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旺;王国安;吴宏成;沈世茉;张燕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26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螺旋CT扫描及图像三维重建,确定肾孟肾盏结构、结石位置、佳穿刺路径等,在B超引导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 26例患者行PCNL 28例侧,其中结石所在侧Brodel型肾脏22例侧,Hodson型肾脏6例侧.合并肾积水15例(57.69%).单通道手术23例,双通道手术3例.经肾上盏建立通道1例,经中盏23例、下盏5例.第12肋下穿刺16例次,第11肋间穿刺13例次.一期PCNL20例,结石总清除率75%,二期取石3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1例孤立肾肾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者,结石寻找困难,因病情危重行经皮肾造瘘术.一期PCNL无术中、术后大出血需输血者,无胸膜、腹腔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5~240min,平均(117±68)min.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为B超引导下的PCNL提供更加精确的穿刺径路,有助于减少手术出血,避免穿刺损伤周围脏器,提高结石清除率.
作者:王志勇;宋雪;于满;杨慧祥;马光;吴敬;徐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尼龙绳圈通过操纵把手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并加高频电切除.结果 该组19例共21枚胃肠道宽基或粗蒂息肉均能成功一次性套扎加高频电切除,术后1周复查示蓝色圈套完全脱落,成功率为100%.所有病例术中未见渗血、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法对胃肠道息肉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王皓;周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改善传统开放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后的美观效果,探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5月~2008年1月对7例甲状舌管囊肿怠者行内镜辅助下颏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整切除囊肿和瘘管,切口长度1.5~2.0 cm,手术时间(51.14±12.03)min,手术出血量(8.43±4.79)mL.术后病理均符合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无血肿、气肿、吞咽障碍等并发症,无中转手术病例.所有患者均对颈部小切口的美容效果满意,随访14~5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可减低手术的侵袭性,术后相对美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内镜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可作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患者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郭明明;蔡谦;黄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孕不育的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37例.结果 27例为纵隔子宫,在子宫畸形中发生率高,占73.0%,4例双子宫,2例单角子宫,2例残角子宫,1例鞍状子宫,1例双角子宫.B超、宫腔镜诊断子宫畸形均有一定的误诊率.盆腔并发症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高,占43.2%,盆腔粘连发生率占40.5%.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同时诊治子宫畸形及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作为子宫畸形合并不孕不育妇女理想的诊治手段.
作者:周曦;陈忠东;文佩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应用普通探头B超引导建立通道的成功率的体会.方法 用普通探头B超引导,确定目标肾盏、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用18G穿刺针经皮肾穿刺至肾盏,并扩张建立皮肾工作通道.结果 该组58例,穿刺成功率100%,1针成功55例,2针成功2例,3针成功1例,用时5~30min.无大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结论 普通探头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操作简单,易掌握,成功率高,损伤小,设备成本低,建立皮肾工作通道安全、可靠.
作者:沈瑞林;刘平辉;何旭锋;陆海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肘关节病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肘关节病患者,化脓性肘关节炎2例,剥脱性骨软骨炎5例,骨关节炎伴游离体形成8例,肱骨小头骨软骨炎伴肱桡关节滑膜嵌入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检和镜下处理,随访48~12个月.结果 根据HSS肘关节评分系统,优17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 肘关节镜能治疗多种肘关节病,如:各种关节炎、游离体等,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闫飞;王忠远;张湘生;刘傥;黎志宏;邵云峰;漆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选取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性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并观察其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全部100例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5 d,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安全,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石玉宝;王新波;董万斌;鲁蓓;孙太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胆管快速交换(RX)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行ERCP诊治的86例患者分为使用传统方式组42例、RX系统组44例.分别记录两组中每个病例的导丝脱出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结果 传统方法组全过程平均耗时(133.9±43.3)min,手术中出现导丝滑脱11次,手术失败3例;应用RX系统组全过程平均耗时(69.5±23.6)min,手术中出现导丝滑脱2次,无手术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RX系统可增强内镜医生及助手对导丝交换的掌控性,比传统方式明显快速、可靠、安全,使ERCP操作相对简便化,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者:董琳;姚丽;黄允宁;杨世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韩高雄;帅晓明;曾长江;潘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特点和手术中的操作体会,以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用神经内镜治疗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外伤性者3例,医源性者8例.11例患者均进行了NLRI检查,3例外伤患者中显示瘘口者2例.瘘口大小0.2~1.2 cm,小于0.5 cm瘘口采用黏膜和明胶海绵填塞的方法,0.5~1.2 cm的瘘口采用填塞黏膜、明胶海绵和人工硬膜的方法.结果 首次手术成功9例,1例再次手术成功,1例再次内镜手术仍未成功,第3次采取经颅手术获得成功.单纯内镜手术没有并发癫痫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脑脊液鼻漏是一项有效而简单快捷的方法,具有良好视野和微侵袭的优点.小漏口仅用黏膜和明胶海绵修补即可,漏口大时用人工硬膜修补加全窦填塞效果更佳.
作者:彭玉平;漆松涛;纠智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对ECV304血栓蛋白(TM)合成的影响.方法 ①临床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9例为研究组,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9例为对照组,于术前及手术结束时各抽静脉血测TM含量.②实验研究:研究组及对照组各8例,取手术前后血清作为介质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CV304,测定血清作用后ECV304细胞液中血栓蛋白的含量变化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①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栓蛋白含量的手术前后差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研究组及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加入细胞培养液后,其上清液中的TM浓度较血清中基础TM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的不同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作用后,细胞有变圆、退缩脱落现象.结论 ①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不增加受术者血栓蛋白的产生.②腹腔镜及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均不增加受术者血清对ECV304合成血栓蛋白的影响.
作者:顾晓琴;任慕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癌变率极高的大肠扁平隆起、平坦、凹陷型及广基浅表性病变进行常规电子大肠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用0.4%靛胭脂直接喷洒行黏膜染色.于染色肠镜下观察病灶腺窝开口类型.按工藤分类法判断浅袁型大肠肿瘤小凹形状.局部黏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或其中加入少量美蓝、甘油果糖,根据黏膜隆起征判断是否行黏膜切除术.观察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1次切除(EMR)22例,分次切除(EPMR)4例,其中1例病变创面行夹子缝合.1例并发内镜治疗后便血,行急诊大肠镜检查电烧后止血.2例黏膜层癌病变,内镜治疗后有1例患者本人仍要求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另1例长期内镜随访24个月,未见局部再发及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治疗后穿孔、感染.结论 使用普通电子染色内镜也可使病灶范围显示清楚,同时观察腺管开口,判断是否行黏膜下切除肿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郝卫东;孙长征;李殿环;马忠超;李温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3月,为8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结果 保胆成功74例,中转LC 9例,无胆漏、胆管出血,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手术历时60~220 min.术后住院3~5 d.随访保胆成功的74例患者6~18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道镜保胆息肉摘除术是一种简便、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郭文学;许洪斌;李甲辰;陈峰;庞少军;翟喜超;王世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石病的经验.方法 分析10例应用经皮肾镜结合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石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19次手术过程顺利,其中4例1次取石成功,3例2次取尽结石,3例3次取尽结石.手术时间60~120 min,术后平均住院8.5 d,术中出血量约50~100mL,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系统治疗胆石病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斌;华沪玮;曾可伟;张新洽;刘衍民;陈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将2005年6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4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2例)和开放组(2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7.53±67.58)和(256.36±45.63)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57.35±52.7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266.47±66.83)mL(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2±0.53)、(2.30±0.41)、(2.49±0.25)和(7.63±1.51)d,开腹组分别为:(2.87±1.27)、(3.60±1.31)、(4.41±1.36)和(11.31±3.25)d,前者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开腹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悦锋;廖健;朱卫东;周春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术中建立人工肾积水方法在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逆行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用留置导尿并通过尿管灌注生理盐水,同时静脉给予速尿(呋塞米)20 mg,形成人工肾积水,在B超引导下行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盂通道行碎石取石术.左侧6例,右侧3例.铸型结石3例,单发结石4例,多发结石2例.结石长径2.0~4.5 cm,平均3.5 cm.结果 9例均穿刺成功,术中出血40~400mL,平均150mL,建立通道时间10~25min,平均16min,无1例输血,无结肠、肝、脾及肺损伤.术后恢复好,留置尿管1周,拔除后7例可通畅排尿.结论 对于无肾盂积水输尿管置管困难的肾结石患者,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盂穿刺成功率较高,是解决无积水肾结石微创手术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满立波;李贵忠;何峰;黄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查对鼻咽癌(NPC)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0例鼻咽癌患者依据主要临床症状分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组(A组);耳鼻症状组(B组);颅神经受损组(C组),然后分析比较各组电子鼻咽镜与CT检查结果.结果 A、B、C组2种检查方法阳性率分别为86.5%、94.8%、100%及76.3%、82.2%、87.5%(均P>0.05).CT检查咽旁间隙受侵A、B、C组分别为87.9%、69.8%、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CT检查咽旁间隙受侵的比率高;A、B、C组CT检查颅底破坏率分别为16.5%、41.5%、69.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C组颅底破坏检出率高.结论 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查对NPC的诊断、分期、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张威;梁勇;刘友利;罗花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2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15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27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两组中分别有6例未用抗生素,分别占40%和22.2%,均无1例感染,无1例胆漏.平均住院时间4.9d.术后1个月内B超检查结石取净率97.6%.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郁林海;顾春飞;顾士荣;徐国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 5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微创保胆取石术,于胆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皮肤3、4 cm,分层切开入腹,提起胆床底部经穿刺证实后切开胆囊1、2 cm,进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对于超过2 cm的结石或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用钬激光击碎后再行内镜取石.仔细检查证实胆囊管通畅,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无1例留置引流管.结果 1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出血及胆漏,无中转胆囊切除.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7~12d.1例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抗感染、行Ⅱ期缝合后痊愈,1例术后18个月后复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严格的病例筛选,确切的胆囊功能检查,熟练而细致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配合钬激光碎石,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此方法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祛除了病因,值得推广.
作者:朱新吾;严军;黄浩;黎明;许兴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保胆取石及息肉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利用Olympus CHF 20纤维胆道镜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26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保留胆囊、取净结石和切除息肉的手术.手术后采用信函、电话及家访等手段进行调查,观察患者手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106例胆囊结石经过保胆取石患者结石复发率饵为2%,息肉切除的26例患者,无1例胆囊息肉复发和息肉出现.该组患者手术无胆管损伤、胆漏以及胆总管结石出现.结论 胆道镜胆囊切开保胆取石及息肉切除术对胆囊的良性疾病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志东;李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