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权;罗立旷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合并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或/和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胆囊炎合并肝囊肿,11例胆囊炎合并阑尾炎,11例胆囊炎合并肝囊肿,阑尾炎.9例胆囊息肉合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肝囊肿囊壁电凝开窗,吸尽囊液,切除阑尾.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增加20~30min,全组术后恢复良好,不增加住院时间,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腹腔内多种疾病,更能体现微创优势.
作者:崔昱春;孟利伟;童波;沈志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高风险患者(ASA Ⅲ、Ⅳ级)中应用异丙酚来辅助胃镜检查镇静麻醉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8个月共有1 490人采用异丙酚镇静麻醉进行胃镜检查,分为ASA Ⅰ、Ⅱ级组1 364人,ASA Ⅲ、Ⅳ级组126人,每组进行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对比,并比较两组间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使用异丙酚后,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和呼吸次数的减慢(P<0.05),但大部分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需要处理,且很快恢复;ASA Ⅲ、Ⅳ级组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现需要处理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0%和1.58%,心动过缓发生率为0.80%和0.79%(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出现需要处理的呼吸频率改变发生率分别为1.02%和3.96%,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24%和4.76%(P<0.05),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人经过处理均能恢复,无不良后果.结论在高危病人的胃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异丙酚进行镇静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注药速度,并需要严密观察,避免心肺意外的发生.
作者:陈亚红;杨国玲;曹东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双J管上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1998年8月~2005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对31例双J管上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其中28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将其取出,另外3例患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成功率90.32%(28/3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较小,费用低,不需住院,可在门诊治疗,可作为治疗双J管上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连渠;卜红民;闫拥军;李保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微波技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局部治疗肺曲菌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患者局麻后,鼻腔插入纤支镜达病变部位,经活检孔导入微波电极,对病灶进行电凝治疗,使病灶发生凝固性坏死.出血灶给予电凝止血.经给药孔局部注入依曲康唑200mg,每周1、2次,疗程5、6次.结果疗程结束后,治愈率86.05%,有效率98.95%.随访12个月后,因原基础疾病出现咯血4例.所有病例均无复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为气胸8.33%、肺不张4.17%、出血8.33%、喉痉挛4.17%、灼伤4.17%.无肝肾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低血钾.结论经纤支镜微波联合抗真菌药物对肺曲菌球病的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车春利;霍建民;桑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0年11月~2004年10月911例腹腔镜手术中13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该院中转率为1.43%,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值.该组术中止血困难、粘连、损伤各3例,各占23.1%;解剖变异2例,占15.4%;找不到纱条和可疑胆囊癌变各1例,各占7.69%.结论腹腔镜手术中转率的高低,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杨秋玉;吴本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同期等离子体切除膀胱肿瘤(PKRBt)和前列腺(PKRP)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体系统对17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切除.结果17例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58.7 min.术后尿路梗阻症状明显改善,随访3~28个月,2例复发,复发部位在膀胱内原肿瘤生长部位以外.均未发现前列腺窝有肿瘤种植.结论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可以同期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一方面使尿道梗阻症状解除,同时切除膀胱肿瘤,节省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全明;王于良;徐俊;陈小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完成手术21例.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330min,平均(165±25)min,术中出血2~50 mL,平均(20±5)mL,术后无严重皮下气肿及呼吸困难,无喉返、喉上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无术后出血及伤口感染,原发性甲亢患者无甲状腺危象.结论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皮下分离范围小,手术适应范围广,能达到较好的微创效果与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谭建中;张洪武;李理;余子牛;黄程;方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浸润型2例,病变累及胃体14例,胃窦10例,多部位者8例.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者19例(79%).结论PGML胃镜下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胃镜活检是确诊PGML的主要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掌握胃镜下活检技巧,可提高胃镜时PGML的诊断率.
作者: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许桦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软镜对195例病人进行检查和辅助治疗.结果84例病人被检出各种疾病,在软性膀胱镜辅助下,输尿管插管、尿道内切开、膀胱穿刺造瘘及导尿均获得成功.结论软性膀胱镜可有效进行泌尿系疾病的诊治,值得推广.
作者:黄广林;刘流;梁德江;满立波;李贵忠;何峰;王海;刘宁;王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的不同.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小儿组),成人20例(成人组).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 min(T5)、放气腹后5 min(T6),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的变化.结果与小儿组比较,成人组气腹后LFNU、LF/HF显著升高(P<0.01),HFNU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交感神经发育成熟度晚于副交感神经,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性较成人差.
作者:李晓红;许占宏;张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经该方法治疗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达100%.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作者:赵侃;李幼珍;俞杰;王凯;张宇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胃镜下表现及食管动力改变,以提高BE的诊断率,以期早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4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行食管动力检查提示LESP及屏障压(LESP-GS)明显降低,酸反流总时间、酸反流总次数以及食管下段pH<4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系统治疗后,41例患者在该院行胃镜复诊,21例(51.22%)仍为BE,19例(46.34%)患者恢复正常食管上皮,1例(2.44%)进展为食管腺癌.结论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内镜下治疗联合抑酸治疗为BE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李荣宽;王长有;姜春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我院收治-女性患者,54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偶伴痰中带血1年余,在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侧壁嵌顿-环形异物影,见附图.追问病史,患者曾有进食鸡块时呛咳史,诊断为鸡骨呛入气道.曾先后在外院行2次经纤支镜钳取操作,未获成功,即入我院救治,拟再行纤支镜下嵌取异物.应用BF-1T40型纤支镜进入气管后发现,左主下段斜行嵌插一楔形异物,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包绕,表面覆盖脓性坏死物,左主支气管部分阻塞.因异物与周围组织结合牢固,且病人咳嗽反应剧烈于局部充分麻醉后,应用CD-6C-1型高频波电疗探头烧灼周围肉芽组织并应用FB-15C-1鳄口型活检钳逐步清除,CC-3C型双关节刮匙撬动异物,然后用FG-14P-1 V字型异物钳子钳住异物一端,并随纤支镜一起快速拔出一楔形碎骨片,见附图.术后予冲洗并局部应用止血药物.
作者:谭晓明;石昭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住院病例分析,以期发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通过内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组织学确诊,收集诊断明确的2002年6月~2005年6月同期在该院住院的患者,年龄≤59岁的为中青年组,≥60岁的为老年组.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和肿瘤病因为主;中青年人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常见.结论临床遇到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多考虑胃溃疡和肿瘤的可能.
作者:汪春莲;任海英;欧阳春晖;卢放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30例单纯性上颌窦囊肿病人,20例行上颌窦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观察上颌窦各壁,摘除囊肿.5例患者行经上颌窦口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5例患者行下鼻道开窗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结果行上颌窦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的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面部不适.结论该术式操作方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茂鑫;甄泽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麻醉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0.5~1.2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5~1.0 ng/mL同时输注,待患者进入Ramsay(镇静分级评分)2级开始镜检,肠镜抵达回盲部停止给药.C组:未用药.结果Ramsay评分:T组2级96.7%,C组1级100%,(P<0.01).VAS(视觉模拟评分):T组明显小于C组(P<0.01).T组入镜时间短于C组(P<0.05).检查过程中:SBP、DBP、HR、LF、HF、L/H:C组明显上升(P<0.05,P<0.01);BIS:T组明显降低(P<0.01);血糖:C组升高(P<0.05).T组检查成功率、操作者和患者的满意率、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结论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能达到良好的清醒镇静镇痛麻醉效果,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入镜时间,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余淑珍;陈太钢;郭剑津;薛文英;郭建锴;王子毅;邢学武;李慧;杜艺;李婧;郭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2年3月~2005年12月75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VATS 71例、VAMT 2例、中转开胸手术2例.手术方式均为松解胸膜粘连+结扎或切除肺大疱+胸膜固定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80min;平均住院时间10 d;术后带胸腔引流管平均2.5 d;无手术切口感染;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聂军;贺大璞;王元星;韦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单纯滑膜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4年9月间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临床上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为确诊手段,治疗上采用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平均随访2年4个月,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关节镜检查是滑膜结核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可清除病变滑膜,有利于局部结核病灶的控制.
作者:郭磊;白希壮;吴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高,女性腺癌发病率高.结论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毕玉田;洪新;吴奎;崔社怀;梁先万;曹国强;周蒙丽;雷文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等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ESR)+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术后3~7 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286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14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3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22例、结石性胰腺炎28例.结果ERCP成功率100%,EST成功率96.2%,LC(除外2例中转开腹)及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理想选择.
作者:周文策;李玉民;李汛;孟文勃;张磊;陈昊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