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英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从三组患者治疗后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前后联合入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发现,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JOA评分等方面与前路组和后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前后联合入路能够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颈椎序列,解除前后压迫的情况,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邓科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原则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6%,观察组为92%,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中可对患者情绪状态起到较好改善作用,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的预见性操作下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段海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手术患者并发肠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肠梗阻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肠瘘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其中26例自然闭瘘痊愈,4例经肠段部分切除吻合术后痊愈,1例经堵塞瘘管治疗后痊愈.护理满意率为96.77%.结论:肠梗阻手术患者并发肠瘘的原因包括手术因素、营养不良等,科学的护理可促进肠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0年内煤矿工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因素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省某煤矿的煤矿工人的健康情况进行筛查,分析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分析疾病的发病因素.结果: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工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为9.27%,10年内煤矿工人患病率高的疾病为前列腺癌.结论:煤矿工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膝关节斜冠状位扫描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58例正常膝关节实施常规扫描,按照患者扫描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用斜矢状位检查方式,研究组采用斜冠状位检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前交叉韧带显示率.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显示率为86.21%,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显示率1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膝关节斜冠状位扫描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价值比较突出,能够明显展现出患者的前交叉韧带解剖走向.
作者:杨志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解剖手指固有神经近节指间关节的神经分支,为去神经化支配术治疗手2~5指近节指间关节(PIP)炎性疼痛提供有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在电子镜下解剖10只成人上肢标本,40个手指PIP神经分支,观察并记录出现概率、数量及走形.结果:食、中、环、小指掌侧PIP神经分支出现概率为98.6%(78/80侧),背侧分支出现率92%(65/70侧),小指尺背侧无分支.2~5指掌背侧PIP两侧神经分支均发出2~5条分支.2~5指掌背侧PIP指神经分支数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掌侧PIP神经分支均在近节手指,远1/3及中节手指近2/3平面发出,向掌板行走.背侧分支均在近节手指,近1/3向指背远端走行.结论:通过对2~5手指PIP感觉神经仔细的解剖,2~5手指PIP感觉神经主要发于两侧的指神经分支支配,其分支出现概率、数量、平面及走形基本较为稳定.
作者:张斌;王四美;徐红;谢松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未予以镇痛麻醉,试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试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分娩的产妇予以硬膜外的麻醉镇痛方式,获取了显著的镇痛效果,将第一产程的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不孕症中应用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2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术后进行切片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结果:在本研究选取的132例患者中,宫内异常的患者有54例,所占比例为40.91%,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有22例,所占比例为40.74%;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11.11%;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有12例,所占比例为22.22%;子宫纵隔患者有8例,所占比例为14.81%;子宫粘连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11.11%;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2.59%;65例患者在治疗后1年成功妊娠,所占比例为49.24% (65/132),其中42例足月分娩,在成功妊娠的患者中所占比例为64.62%(42/65).结论:在不孕症中应用宫腔镜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咏;于月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利托君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状态先兆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状态先兆流产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行硫酸镁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行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出血时间、阴道流血量、药物起效时间、延长妊娠时间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各项数据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状态先兆流产患者行利托君治疗,效果十分确切,可以为患者预后结局的良性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条件,有利于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湘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妇科接诊的卵巢EMS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纽治疗有效率82.8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EMS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复方风湿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治疗,试验组在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复方风湿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快、明显,症状复发率低.结论:提示复方风湿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仁敏;谢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在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取44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患儿.进行对照组患儿治疗时应用十六角蒙脱石治疗,进行观察组患儿治疗时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置手术室质控小组6个,划分科室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质控人员4个层次体系,实行有效、系统、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之后(2016年),对比实施之前(2014年),科室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下降了72%,护理质量分数从实施之前的85.64%,上升到实施之后的95.78%,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价值较高.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后,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桂莲;李彤;冯蓓;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常规手术入路与椎旁肌(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32例)和Wiltse入路组(2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正中入路手术治疗,Wiltse入路组采用Wiltse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两纽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Wiltse入路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和传统正中手术同样显著.
作者:卢泽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运动康复对于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影响,分析运动想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脑卒中康复运动想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对照相仿,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MES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改善,其ADL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而MESSS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相对更高,而MES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脑卒中运动康复治疗,采用运动想象疗法,促进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有助于患者的良好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娄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雾化吸入治疗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等作为动力源、使药液形成雾状微小颗粒随吸入气进入患者呼吸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雾化吸入治疗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在医院、诊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甚至家庭中等均可使用的治疗方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部、气管、支气管,可减轻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在迅速缓解呼吸道不适症状、消除咽喉水肿、改善肺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周围组织,特别是呼吸肌供氧,可明显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改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降低肺动脉高压,防止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低氧血症[1].结果:现代医学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的疾病以及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术后缓解咽喉水肿[2].结论:口含式雾化吸入器由于需较长时间的张嘴吸雾,对口形的密闭性要求高,许多牙齿缺损的老年患者、儿童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而且长时间地张口使老年和儿童患者难以耐受.而面罩式的雾化吸入在给患者带来确切疗效的同时,耐受性、舒适性和依从性很好.现将我们的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锦凤;刘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在运用循证护理后对其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体检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针对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心绞痛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8.3%)比对照组(2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心理状态情况,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运用循证护理后对其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使心绞痛发生率降低,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俞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B组34例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实施美托洛尔治疗,就组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比对.结果:组间在心功能、超声心电图指标情况方面比对,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B组治疗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70.97% (P<0.05).结论:临床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加入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椎广应用.
作者:邓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于2015年3月至2016年收治的80例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前瞻性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能够减少其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凤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