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评价

支振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单独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布地务德联合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突出.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胶体液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肢体液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患者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为晶体液,试验组为胶体液预扩容.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SBP)、心率(HR)对比无差异,麻醉后试验组SBP较对照组降低,对照组麻醉后HR较麻醉前对比有差异,麻醉后两组HR对比差异显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胶体液预扩容在CSEA下刮宫产患者中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江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使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90例患者(157眼),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其中A组近视患者的眼屈光度范围是-6.00~-10.00D,B组近视患者的眼屈光度范围是≥-10.00D通过治疗后,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出现了眼部疼痛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递增均日益好转,8d后患者眼部的疼痛感消失.A组患者的裸眼视办矫正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良好,尤其对眼屈光度范围是≥-10.00D的患者更有效,因此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周映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对比

    目的: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80例经诊断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别无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用药两个月后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时,恩替卡韦单用与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均能达到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王昌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WAIS-RC评分、CM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3%显著低于对照组19.1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梁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联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联合组患者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大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海拔地区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结果:分析发现产后大出血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损伤;在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方面,分娩1次和分娩2次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娩1次的产妇相比,分娩3次以上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概率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科学、合理的治疗,全部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无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高海拔地区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产后大出血的预防非常重要.

    作者:乔永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疗法,观察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疰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明敏;杨增敏;陈其义;佟兴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60例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n=30)接受早期对症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早期行对症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作者:扈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病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 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西药奥美拉唑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95.5%、治愈率84.4%均高于A组(P<0.05),无效率4.5%低于B组(P<0.05),两组缓解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结论:西药奥美拉唑结合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成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均随访1年以上,对两组患者临床术后结石残留率与随访1年的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与随访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可以减少术后结石残留率,并降低随访期间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李万岱;戈亚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子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子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治疗情况.方法:针对分子靶向治疗的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分子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进展情况,以此找到佳的治疗方式.结果: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随着研究者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结论: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常见的肿瘤,而分子靶向药物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不同的靶向机制,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宋新平;宋昊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问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超声影像技术妇产急腹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超声诊断思维,减少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妇产急腹症的准确率.

    作者:周慧丽;米婉琴;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方法:收取10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对策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策,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对策,将两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对策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2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总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再实施综合对策,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能显著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曾健葵;邓兴红;黄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和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暂停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试验组患儿实施nSIMV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息儿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经nSI,MV与枸橼黢咖啡因治疗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儿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显著改善,还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彭君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2例为甲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2例为乙组,健康体检者32例为丙组,均采集血清样本,并检测CEA、CA125、SCCAg、AFP、NSE、CYFRA21-1含量.结果:甲组的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远高于乙组和丙组,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特异性与灵敏度均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能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结合具体情况,探完行之可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在本从研究中对新生凡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对策进行落实.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主要类型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其他因素等,比例分别为37.5%、35%、15%、12.5%.结论: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需要掌握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

    作者:殷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ICU中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代医学的发展速度极快,而呼吸机在穆床中的应用也是极为普遍的,戴其是-些情况较危急的患者应用效果更好.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频繁,本文就ICU申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因为长期使用呼吸机会使患者有撤机困难、容易感染等问题,因此对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极为关键,本文对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凡秀;贾会真;程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组重症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期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高于1期组(P<0.05),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1期组(P<0.05),2期、1期组患儿的血清CK、CK-MB、α-HBDH、L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能够为手足口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善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佳乐与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A、B、C组,A组取环前1周口服补佳乐2mg,每天1次;B组取环前3d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间隔12h;C组直接手术.结果:A组与B组在取环效果、手术时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服用补佳乐或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并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取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川苹;夏远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将1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根据纽约心动能进行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四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心肌酶及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结果:各组间血浆CK和CK-MB水平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Ⅳ级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高出正常参考值,且各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健康组<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除了心功能Ⅰ级组和健康组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之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过程中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与此同时参考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正确性及及时性;此外,老年若发现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又无任何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应仔细鉴别是否是由慢性心力衰竭引发的.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