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明香;罗祥颖;陈国梅;游树平
目的:探讨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确诊病例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equence膝关节严重指数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lequence膝关节严重指数评分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的Lequence膝关节严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个月=3.6201,t12个月=4.6251,P<0.05).结论:给予骨关节炎患者西医联合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满意率,降低患者的膝关节严重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用非洛地平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显著优于对照组64.29%,差异显著(P<0.05),不艮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毛根息;蒋艳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肢体液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患者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为晶体液,试验组为胶体液预扩容.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SBP)、心率(HR)对比无差异,麻醉后试验组SBP较对照组降低,对照组麻醉后HR较麻醉前对比有差异,麻醉后两组HR对比差异显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胶体液预扩容在CSEA下刮宫产患者中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江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疗法,观察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疰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明敏;杨增敏;陈其义;佟兴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92例CHC患者,均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43例基线正常者中,82例(33.74%)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亚临床性甲状腺动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51例(20.9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13例(5.3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8例(7.69%);随访72周,在82例患者中60例(73.17%)甲状腺功能逐步改善;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HCV2a型.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肝功能和基因型.
作者:方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安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及失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可有效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缩短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利用护士分层培训和考核方法,以提高医院整理护理水平.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制订差异性的培训内容和考核细则予以分析,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结果:经两年内护士统一培训,培训率占比100.0%;过关率为100.0%;培训专业护理人员20名,设定专科门诊3个.结论:合理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培训和考核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水平,便于树立良好医院形象.
作者:陈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t-PA组(45例)和rt-PA+依达拉奉组(23例),分别于治疗后24h及7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d后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后24h及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14d后,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2分的两组人数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芷含;程星;岳婵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腱异位囊肿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接收和治疗的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提升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在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为宫腔粘连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即宫腔放置节育器+人工周期,29例术后给予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试验组),即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后放置球囊Foley导尿管+人工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分离粘连的次数,月经量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小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每月重复以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再粘连.
作者:陶静;华海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稳定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口腔外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支抗口腔正畸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畸成功率高,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正畸治疗方式,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主要探讨雾霾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针对雾霾天气的保健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旨在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肖明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发现有19例患者痊愈,占比76%;有5例患者好转,占比20%;有1例患者无效,占比4%.整个手术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临床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超声影像技术妇产急腹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超声诊断思维,减少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妇产急腹症的准确率.
作者:周慧丽;米婉琴;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l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长期行PICC置管的166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给予电话回访,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0%,为4.8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长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电话回访可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冉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足月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80例.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共发生5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应用于产科护理中,一方面,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责任心及团队意识,改善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提高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梅;邱田;郑安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CT在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并对其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经CT检查均确诊,其中有2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以及19例不典型肺癌患者.结核病变患者中,出现51例Ⅲ型肺结核患者,19例Ⅳ型肺结核患者.34例患者结核和肺癌同侧同叶,患者的肿瘤直径2 ~8cm;19例患者结核和肺癌同侧不同叶,患者的肿瘤直径3~ 10cm 17例患者结核和肺癌不同侧,患者的肿瘤直径2~6cm.病灶部位处于上叶前段的有7例,20例患者病灶部位处于上叶尖后段,7例患者位于中叶,11例患者位于下叶背段,4例患者位于肺门旁,13例患者处于双肺,8例患者处于其他部位.结论: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效果确切,不仅可有效诊断病情,还可将患者病变的情况清晰反映出,值得推广.
作者:冯红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 1月接受治疗的再发脑梗死患者230例参与研究,其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30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00例,分析两组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抗血小板组再发亚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中伴有冠心病、吸烟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LI患者;抗血小板组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患者中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抗血小板组合并冠心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同时存在血管病变会提高再发脑梗死率,必须加强对合并疾病的防治,做好危险因素的防控.
作者:热西达木·麦麦提;姑次里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对单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单一治疗,试验组予以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之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不良反应产生率(10.20%)显著低于对照组(40.8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方案治疗,疗效明显提高,不良反应产生率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展开推广.
作者:祖力皮亚·依明;巴哈尔古丽·阿不来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80例经诊断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别无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用药两个月后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时,恩替卡韦单用与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均能达到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王昌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