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爱英
目的:探究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应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的修复效果,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患者应用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修复方案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的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串联皮瓣的对照组,如手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吻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外形、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功能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了患者的修复进程,同时有助于各项疗效指标的提升,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龙富强;刘斌;张燕;谭小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疾病控制中患者行为改变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我县楚江镇范围确诊的糖尿病患者88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行为改变训练.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较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疾病控制中对其行为进行改变干预,可对患者疾病进行有效控制,优化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蒋平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分别为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配合循证护理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石修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桡动脉-肘正中静脉或浅静脉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0.8岁(s=5.5).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无明显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发生.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瘘手术简单、血液透析使用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无肢体肿胀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何敬东;谢嘉平;李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腹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原因分析及针对性处理,研究选取的40例患者,恢复良好的患者共计15例(37.50%),死亡10例(25.00%),治疗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结论:总结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肖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手工复片在疾病诊断及愈后时的重要性.方法:统计2015年6月至12月周末白天值班血常规复片样本248例,分析血细胞异常检查结果.结果:白细胞形态异常在复片中占71.77%,异形淋巴细胞复片占24.60%,幼稚原始细胞(白血病)复片占10.8g%;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占复片1 0.48%;血小板与仪器检测不符占复片6.85%.结论:血细胞手工复片可提高仪器血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白血病等疾病的首次检验意义重大.
作者:艾则孜·阿布力米提;鲜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他们同时实施骨折和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结果:手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损伤均顺利愈合,有3例患者韧带出现松弛,其余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而言,建立较为稳定的骨性平台以后,实施韧带修复手术,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尹书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疗效为97.15%,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为68.58%,满意度为65.7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范绍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收集我科显微镜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手术患者237例,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4%.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虽属微创手术,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容忽视,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注意事项.
作者:谭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对预防非类固醇抗炎药(NSAlD)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102例使用NSAID)的患者分两组,其中A组使用奥美拉唑,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进行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0~8周消化道出血率低于A组,9 ~ 40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使用可在早期取得良好的预防NSAID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效果.
作者:谢腾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筛选、随机对照128名于2014年04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本院神经外科的低年资护士,Ⅰ组(63名)低年资护士在教学工作中展开常规护理教学,而Ⅱ组(65名)则展开系统化护理教学,两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Ⅰ组低年资护士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82.54%,Ⅱ组是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展开系统化的护理教学,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整体实习效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进行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 14例患儿成立对照组,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4例患儿成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惠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并使得患儿和家属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促进患儿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X线碘油与B超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拟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的84例患者,进行B超和HSG,其中51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结果:X线碘油与B超下的HSG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原发性不孕症的检查中,HSG的通而不畅检出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B超造影技术操作方便,无射线辐射,可以对输卵管通畅性进行初筛,通而不畅的患者更适合通过X线碘油造影来进行确诊.
作者:唐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72例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比B超(A组)、普通断层CT(B组)、螺旋CT三维重建(C组)的检查结果.结果:C组胆总管上段、下段结石检出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总管多发结石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显著.
作者:代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患者合并房颤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3%,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0.00%.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帕金森痛合并抑郁的治疗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平日服用多巴丝肼0.125mg,每天3次;普拉克索0.75mg,每天3次;国产舍曲林50mg早晨服用,并加强对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经2周到6周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明显改善,且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好转.结论: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的抑郁症状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另外舍曲林对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多伴发其他器质性疾患的老年患者来说,也许是一不错的选择.
作者:卢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我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破裂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3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对3组患者的GPC3与AF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90.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72.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患者GPC3显著高于肝破裂组患者GPC3(P<0.05),原发性肝癌组GPC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患者GPC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血清GPC3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与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采用GPC3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运用.
作者:张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颌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颌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汉密尔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颌骨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利吉仑组(A组)、氯沙坦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降压作用、左心室质量指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B组和C组SBP/DBP分别下降20.3/8.2mmHg、19.7/9.0mmHg和30.0/12.6mmHg,C组降压作用更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左心室质量下降指数更显著,C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组患者的安全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利吉仑降压及改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作用相当,二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作者:郑宏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健康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两个社区的130例老年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比两组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控制率等.结果:试验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慢性疾病控制状况、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管理,能改善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且能控制慢性疾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