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新光;王波;杨志宏;曹晨曦;王桂华;季霞
我院自2001年3月施行全麻无痛肠镜检查术,至今已完成2016例,患者反应良好,现将资料总结 如下:
作者:李莉;谭跃;黎振林;莫健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膝关节镜检术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膝前痛的关节内致病因素.方法 对该院自2000~2004年就诊的怀疑关节内因素导致的膝前痛病人120例,全部进行膝关节镜探查手术.结果 结合术中镜下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髌骨软骨软化症42例、髌股关节炎22例、髌股排列紊乱症21例、滑膜皱襞综合征15例;关节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10例、髌前脂肪垫综合征7例、股骨髁间凹狭窄症3例.结论 利用膝关节镜技术并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可对膝前痛的关节内因素进行病因分析及明确诊断,具有微创、高效、有限治疗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徐洪港;徐斌;冯瑛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9~2004年收治的12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全部病人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4年,仅2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现仍在随访中,其余10例未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处理严重病例时,仍不能取代传统的Gldwell Luc手术.
作者:刘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用环状网塞填充疝环口,以达到修补缺损,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再一期行TUVP.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股沟区无紧缩感、疼痛轻、拔出尿管后排尿顺畅、伤口一期愈合;短期无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的优点.结论 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一期治疗高龄BPH并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尤其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作者:朵永福;龙启;梁伟新;张勇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海绵窦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2例成人尸头上进行,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观察窦内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并从颅内切开海绵窦,测量神经血管在窦内的长度、外径及与鞍底中线间的距离.结果 在鼻内镜下可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并对其进行全程游离.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清楚暴露海绵窭内部结构,可用于临床上海绵窦病变的治疗.
作者:王光辉;张勤修;吴宇平;刘世喜;邹剑;梁传余;吕杨成;刘劲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下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的效果.方法 结肠气囊肿病人5例,在确诊的情况下囊肿内应用注射针抽取囊肿内气体后注入无水酒精,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病例无水酒精治疗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 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嵘;陈星;刘变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自2003年11月~2005年9月完成的经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升结肠肿瘤5例,乙状结肠肿瘤7例,直肠肿瘤10例,1例升结肠肿瘤并发肝转移.Dukes分期A期10例,B期4例,C期8例.结果 22例均完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手术时间(120±20.4)min,术中出血(170±30)mL.术后(12±3)h离床活动,(36±3.5)h肛门排气.术后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3周后痊愈.全组随访2~23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无T rocar处及小切口处肿瘤种植.结论 Dukes分期A、B和C期的结直肠肿瘤可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可以达到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症状轻,胃肠功能恢复快.
作者:李平;周旭坤;李忠;罗毅;江涛;刘顺顺;吴梅清;李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老年性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湖南省娄底市涟钢医院2002~2004年底所收治的1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术.全组无死亡,无胆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积累,老年性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可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
作者:张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法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32例,并对该手术予部分改进:将中间的切口选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约1.0~1.5cm处;缝合颈前肌群时让患者去枕头,平卧位,使颈前肌群充分松弛;在甲状腺创面置引流管一条,术后2、3 d拔除;术后第9天拆线.结果 30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因在处理上极时出血不能控制;1例因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甲状腺滤泡状肿瘤需行双侧甲状腺全切.1例因结节较大且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内方,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恢复正常.出血量约50~80mL,手术时间为100~240min.结论 手术的部分改进更能满足年轻女性患者的美容要求,使手术操作更容易.把握中转开放手术时机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洪浩;曹海玲;张红卫;赖东明;王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时机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该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儿童4例,成人8例;左侧4例,右侧5例,双侧3例;输尿管剪裁整形再植术8例,肾输尿管全切术4例.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2年,病情稳定.2例患儿术后发育正常,健肾代偿性增大;8例输尿管剪裁整形再植术者,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经B超及IVU复查,术侧肾、输尿管积水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肾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儿童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成人患者可根据病变情况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作者:段义星;樊皓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86例输尿管结石应用该方法的经验.结果 286例均置镜成功并完成后续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安全,高效,创伤小,适合各种输尿管开口.
作者:桑乾宏;蔡雅富;任胜强;邬旭明;袁鹤胜;刘星明;方建军;王强辉;梁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肥胖患者采用12肋下腋后线孔气囊扩张建立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间隙,进行腹腔镜肾切除4例,肾囊肿去顶12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7例,离断性肾盂成形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2例.结果 35例手术顺利完成,仅1例输尿管结石因术中气腹机故障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63.1 min).术中出血量10~240 mL(平均55 mL).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患者,6例术后少许漏尿2~6d(平均3.5 d).住院时间4~26 d.术后随访35例,2~13个月(平均5.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为减少脂肪组织的干扰,肥胖症患者可在Gerota筋膜内建立后腹腔间隙行腹腔镜手术,简便易行,路径直接,组织分离少,手术时间缩短.
作者:孙方浒;申鹏飞;张文刚;朱汝健;王仙友;陈湘;张显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实施的22例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全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符合联合手术的原则,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并可以明确慢性阑尾炎的诊断.
作者:汤利民;严立俊;汤乐毓;张□;张棉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患者25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手术失血量30~1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24 h,下床活动时间24~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随访10~54个月,20例腰痛患者中腰痛减轻13例;19例血压升高者中15例平均血压下降超过10 mmHg,其中11例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r下降10μmol/L以上者6例,血清Cr一过性升高10μmol/L以上者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绍兴;陈仕平;李启镛;王彬;李永生;郑松;卢庆;程柏松;张铭斌;蔡伟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宫腔造影(3D-SHG)测量子宫纵隔长度,对切除子宫纵隔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纵隔的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并对纵隔进行宫腔内的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 纵隔电切术.结果 根据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测量的子宫纵隔长度及宽度进行切除,经术中腹腔镜监测, 可达到完整切除纵隔及避免副损伤的目的.结论 3D-SHG可对子宫纵隔进行术前宫腔内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增加了手术切除纵隔组织的准确性,安全性,认为可代替常规的腹腔镜及超声等监测.
作者:杨清;王玉;张静;蔡爱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与闭锁,提高后尿道狭窄腔内手术成功率.方法 后尿道狭窄患者46例,狭窄段长度0.8~2.5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结果 43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5%(43/46),其中38例一次成功,5例因狭窄复发而行2、3次腔内手术成功;3例失败原因均为术中尿道出血多视野不清晰而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定期行尿道扩张.32例随访6~36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术后尿道扩张是预防再狭窄的重要手段.
作者:齐桓;郑少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该科行全腹腔镜胃手术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1~74岁,平均54岁.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例,胃壁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胃次全切除术3例,胃癌根治术1例.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8.8 d.结论 腹腔镜胃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作者:金俊哲;吴硕东;张振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疗效、预防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2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碎石成功率及分析12例并发症原因.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4.7%(215/227).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为82.2%(37/45),中段结石为96.6%(57/59)、下段结石为98.4%(121/123),术后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100%.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复查B超显示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人复查KUB十IVU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6.2%,主要发生在技术开展的初期.结论 该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好的输尿管置镜技巧、保持术野清楚、结石适当固定、冲水压力的控制以及碎石操作的技巧.该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作者:彭伟;张青汉;董能本;叶绪龙;潘卫斌;姜卫东;桂定文;陈小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 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组为27.0%,在腹腔镜手术组为51.1%,重复性异位妊娠在开腹手术组为39.7%,在腹腔镜手术组为18.0%.两组不孕率分别是33.3%和3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50.0%,在输卵管切除组为22.4%,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21.7%,在输卵管切除组为34.5%.不孕在两组分别是28.3%和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去除了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而不孕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如患者没有引起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则其生殖预后良好.
作者:邱晓红;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改进步骤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进后71例病例均来自2004年,对照组为方法改进前43例,均来自2004年.结果 改进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耗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改进组血清β-HCG术后比术前下降幅度为91%,对照组为76%(P<0.05),术后1~3个月输卵管通水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通畅性检查结果大致相同.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改进是有意义的.
作者:田乔;李燕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