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其福;李钠;刘继东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的诊断与内科治疗.方法:对12例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予内镜、或出血停止后予X线钡餐检查,并给制酸剂、口服凝血酶等治疗.结果:12例均明确诊断和治愈.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的诊断,内镜检查当为首选,制酸剂和口服药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曾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胃镜诊疗技术普及迅速,胃镜镜身趋向变细以减轻减少病人术中术后不适感和并发症.自2000年5月~2001年8月,我们用GIF-16V.X鼻胃镜经口应用诊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病人1 6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贵君;刘彩越;林朝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0岁,农民,于2000年3月因咽部扁桃体注射药物时突然呛咳将一5号针头吸入气管内,此后出现反复咳嗽,咳脓痰,声音嘶哑,偶尔痰中带血,曾在省内外医院就诊均给于抗炎、体位引流等治疗无效.患者于2001年6月18号来我院就诊摄胸片及断层确定左支气管内有一5号注射针头存留.于同年6月20号在局麻下行使纤支镜下异物取出术.
作者:张亚琳;刘翱;杨伟康;陈守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又称继发性胆漏,是微创手术后的一种特异损伤,其发生率不高,由于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不同,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章义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方法:运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其中40例合并膀胱颈后唇抬高,占39.2%.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88.23%,手术时间40.5±21.35min,术中并发症为2.94%.1例输尿管中下段套脱离断行回肠代部份输尿管.下段结石中,2例致膀胱穿孔液体外渗、2例因开口狭窄或闭塞改开放手术.3例中段结石因严重肉芽炎狭窄开放取石,1例中段结石和3例上段结石退回肾脏,改ESWL或开放取石.结论:运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碎石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罗洪星;王振宇;汤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出血部位及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术中由手术医生经胃体前壁置入纤维胆道镜循序检查上消化道探查出血部位及原因.结果:受检病人中有34例术中经纤维胆道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并作相应处理,1例术中因失血性休克死亡,无法明确出血原因部位,术前胃镜检查与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确诊率比较差异显著(0.01<P<0.02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出血部位及原因具有操作简便、全面、直观、确诊率高等优点,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前术中检查手段的有力补充.
作者:冯刚;方兴亮;黄燕君;诸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传统胆囊切除术(OC)术中分破胆囊时,因术野开阔,操作方便,通常很少造成污染,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分破胆囊时,却常常造成胆石、胆汁及细菌的遗留而形成污染,就其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在国内尚未引起重视.
作者:顾勇;赵翰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后,在支气管镜检查(FOB)中心率(HR)、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方法:A组35例为呼吸功能显著减退患者,B组(28例)为对照组,两组插镜前以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于用药前、插镜前、操作中和镜检结束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态压(MAP)、HR和SpO2.结果:与基础值相比,镜检中两组HR均有增快(P<0.01或0.05),但SP,DP,MAP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镜检中HR,SP,DP,MAP亦无显著性差异,A组SpO2的基础值低于B组,表明A组镜检前有低氧血症.镜检中A组SpO2下降(P>0.01),与基础肺功能显著减损有关.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2μg/kg)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起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和保持血压的稳定.
作者:曾锦荣;王昌明;莫碧文;蒋述科;唐艳君;王仪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70岁)病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2例手术耐受差的老年病人(≥70岁)急诊行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obiliary drainage, 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及取石术.结果:经过急诊内镜治疗的32例病人,引流治疗有效32例,成功率100%,取石成功为28例(87.5%),4例引流后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1例(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率为0%.结论:高龄老年人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尤其合并各种脏器疾患或原有胆道手术史的病人,急诊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现代微创技术.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应作为首先方法.
作者:王雪峰;张文杰;全志伟;李济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佳剂量,并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360例胃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咪唑安定0.04mg/kg组,咪唑安定0.06g/kg组,共3组,观察其镇静分级并记录脑电图双频指数分析(BIS值)、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检查后感受情况、循环MAP,HR及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0.06mg/kg咪啶安定组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明显优于未用药组和0.04mg/kg组,镇静程度明显,遗忘程度高(P<0.01),无任何后遗症,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结论: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咪唑安定以0.06mg/kg为佳剂量.
作者:邱小蕾;刘洪珍;崔西玉;罗笑雁;黄燕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激光及高频电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ND:YAG激光及高频电治疗6岁以下小儿大肠息肉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激光及高频电均可一次性切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及高频电均有效安全地切除小儿大肠息肉.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内镜下消化道亚蒂及有蒂息肉尼龙圈套扎治疗的经验.方法:经内镜活检孔道用Olympus HX-20L-1、HX-20Q-1结扎装置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亚蒂及有蒂息肉.结果:84例共93颗息肉套扎术后第1周末内镜复查时均已脱落,术后第4周末内镜复查时病变全部愈合,有效率100%.结论: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亚蒂及有蒂息肉疗效好,操作简便易学、迅速安全,且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凯;周明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并急性呼吸衰竭纤支镜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危重症包括脑梗塞并冠心痛心功能Ⅲ~Ⅳ级24例;急性左心衰(控制后6~8h)3例;急性心肌梗塞(2周)2例;阵发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所有患者均因患有严重肺部感染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采用纤支镜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纤支镜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SpO2由治疗前的0.8663±0.0466升至0.9626±0.03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危重症并急性呼吸衰竭应用纤支镜治疗效果显著,我们认为只要操作手法熟练,对于心、脑的危重病及老年体弱并有痰阻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并因此使原发病加重如出现心衰、严重心律失常者仍可应用纤支镜技术.
作者:陈莉文;肖波;赵华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例1 女,4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以胆囊结石入院,既往体健.体检:P82次/min,BP12/9kPa,心率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为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LC,辅助麻醉药品有安定10mg,芬太尼0.05mg,氟哌啶醇2.5mg,氯胺酮50mg.当建立CO2气腹约5min时,心率自90次/min降到20次/min,血压由15/9kPa降到3/0 kPa,立即解除CO2气腹并进行胸外按压、面罩加压给氧,静推阿托品1mg,2~3min后心率升到120次/min,血压恢复11/8kPa,继续手术,当手术结束时,再次出现心率由120次/min降到0~20次/min,并出现室颤,血压降至0,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静推阿托品2mg,肾上腺素2mg,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10%GS500ml+多巴胺60mg+多巴酚丁胺60mg,心律又转为室速,心室率200次/min左右,静推心律平10mg,硫酸镁2.5g,约10min后心率降至120~130次/min,心律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升至11/8kPa,恢复自主呼吸,频率14~18次/min,潮气量为400ml左右.1h后病人出现频繁抽搐,按脑复苏综合治疗.2d后神志恢复.术后12d出院.
作者:胡晋太;王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胆囊三角的腹腔镜下解剖观察,以期减少胆管的损伤和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分析26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情况.结果:异常胆囊管占3.4%,胆囊动脉缺如或胆囊三角疤痕炎症分辨不清占17.4%;成功地进行了25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结论:准确可靠地解剖胆囊三角,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关键.
作者:刘宏;王国华;李智;李雪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乙状结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设备与器械为5例乙状结肠冗长症、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4年,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靳巍;郭宏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6年1月~2000年2月对T1~T2期膀胱癌患者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余清平;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对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实施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同时与日本生产的气动式套扎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效果良好,部分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结论:此种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简捷灵活,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明;王磊;卜令秀;张汝建;弭希峰;胡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为二组:实验组:诊断为腹部肿瘤,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31例;对照组: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14例.结果:在实验组有4/31例(12.90%)、对照组有9/14例(64.28%)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3/45例(28.88%).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2001年门诊及住院病历共9 878例,共检出28例十二指肠钩虫病,其中女20例,男8例,年龄14至62岁,平均年龄38岁,均为农民.临床上以上腹部隐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贫血、头昏、乏力、黑便、消化不良等症状来就诊.实验室检查21例血色素偏低,40~110g/l之间,7例正常,内镜检查后大便检查20例找到钩虫卵,8例粪检阴性;19例粪便潜血阳性,9例潜血阴性.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