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荣
目的 探讨双硬镜(腹腔镜、硬质肾镜)技术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与分析113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硬质肾镜技术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13例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无结石残留、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硬质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它具有操作简便、腹腔污染少、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光春;叶劲松;侯东生;张程鹏;惠栓;华沪玮;刘衍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使用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2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作为联合治疗组,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该院单纯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2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肌瘤大小、个数、类型等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该文主要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病例的一般情况、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膨宫液体用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体使用量更少,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大出血,稀释性低钠血症、宫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庆源;陈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年轻、未育、刮宫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效果及生殖预后.方法 30例年轻、未育女性,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功能层电切术,保留基底层内膜.根据术后病理选择辅助药物治疗,随访治疗后月经改善情况、妊娠率、活产率.结果 30例患者,术前内膜诊刮对复杂型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漏诊率达50.0%.平均随访(31.7±11.0)个月,术后月经改善率为26.7%(8/30),24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5例术后经常规促排卵治疗妊娠,1例行辅助生育获得妊娠,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均为25.0%(6/24).结论 宫腔镜手术切除功能层子宫内膜治疗药物及刮宫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内膜增殖症,去除病灶后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月经情况,保留子宫,保留患者生育力.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彭雪冰;马宁;李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病因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可行对策,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更好更高水平的诊断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内镜室2008年1月~2011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135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非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占51.85%,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糜烂,占比为29.63%,而胃癌占比为11.11%,为第3位.与非老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的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的发病率均要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人组的伴随疾病率也高于非老年人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组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三大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
作者:李龙霞;刘丹丹;栾春燕;韩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连续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接受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组)和口服磷酸钠盐溶液(B组)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内镜医师单盲法记录肠道清洁程度,并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达到较满意的清洁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肠道准备可耐受率B组明显多于A组,P <0.01.结论 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完全可以达到与标准聚乙二醇相同的肠道准备效果,且耐受性更高.
作者:马君红;张黎;齐中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中不同入肝血流阻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 LH,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39例)全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B组(56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及血常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肝癌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1d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1~5 d前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而胆红素、白蛋白、血常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1、2年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选择性阻断在控制断肝过程出血的效果与Pringle法相同,并且对肝功能保护优于Pringle法;但术中肝门大血管意外损伤的腔镜下修复仍需要采用Pringle法.
作者:晏益核;卢榜裕;蔡小勇;黄玉斌;靳小建;雷宇;陈永军;李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34例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插入三通喉罩气道(TLMA),在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前5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5min(T2)、10 min(T3)和术毕(T1)时的SP、DP、HR和SPO2.于T0、T2、T3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通气时间和手术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共接受经纤支镜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切除术45例次,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2(24±8)min,通气时间35~65(41±10)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TLMA通气后PCO2、PO2、O2sat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春宝;钟军;陆卫忠;门小光;田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概念早是在1994年由WILK[1]提出.1998年,美国的5所大学成立了Apollo小组,开展专门的NOTES研究,并于199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展了活体动物经胃行腹腔镜手术[2].2004年,KALLOO等[3]发表了将胃镜经胃壁切口置人腹腔进行肝活检的动物实验报告.至此,NOTES的研究热潮便向全球扩散开来.
作者:彭健;陈诗圣;张阳德;陈杰;曹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研究腔内外联合断流术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的疗效及其对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67例食管曲张静脉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联合断流术组(82倒)和内镜下套扎术组(8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结果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穿静脉显示率明显低于术前,明显低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术后,而EVL术后下降不明显;两组患者术后食管曲张静脉分级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食管周围曲张静脉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明显好于EVL术后.两种治疗方式均无患者死亡,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腹内出血、门静脉血栓和肝功能衰竭,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年,联合断流术组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低于内镜下套扎术组.术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压力、大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而且联合断流术组下降幅度大于内镜下套扎术组.结论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比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能更好地治疗食管曲张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孙吉春;冯超;黄飞舟;聂晚频;刘浔阳;叶启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GSEL)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胃镜及超声内镜(EUS)诊断的GSEL 62例,≤0.5 cm GSEL给予高频电凝电切除;0.5 cm<GSEL≤2.0 cm GSEL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套扎术;>2.0 cm GSEL行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结扎后切除病变游离端部分组织及表层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将EUS的检查结果和病理对照.2周后胃镜EUS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3、6、12和24个月胃镜和EUS复查.结果 ≤0.5 cm GSEL内镜下均切除完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0.5 cm<GSEL≤2.0 cm亦完全脱落,其中1例出现穿孔.>2.0 cm GSEL只有2例多次内镜下治疗后病变消失.余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复查胃镜及EUS均无复发.内镜和手术病理和EUS的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经内镜治疗GSEL的疗效和病变大小有很大关系,>2.0 cm GSEL治疗效果差.
作者:张彩凤;夏永华;李贞娟;韩宇;刘竹娥;王文菊;李琨;董良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臂机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58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其中右肾结石151例,左肾结石93例,双肾结石14例(双肾结石手术均分期进行).结石大小3.6 cm × 2.5 cm~7.5cm×5.3 cm,平均5.0 cm×3.6 cm.结果 258例患者均一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一期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0 min.一期结石取净175例,占67.83%,二期取净结石68例,结石清除率94.19%.残留结石15例.手术并发症17例,发生率6.59%.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选择性地作为肾铸型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斌;赵恒;李波涌;唐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输尿管再狭窄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2005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8例曾患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均经过妇科和泌尿外科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不同时间检查发现病侧输尿管再次狭窄,导致梗阻出现肾积水.分别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气囊扩张、钬激光切割的腔内治疗方法,术后置入单条或2条双J管,留置时间2~6个月.结果 1例经筋膜扩张器扩张、3例经气囊扩张、4例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割治疗成功.8例患者术后随访6~27个月,超声检查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静脉肾盂造影显示病侧输尿管通畅.结论 对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出现输尿管再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予以狭窄段扩张或钬激光切割治疗安全、有效,无并发症.
作者:刘冠炤;曾国华;张晓薇;袁坚;单炽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一期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期处理的11例妇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发现4例;术后2~10d发现7例,均行膀胱美篮试验,排除膀胱瘘,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有造影剂外渗,证实为输尿管中、下段瘘.术中发现4例患者均行输尿管端端吻合+双J管置入术;术后发现的7例患者,6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双J管置入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再植,并留置双J管.11例患者术后住院4~7 d,平均5d;术后1~2个月自膀胱内取出双J管,IVU检查示输尿管吻合处通畅,患肾形态、功能正常.目前随访5~27个月,无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妇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行一期处理临床效果好,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范跃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乳管内视镜对无肿块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诊断意义与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乳管内视镜对2189例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溢液的性质、镜检结果、乳管内介入治疗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中484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乳管内视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诊断符合率.对1532例无肿块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94.2%,乳管内介入治疗总有效率97.6%.结论 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性疾病能作出明确诊断和定位,是无肿块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与治疗的有效工具与手段.
作者:朱碧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月该院妇科收治的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共6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26倒)与腹腔镜手术组(34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术后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腹腔镜组患者局部复发3例(8.82%),远处转移4例(11.76%);开腹组患者局部复发2例(7.69%),远处转移3例(11.54%).腹腔镜组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8.2%(30/34)和88.5%(23/26);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9.4%(27/34)和76.9%(20/26).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4%(28/34)和80.8%(21/26);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6%(24/34)和73.1%(19/26).两组总生存率曲线和无瘤生存率曲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远期疗效,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段予新;李玉洁;南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Forgarty导管球囊充液,气道内充气、测压定位气胸漏气支气管方法,并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钳道插入Forgarty导管,采用导管球囊充液封堵靶支气管气流.A组:应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定位肺漏气支气管.B组:在A组基础上,经导管向充液球囊前端支气管注气,测压定位肺漏气支气管.结果 两组张力性和交通性气胸患者均成功定位.闭合性气胸中,A组定位成功率37.5%(3/8),B组89%(8/9),组间比较P<0.05.A组定位时间平均(11±4.1)min,B组平均(13±3.2)min,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定位过程中均耐受良好.结论 准确定位气胸肺漏气所属支气管是封堵成功的关键.Forgarty导管球囊充液,球囊前端气道内充气、测压是一种同样安全和更为准确的气胸肺漏气支气管定位新方法,特别适合于胸腔负压吸引时,引流管无明显气体溢出的患者.
作者:金普乐;葛晖;胡文霞;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在食管狭窄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由于支气管镜只有吸引管道,无给水给气管道,该病例组设计了氧气瓶经鼻吸氧管与支气管镜活检管道相连接的送气方法,使支气管镜也能像鼻胃镜一样对食管狭窄处进行全面观察和诊断.结果 14例患者镜下表现与疾病诊断符合率为100%.改进后的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同样可达到鼻胃镜的诊治效果,且并发症较少.结论 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是对普通胃镜检查的补充,可以进入更细的腔道内进行诊治,在食管狭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使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在无鼻胃镜的医院可开展.
作者:徐爱军;吴华星;孟蕊;晋明渊;何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脐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手术探查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疑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经脐途径行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探查腹腔,观察腹膜的外观及腹腔内是否存在粘连,并在内镜直视引导下对腹膜病灶行病理活检.结果 34例患者中,经腹膜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27例,腺癌3例,腹膜间皮瘤2例,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诊断不明1例.确诊率97.1%.结核性腹膜炎内镜下表现为腹膜上分布大小较均匀,颜色偏白的粟粒状结节,腹膜与脏器间可出现粘连.结论 经脐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手术探查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直接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李银鹏;王立生;李迎雪;师瑞月;钟运莲;朱惠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 结合对该院2006年1月~ 2011年3月采用腹腔镜诊治的81例小儿急腹症病例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结果 81例小儿急腹症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80例,1例中转常规进腹手术后确诊;腹腔镜直接完成手术54例,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9例,进腹手术8例.所有病例均得到及时治疗,1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右上腹10mm Trocar孔切口裂开,同时腹腔内残余感染,予换药,加强抗感染后治愈,其余病例恢复良好,随访4个月~5年无腹痛及粘连性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应用于小儿急腹症,可直接手术或协助常规进腹完成手术.具有确诊率高,探查全面,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辉;黄河;杨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复杂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对96例复杂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 96例复杂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9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3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腹腔镜对复杂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作者:吴继营;李水薇;谢翠芳;刘贤团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