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学
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下表现与病理表现,进一步评价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分型诊断价值,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7年8月-2013年8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科98例通过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结合临床及病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挫研究,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胸腔镜下特征、病理学表现,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可分为胸膜充血型、结节型(弥漫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大结节型)、干酪坏死型(包括脓胸1例)、纤维素粘连型与混合型.结论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可协助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作者:梅早仙;吴琦;叶静;杜仲珍;梁春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胆汁引流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08年-2013年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57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术(ERCP)术(A组),成功率94.7%(54/57),4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胆囊引流术(PTCD/PT-GD)术(B组),成功率95.0%(38/40).术后患者腹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人均手术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ERCP术和PTCD/PTGD术均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但ERCP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考虑内镜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故ERCP术是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作者:朱晓丹;陈卫刚;韩岩智;尚国臣;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BW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同时进行纤支镜刷片和BALF TCT检查的肺癌病例325例,分析纤维支气管镜(BFS)和BALF TCT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在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中,BFS的敏感度87.2%,BALF的敏感度81.8%.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BALF的敏感度54.8%,BFS的敏感度33.3%.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在BFS中,鳞癌为93.5%,腺癌93.8%,小细胞癌96.2%.在BALF中,鳞癌为95.4%,腺癌95.2%,小细胞癌96.2%.结论 由于肺癌的解剖部位的不同,在肺癌诊断中BALF和BFS的敏感度不同.如果两者结合,则可能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瑞光;杨波;白合尼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乳糜尿术后复发原因,再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明确患侧动脉血管分支情况,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共收治11例乳糜尿术后复发患者,其中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7例.术前行肾动脉CTA检查,发现副肾动脉2支5例,3支1例.结果 5例肾动脉无分支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6例肾动脉2支及以上患者选择开放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复发乳糜尿患者术前行CTA检查明确动脉分支情况,可以根据分支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肾动、静脉间的淋巴组织漏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敬毅;吴刚;王乾;戚景光;梁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 05).单肺通气结束时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的CD4+、CD8+、CD4-/ CD8+及NK细胞比例等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在保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患者的免疫功能被过度抑制.
作者:周松林;徐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经皮肾碎石术(PCNL)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133例年龄≥60岁接受PCNL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3例患者均完成了PCNL术.其中,113例患者通过单通道碎石,20例患者建立多通道碎石.手术时间30~ 210 min,平均(100.3±43.9)min,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0~ 37 g/L,平均(7.2±11.1)g/L.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5.9%.16例患者接受了二期PCNL术治疗,一二期总结石清除率为84.2%.2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轻微并发症18例,严重并发症7例.结论 尽管手术风险和难度增加,但PCNL术仍然是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作者:钟江雅;齐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荟萃分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软件合并分析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指标.结果 终纳入10项研究,共800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术中失血量(MD=1.92,95%CI-0.49,4.33)、胃肠通气时间(MD=0.47,95%CI-1.07,0.13)和住院天数(MD=-0.09,95%CI-0.26,0.07)方面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差异无显著性.其次,单孔腹腔镜技术显著增加了手术时间(MD=15.06,95%CI 5.83,24.28),而缩短了术后下床时间(MD=-1.76,95%CI-3.13,-0.39).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在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发热和血肿等的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RR=1.07,95%CI 0.68,1,69).结论 基于目前的证据,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不能减少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胃肠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等,但是可以提前下床活动时间,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关崇丽;崔红梅;王惠玲;郑婧;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程度以及血清遗传学分子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使用钛夹止血例数、并发食管黏膜小穿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和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GF-α、Cyclin 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减小局部组织损伤、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理想方法.
作者:郏建臣;段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2月-2014年5月采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的11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1~67岁,平均53.6岁,结石位于肾下级9例,肾上级2例,术前均行肾盂逆行造影检查.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肾盏憩室建立皮肾通道,应用四代EMS碎石系统粉碎并吸出结石,同时应用钬激光切开狭窄盏颈.结果 所有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5~95 min,平均36 min,术中失血量少,无输血病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江;张建军;陈修德;金讯波;刘娓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在治疗气道平滑肌瘤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确诊为支气管良性肿瘤所致的气道阻塞患者,在支气管镜下进行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观察气道打通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6例平滑肌瘤共行10次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治疗后均完全打通气道,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彻底治愈.电烧灼切割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纵隔气肿、呼吸道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在治疗气道平滑肌瘤引起的气道阻塞疗效显著,可达到临床根治,又避免了开胸手术及减轻医疗费用,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现有治疗方案仍不足,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其发生几率.
作者:李化升;杨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肘关节疾患较为常见,且肘关节解剖结构复杂,以往对肘关节疾患的诊治及治疗存在有局限和不足,当代肘关节镜技术为诊断和治疗肘关节疾惠开辟了重要途径,应用前景广阔.该文通过对近年来肘关节镜技术应用文献复习,总结了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肘关节疾患中的优势.
作者:杨俊涛;郭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丝在经皮肾镜手术中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均经导丝引导下来提高结石清除率.首先建立一穿刺通道,用超声及气压弹道将视野内结石击碎并冲出体外.如超声检查示有肾盏结石残留,应保留原穿刺通道,超声引导下经有残余结石的肾盏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导丝置入肾盂,超声证实导丝位于肾盂内,经第1个穿刺通道进镜寻找导丝,沿导丝寻找肾盏内结石.如因角度太小,沿导丝无法探及结石,则利用导丝建立第2穿刺通道进行碎石.结果 2例因角度太小行两通道碎石,余28例均一通道碎石成功,结石一次性完全清除,2例患者术后第6天出现血尿,无胸膜损伤、尿瘘、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导丝的引导作用可显著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尤其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可减少多通道碎石引起大出血、感染及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升远;阮同德;徐英民;张京东;孟凡敏;齐强元;刘源;程培伟;袁令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45例.结果 4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腹膜穿孔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改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平均38(28~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4(2.0~10.0)ml,术后并发附睾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结论 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损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振伟;易石坚;王兴群;涂文斌;王庐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年龄34 ~ 54岁,平均42.1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入院时和椎间孔镜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腰痛、腿痛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87±1.38)和(8.58±1.42)分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5±0.52)和(1.55±0.45)分,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术后优良率均为91.3%,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卧床休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3d后症状消失.结论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谭健;李平元;欧军;苏小桃;卢政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引导下钦激光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31例)和胆道镜引导下钬激光治疗方法(25例)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患者的取石时间和感染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取石,钬激光治疗组的取石时间和感染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胆道镜引导下钬激光治疗能有效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
作者:刘光宇;华东;刘三虎;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第4腰椎体横突以上的输尿管复杂结石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5月,对36例第4腰椎体横突以上的输尿管复杂结石,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均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9.70±9.20)min,结石清除率为97.22%(35/36).术后随访3~6个月,肾脏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第4腰椎体横突以上的输尿管复杂结石是安全高效的,可以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王昌兵;顾恒;叶大文;李博;黄峻松;袁宇峰;郭丙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钬激光切除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经输尿管镜用钬激光汽化切除尿道内的尖锐湿疣,1周后行光动力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术后第4、8、12和24周复查尿道镜,随访6个月.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 min,术后1周均行光动力治疗3次,每周1次,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有效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恩平;胡雅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往认为,对于大径线的子宫肌瘤(直径≥10 cm),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因手术视野暴露困难,手术难度高及医疗风险大,应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为宜[1].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妇科内镜医师手术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原位旋切技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中的应用,使得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巨大子宫肌瘤在腹腔镜下使用原位旋切技术也能顺利切除,且不增加手术风险.现将该院1例巨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原位旋切病例报告如下并就原位旋切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做相应的文献复习.
作者:韩彩霞;张培海;张新彩;王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空肠结肠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胃空肠结肠瘘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结果 3例胃空肠结肠瘘患者均发生在毕Ⅱ式术后,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为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和呕吐粪样物;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通过瘘口进入残胃发现明显胃黏膜及贲门内口而诊断,3例行胃镜检查患者1例发现残胃内粪便,3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中仅1例发现瘘口.结论 胃空肠结肠瘘主要发生在毕Ⅱ式术后,临床易漏诊.内镜特别是结肠镜检查能作为胃空肠结肠瘘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乾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