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旺;史秀华;张黎明;张修华
目的:介绍手术腹腔镜宫腔镜联合插管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手术步骤及初步经验.方法:经常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近端梗阻,并在电视腹腔镜手术中得到证实的39例49条输卵管,采用手术腹腔镜宫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结果:39例中共有49条输卵管近端梗阻,实施插管疏通47条,疏通成功29条,成功率为61.7%,39例中有1例为生殖器结核,宫腔严重变形,双侧输卵管未能插管疏通.随访长时间1年10月,短10d,已有9例宫内妊娠.结论:用该方法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安全可行,可用于鉴别输卵管近端真假性闭塞,在腹腔镜监护、协助下操作,可提高成功率和减少输卵管穿孔并发症.
作者:黄燕清;黄婉;薛素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大肠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其发生与肠道息肉有关.有关大肠息肉的分析在我国报道较多,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本文就湖南地区825例大肠息肉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地区大肠息肉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年龄的分布规律.
作者:粟芹;李镇麟;汪春莲;卢放根;吴小平;廖克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型腹腔镜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前景.方法:自1997年8~10月,应用2mm针型腹腔镜及器械进行诊断或手术共38例.根据术中取出物的大小,第一穿刺孔直径分别为2mm,5mm或10mm.第2,3穿刺孔直径均为2mm.手术包括: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局部MTX注射,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黄体破裂止血术,黄素囊肿穿刺术,子宫浆膜下肌瘤剥除术,盆腔粘连分解等.结果:37例在针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时间72min;出血量15ml;术后平均高体温37.4℃;尿管12h拔除;术后第1天患者可起床自由活动;伤口I/甲愈合.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针型腹腔镜手术具有对患者创伤更加小,恢复快等特点,主要适用于诊断和简单的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倪云翔;凌耘;邵敬於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视下以钛合金夹进行输卵管绝育的优点.方法:腹腔镜直视下以特制钛合金夹夹闭输卵管.结果:100例患者平均手术14.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15d,随访无失败病例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输卵管钛合金夹绝育术效果可靠.
作者:黄东;蔡絮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该院应用纤维胆道镜诊治胆管癌4例.患者术前B超、CT等各种检查方法和手术探查未能发现明确病变及部位,经术中或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和取活检确诊.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通过肿瘤狭窄段作胆管引流的方法,使1例胆管癌患者发生的胆道感染得以治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另1例胆管癌患者,经纤维胆道镜应用微波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性狭窄,然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在X线透视下经T管窦道放入钛镍记忆合金胆道内支架支撑癌性狭窄段,达到了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胆道感染的目的,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纤维胆道镜能弥补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方便,为选择术式和术后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应用微波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癌性狭窄和经T管窦道置管通过肿瘤狭窄段作胆管引流以及钛镍记忆合金胆道内支架的应用都在胆管癌治疗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一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纤维胃镜检查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少见,我院1989~1997年做纤维胃镜检查38 722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3例,发生率为0.0775‰,3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笃源;易瑛;林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VP)的治疗效果,6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了TVP.汽化的前列腺平均重量57.6g,手术平均时间41min,术中出血量20~120ml.42例病人获得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前列腺症状评分从术前(17.6±5.3)降至(5.9±2.1)和(4.2±1.3),大尿流率从术前的(7.4±3.0)ml/s增加到(15.3±2.8)ml/s和(17.3±1.4)ml/s,剩余尿由术前(57±20)ml降至(37±11)ml和(43±9)ml.TVP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并提出了TVP注意事项.
作者:王栋;窦启峰;张英杰;苏泽轩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1月.3天前玩耍时误吞铅笔刀,无任何不适反应,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胸腹平片见左上腹有一异物影,长约6cm,宽1cm,形状与普通铅笔刀相仿,拟诊胃内异物.在无小儿胃镜情况下,决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替代胃镜.
作者:李德林;孙桂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1995年3月~1998年5月共有600例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疾病患者经筛选后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LC成功者564例(占94%),改开腹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术者29例.由LC引起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共7例(占1.17%),现将其原因和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田新顺;王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5耳中耳疾病患者,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25耳,分泌性中耳炎15耳.分别在手术中及前、后进行耳内窥镜检查.结果:耳内窥镜检查能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入口、咽鼓管鼓口等,易于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结论:耳内窥镜检查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欣;田湘娥;萧健云;方俭生;冯永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钬激光与其他关节镜下器械的比较研究,企图验证钬激光为损伤小,安全,有效的理想关节镜下工具.材料:半月板、滑膜及软骨组织均取材于新鲜截肢健康人的膝关节.钬激光(HO:YAG LASER)选用美国Trimedyne公司生产的Omnipulse-max钬激光主机,波长为2.1μm.电刀选用美国辉瑞(Pfizer)公司生产的Valleylab牌产品.关节镜器械(橡胶刀及蓝钳)均采用美国Stryker公司产品.方法:新鲜的膝关节截除后立即解剖出半月板、关节内软骨及滑膜组织,每种组织随机分成4组,置于林格液中.分别用橡胶刀、蓝钳、钬激光及电刀进行切割,进行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并测量出组织的损伤带和坏死带.结果:钬激光同时具备切割,汽化及止血作用.钬激光对离体关节内组织切割后造成的损伤小于电刀,而切割后组织表面的炭化组织明显小于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同时使用非常方便.结论:钬激光是关节镜下较理想的配套工具.
作者:齐志明;王立德;姜长明;张羽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避免胆管损伤是腔镜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自1994年5月~1998年11月连续完成LC 350例,未发生1例胆管损伤[1].本文就LC中如何防止胆管损伤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许跃明;葛敦钧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89~1998年应用膝关节镜诊断治疗膝盘状半月板及盘状半月板损伤22例.术前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18例,其中诊断为盘状半月板11例.关节镜下诊断盘状半月板损伤19例,盘状半月板3例.19例在关节镜下行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2例严重损伤及1例Wrisberg型盘状软骨在镜视下行全切除.平均随访28个月,优良率90.9%.关节镜除诊断率较高外,可同时行手术.关节镜下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尹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6年7月~1997年8月,经胸腔镜共进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5例,其中3例经标准VATS手术切除,2例因肿物直径小于1cm,术中难以定位而采用经胸腔镜辅助加小切口切除,手术效果满意,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胸相比,VATS有创伤小、痛苦轻、进食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经济、符合美容要求等明显优点,高龄、心肺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更适合选用该项技术,且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经经验积累,完全可以替代开胸手术.
作者:王红岩;刘桐林;陈鸿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24h、术后24h、72h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腹腔镜术虽创伤较小,但术后病人的ALT、AST、TBil、DBil可有短暂、轻度升高,TP稍有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对LC术后肝功能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葛敦钧;许跃明;程云霄;钱峰;周笋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高达4%[1],而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术仍有7%的假阴性[2].自1997年我们采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胆道的技术后未发生1例胆道残留结石,又避免了胆总管切开、T形管外引流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葆春;王荣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1998年6~10月,共进行经皮肾镜治疗肾囊肿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鸿钧;董泽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30例经TBLB和BAL检查确诊的BA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BAC的主要症状与其它肺部疾病相似,部分患者咳多量泡沫状痰可作为一个突出症状.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孤立结节型和弥漫型两大类,后者预后较差.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BAC主要有三种表现:管内增殖型;管壁浸润型;大致正常型.经TBLB和BAL对BAC有肯定诊断价值,部分纤支镜下未见异常者重复纤支镜检可提高诊断率.结论:纤支镜检查是诊断BAC的重要方法.
作者:曹书颖;左竹林;王保法;郑新卫;张颖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应用2mm针式腹腔镜置管抗生素液灌洗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首先用2mm针式腹腔镜作腹腔检查,松解盆腔内组织器官粘连,直视下置管冲洗引流,再用乙基西梭霉素(立克菌星)抗生素液灌洗,该组6例全部治愈.作者认为应用该方法简单、安全、不易误诊,减少剖腹探查手术率,并具有微创优点.
作者:吴兵;张林;李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该文对进行激光松解再通术的6例食管狭窄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5例经激光松解扩张治疗后,狭窄处扩张至原开口直径的2倍以上(8~12mm),术后进食基本通畅,生活质量提高.经随访3个月~4年,疗效持久、稳定.另1例因高位食管化学腐蚀性瘢痕,激光治疗不满意,转外科手术.该术式还可视需要重复进行.有2例分别做了2次和4次松解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韩振民;刘傲亚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