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影响MMT脱失的原因包括,美沙酮和MMT相关知识的认知错误、心理失调、贫困等;促进MMT保持的原因包括,患者家属支持、用药合理等.结论:应加强MMT知识的宣传,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单位的设置.
作者:刘彬秀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剖析输尿管结石者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疗法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6月,我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病例中有40例术后留置双J管.按照数字抽签法原理随机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都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观察组于治疗期间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住院对间为7.8d(s=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住院时间为10.6d(s=1.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的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魏青春;刘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4例自愿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不给予麻醉药物,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麻醉.结果:观察组的无疼痛比例(100.00%)高于对照组(12.77%);观察组的出血量>30ml的比例(2.13%)低于对照组(23.40%);观察组使用≥6号的扩宫器的比例(8.51%)低于对照组(5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中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可减少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减少扩宫器的使用频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诊断为冠心病入院治疗的88例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单一组44例、联合组44例.单一组服用氟伐他汀,联合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观察用药后患者病症改善情况及血管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各项指标发现,两组患者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肝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联合组较对照组指标正常(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4.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脂、避免血栓形成,可采用氟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患者恢复效果好.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科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心肺脑复苏患者抢救有效率的影响.方法:运用现代流程再造管理理念对我院急诊科现有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比较实施优化标准流程前(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32例急诊心肺脑复苏患者病例抢救资料)和实施优化标准流程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40例急诊心肺脑复苏患者病例抢救资料)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医疗纠纷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后,急诊心肺脑复苏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01)、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01),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患者家属对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及医护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缩短了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急诊接诊、促进医护一体化配合,缩短院前抢救时间,提高救治率,还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极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孔凡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咽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喉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及方法.结果:经过对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有1例患者发生气管内套管阻塞,经更换气道管及加强气道湿化处理后,恢复良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巩甜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94例非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急性脑梗死组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而非脑卒中组又分为头颅及颈部动脉超声影像学检查异常组(A组)和无异常组(B组),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后进行对比.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A组hs-CRP浓度大于B组(P<0.05).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脑组织损伤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汪剑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壁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壁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异位妊娠诊断率,观察两种方法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壁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诊断率为62.5%,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诊断率为9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并且更早地诊断出异位妊娠的情况,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异位妊娠检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桂映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接受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加以总结归纳,并对护理配合措施的具体效果加以评价.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每一条护理措施加以提炼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配合措施下,护理人员协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急诊手术治疗,本次护理的总体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为97.22%(35/36),1例患者因伤情过重终死亡.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为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成功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在临床中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朱佳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经护理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泻患儿于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力腾格日来;苏友丽才次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神经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常规组(40例)、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0例),判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满意率和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神经科护理中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10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向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缩短其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海洁;刘海光;褚雪娇;夏婷婷;郭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单胎足月分娩初产妇,并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后者按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分娩,比较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试验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分娩效果好.
作者:王燕芳;钱夏柳;詹泽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探讨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效果及产妇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实施床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床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增强产妇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舒适护理.结果:有效的围术期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疼痛,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既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使患者得到了周到的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任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固相吸附法、经典酚氯仿提取法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验结果.方法:对献血者的血液采用相应的内向,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固相吸附法检测耗时约1h,且错误率较低;经典酚氯仿提取法耗时约4.5h,耗时长.结论:采用固相吸附法检测HCV与经典酚氯仿提取法相比,耗时短且出错率低,保证HCV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黄鑫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