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镜检查

李小毛;沈慧敏

关键词:胎儿镜, 诊断/治疗, 围产期医学
摘要:胎儿镜(Fetoscope)是一种直径1.7~2.7mm纤维光束内窥镜,其附属器械包括套管、套管针、采血针、活检钳及照相与磁带录像设备等.胎儿镜检查(Fetoscopy,F S)是将胎儿镜从孕妇腹壁直接穿刺进入羊膜腔在直视下观察胎儿,并可抽取胎儿血、活检胎儿组织进行诊断以及进行宫内治疗的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的应用(附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997年1月~2000年6月间在电视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美国SOLOS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和德国WISAP公司生产的手术器械.46例内膜异位症均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并完成手术.其中对Ⅰ~Ⅱ期29例内膜异位症均采用单纯内凝法治疗,术后不加用药物治疗内膜异位症;Ⅲ~Ⅳ期17例内膜异位症采用内凝、双极电凝切除病灶, 术后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对伴内膜样囊肿15例,11例行内膜样囊肿剥除术,4例行附件切除术;对合并不孕的36例全部采用美兰混合液行输卵管通液术,通液术中发现输卵管远端梗阻 15根,均行输卵管造口术.结果: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各种疼痛39例,术后疼痛消失 18例,减轻17例,有效率87.4%;36例不孕者术后妊娠17例,受孕率47.22%;内膜样囊肿15例,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13.33%.结论: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方便、疗效满意.

    作者:高维萍;张学奎;徐辉;李家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Mirizzi综合征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63例分析,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16例,结合以往对Mirizzi综合征的分类, 阐述两种类型综合征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重点对Ⅰ型病人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总结经验.结果:只有1例Mirizzi综合症Ⅱ型术后发生硬化性胆管炎,其余15例治疗成功.结论: Mirizzi综合征Ⅰ型完全可以由腹腔镜安全可靠处理.

    作者:宋士鹏;张振彬;马仁;黄煜升;周文柱;贾振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7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主要是其并发症及术前漏诊其他疾患.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预防并发症是关键,且应规范手术操作,完善术前检查.

    作者:邱振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胎儿镜诊断胎儿先天异常

    目的:探讨胎儿镜用于胎儿先天异常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16例胎龄在17~20周的高危孕妇实施胎儿镜检查.结果:16例高危孕妇胎儿镜检查均取得成功,9例诊断为正常胎儿,2例确诊为白化病,2例通过胎儿镜取得胎儿肌肉组织,并经病理诊断为DM D.其余3例分别经胎儿镜确诊为唇裂、脊柱裂及脑疝.结论:应用胎儿镜对胎儿白化病及其体表异常胎儿的诊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优点.是一种产前诊断的好方法.

    作者:刘恩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环套扎器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多环套扎术的疗效及二种套扎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差异.方法:本组采用willson cook,6环、10环套扎器及Microrasive 5环、8环套扎器,对4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58次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每例套扎1~3次,平均1.2次 ,每次套扎4~11环,平均5.2环.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12例,占26.8%,曲张程度降低1~2级32例,占69.56%,无改善3例占6.52%,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1例,术后5~6d因再次出血死亡3例,一年后再出血2例,肝衰死亡1例.结论:多环套扎术对治疗食管曲张静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何预防术中术后早期大出血尚需进一步探讨,目前使用的两种多环套扎器技术虽已成熟,但仍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刘淑慧;刘南植;尹朝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胆道镜检查中取石通路的建立、管理及并发症治疗

    该文报告使用纤维胆道镜对136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检查中取石通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取石治愈率95.88%,瘘管穿孔1例,T管脱落致瘘管闭合2例,腹壁十二指肠瘘1例.进行纤维胆镜检查的患者,瘘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郜朝霞;孙权;艾中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记忆合金支架内镜下置入治疗食管狭窄

    目的:置入食管支架,解除食管梗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25 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狭窄及食道癌狭窄等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食管支架.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成功,定位准确,支架复张良好,病人进食均明显改善, 术后部分病人出现胸骨后疼痛、出血、食管返流、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狭窄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曹明发;刘书萍;张政琴;邓继兵;李警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8例,至少维持6个月.结果:1次手术成功20例,二次成功6例 . 一次成功率71%,两次成功率93%.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安全、方便、可重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中尽量去除瘢痕、保护正常组织,术后预防感染、定期合理地扩张尿道可降低狭窄的复发.

    作者:刘春雨;姚庆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丘微波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

    探讨微波技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应用前景,1998年8月~2000年5 月,应用微波治疗仪,在鼻内窥镜下门诊治疗变应性鼻炎46例.本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无痛操作,方便经济.术后观察3~6个月,喷嚏、流清涕、鼻塞消失或减轻者分别为41例(89.1% ),45例(97.8%),总有效率为97.8%.16例随访1年.均未复发.

    作者:张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探查在不明原因腹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明原因腹水病人探查的作用和操作技巧.方法: 分析51例不明原因腹水病人腹腔镜探查手术.结果:手术探查阳性47例,阳性率92.1%,阴性4例,阴性率7.9%,术后证实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营养性水肿3例.结论:腹腔镜探查腹水病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确诊率高.

    作者:吴志棉;余俊峰;陈流华;苏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普查食管早期癌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法在普查食管早期癌的应用.方法:按要求普查257例.先在内镜下观察食管粘膜有无异常后,用1.2%卢戈氏液涂布染色,对呈现碘染色或碘不染色的不同案例,分别做指示性活检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分析内镜所见、碘染色有无与活检病理的关系.结果:内镜下正常,碘染色正常,活检正常率占67.32%,而碘不染例中多为食管慢性炎和不典型增生,活检正常率占28.29%,较前者明显低(P<0.01) .内镜下异常且碘染例中,查出鳞癌2例,不典型增生22例,食管慢性炎等81例(39.51%). 后者同碘染色正常10例(19.2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 均在碘不染例中发现.结论:卢戈氏液染色法可提高食管早期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现率 ,值得在临检和普查中应用.

    作者:韩松岩;丁悌;杨庆寿;王全红;贺立绩;徐文蔚;郭鲜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道癌致气道狭窄的治疗

    目的:探讨利用气道内介入技术治疗食道癌致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气道内支架治疗外压性和放射性损伤引起气道狭窄者;利用激光消融技术治疗食道癌转移到气道腔内引起狭窄者.结果:气道狭窄部位内径明显增大,患者气促分级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提高、PaCO2恢复;支架置入后,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气道再狭窄,激光治疗有效.结论:气道内支架和激光治疗技术可有效地治疗食道癌引起的气道狭窄.

    作者:张伟;陈正贤;郭纪全;王首红;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

    目的: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6~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3个10mm(或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GIA切断(方法A);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先以End o-GIA切断脾蒂,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方法B).自20 00年3~12月,先后对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125~1 80min,平均149min.术中失血70~460ml,平均222ml.采用方法A的 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进一步的经验仍有待总结.

    作者:许瑞云;邱万寿;邓美海;汪壮流;刘波;凌云彪;汤照峰;杨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胆管结石的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管结石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自1997 年3月以来,对4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 CHTD)治疗.结果:41例病人行LCHTD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0min(110~270min),取石时间1 5~120min,术中平均失血约40ml,2例中转开腹.结论:LCHTD具有腔镜手术的所有优点, 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可使大部分肝胆管结石病人得到满意治疗.

    作者:姚勇;朱智辉;禹玉涛;谢开汉;刘朝晖;侯小龙;张春喜;宋明照;杨焕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致心脏骤停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病人女,24岁.因痛经、发现盆腔包块2月入院.月经史3~5/27~30d,已婚.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平素健康.入院后全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双侧骶韧带增厚 ,左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6cm×5cm×4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7×109/L,RB C 3.12×109/L,HB 11.4g/L,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胸透正常,盆腔B超提示左附件区囊性包块.临床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左卵巢巧克力囊肿.拟在腹腔镜下行左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手术按常规准备,术前肌注鲁米那、莨菪硷,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T8~S2.采用德国是蛇牌电视腹腔镜系统进行手术.确认气腹针进入腹腔镜后,以1.0L/min流度充入CO2 ,病人轻度呻呤,血压、心电图、心率均正常,3min腹腔内压力达14mmHg、腹腔内气量达2.0L时 ,停止充气,取出气腹针,准备穿入Trocar时病人心率减慢,由76次/min降致60次/min、4 0次/min、25次/min,血压下降,瞬间心脏停搏,心电图呈一直线,立即插入气腹针排出腹内CO2,正准备心外按摩,10s后心跳恢复.经静脉滴注阿托品、麻黄素、给O2生命体征很快恢复正常.待病人稳定后再次缓慢充气,腹内压维持在12mmHg,病人无特殊反应,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唐均英;何开华;徐小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腔镜胸膜剥除术加综合性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胸膜剥除术加综合性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施行21例恶性胸水的胸膜剥除术,术中用顺铂20mg加注射用水200m l冲洗胸腔,术后再辅以局部2~3周期和全身4个周期化疗的综合性治疗21例肺内、外肿瘤并恶性胸水病人。治疗完成后,参考WHO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和生存质量KP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率100%,胸水完全缓解率为90.5%,有效率100%。自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20分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期超过6个月以上2 0例。结论:胸腔镜胸膜剥除术辅以术后的局部和全身化疗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恶性胸水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谷力加;吴一龙;翁毅敏;冯卫能;程超;黄邵洪;程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内镜胆道引流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应用OLYMPUS TJF-240十二脂肠镜行内镜胆道引流术,包括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biliary dr ainage,ENBD),内镜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 和内镜胆管金属支架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对其中失败的病例进行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结果:148例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失败8例(不包括ERCP插管失败者).其中ENBD失败5例,经调整鼻-胆管位置、更换鼻-胆管及重新ERCP插管均获得成功,ERBD失败1例,经努力仍未成功,改用PTCD;EMBE失败2例,其中1例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套置入另一根金属支架而成功,另1例,支架放置不到1月又出现胆道阻塞, 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放入塑料支架而恢复通畅引流.结论:经内镜胆道引流失败时,应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绝大多数失败是可以避免或补救的.

    作者:梁正;姚礼庆;周平红;何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Hp感染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肝源性溃疡(HU)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取胃窦幽门口周围5cm以内的活组织,分别做快速尿素酶及Warthy-starry银染色,两次结果阳性视为Hp感染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感染率为32.9%(28/85),PHG中Hp感染率为30.4%,明显低于非肝硬化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率53.3%(P<0.05).HU中Hp的感染率为37.9%,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消化性溃疡(PU)中Hp 的感染率73.7%(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上升.结论:Hp感染不是PHG、HU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PHG、HU的治疗、清除、根治Hp不列为常规治疗.

    作者:张分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窥镜在全麻插管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麻醉诱导、手术操作过程中以及气管导管拔出阶段,应用Pentax FI-10P2光导纤维插管镜 ,为12例病人进行受压气道的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 结果:3例病人用纤维插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了受压变形的气管段,术中通气管理满意.3 例以纤维插管镜观察指引肿瘤切除手术范围,术后残端病理结果与术中判断一致.4例肺气肿病人进行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并间断用纤维插管镜吸出肺内残余气体.结论: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可用于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术毕拔管时还可用于观察气管、支气管是否存在塌陷情况.

    作者:宋吉贵;陈钢;魏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尿毒症妇女月经过多的宫腔镜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尿毒症妇女月经过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宫腔镜对16例尿毒症妇女施行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在宫颈局部麻醉下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宫腔深度7.5~12.5cm,平均9.2cm;术中出血量30~120ml ,平均(55±26)ml;手术时间18~52min,平均(41.38±14.26)min;术后住院时间2~5d, 平均(2.6±1.3)d.无1例发生并发症.切除的子宫内膜组织量5.1~16.5g,平均10.3g,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例,腺囊型增生过长1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术后随访6 个月,闭经率达81.3%,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尿毒症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龙;刘晓军;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