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X线诊断早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园兵

关键词:X线诊断, 食道癌, 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X线诊断早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结合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撷取的52例食道癌患者,均分为甲组、乙组.甲组接受X线诊断,乙组接受双对比造影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检出情况、未检出情况相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食道癌诊断中,采用X线检查,可在早期检出食道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检测的意义.方法 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0例为观察组,并将其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三小组,即无并发症患者为A组,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为B组,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为C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指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的三个小组患者尿酸含量均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尿酸和血清胆固醇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检测,可有效为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策略与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在不断进步.四肢骨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加深了对创伤骨科微创理念的认识,促进了其发展,对软组织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并没有一种固定方法可以将所有骨折问题解决.针对四肢长骨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文章围绕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及研究进展展开了探讨,分析了导致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方式及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方式的研究展望与进展.

    作者:次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骨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骨压缩性骨折(OE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本院OECF患者60例,均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与对照组(传统直口式椎体成形套管)各30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手术时间与经椎旁软组织骨水泥外渗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疼痛评分低,手术时间短,经椎旁软组织骨水泥外渗发生率低,P< 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椎骨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能有效缓解其自身疼痛情况,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经椎旁软组织骨水泥外渗发生率,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昊;杜伟;吕游;李春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萘洛尔在精神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普萘洛尔在精神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7.57%,药物治疗有效时长(6.78±2.04)h;同时,观察组患者服药后,出现心力衰竭1例,占2.44%,出现恶心、乏力表现18例,占43.90%,出现心动过缓15例,占36.59%.结论 普萘洛尔,在精神科治疗的临床中应用,具有较好的药物治疗效果,且延长了疾病治疗时间,但服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剂量和应用时长.

    作者:姚文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后访视用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产后访视用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成功分娩并出院的288名产妇,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出院教育,对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后访视,对两组产妇均保持跟踪随访,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用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具有较高临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文静;张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巧用音乐疗法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

    随着社会上的竞争不断加剧,高中学生们要面临的压力源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升学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不胜枚举,由此而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如果想要完全解决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仍然沿用一对一心理咨询或开展健康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不限年龄、老少皆宜的形式,具有调节人情绪的积极作用,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了音乐,将是人生一大憾事.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高中这个青春期阶段的同学们,通过音乐形式来解决高中学生心理压力问题是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为此,本文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现状,结合音乐疗法的详细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利用音乐疗法来帮助高中学生走出压力困境的举措.

    作者:周栩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普通人进入不太熟悉的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迷离、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文化休克这一新概念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类学博士奥波哥在一九五八年提出的,休克一词本来是用来指人体丧失非常重要的身体情况,例如失血太多、呼吸衰竭等现象.文化休克本来在用于研究飘落国外多年的战士回归祖国时遇到的种种难题,往往释放出一些本对本国文化不认同的情况.现将休克与文化相互联系起来,充分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也经历丧失文化方面的某些重要能力[1-2].

    作者:李玉银;刘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效果及调脂、控糖作用.方法 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均为本院2017年2月~ 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片行常规降脂、降糖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健脾利湿化浊汤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及血脂、血糖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HDL-C指标高于对照组,LDL-C、TG及T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使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

    作者:马丽娜·阿新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止血的护理对策及其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122例经内镜止血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镜止血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内镜止血治疗后针对性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值得继续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总结手术室相关因素,将两组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地点、消毒不够彻底、医护人员是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引起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延延;姬广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团体心理治疗对于促进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肿瘤内科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QLQ-C30量表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影响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的应用有助于帮助胃癌患者重建生活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共计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一次性注射尿激酶治疗,观察组进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TnT和CK-M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A、E峰及LV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能取得理想效果,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周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究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ICU进行工作的护理人员40名,依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将全部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参考组,两组各20例护理人员.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参考组为40.0%,研究组与参考组做出比较,结果比参考组低(P<0.05).结论 对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结果来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其中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是护士核心能力、护士基本素质、规章制度,建议临床上深入研究.

    作者:游梦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院骨科所收治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惠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为基础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护理干预效果指标评分、接受护理服务后下肢的周径指标评分、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发生率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接受骨科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下肢的周径指标,降低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发生率提升效果,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极佳,可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杨碧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50例颈肩腰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平衡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第一次治疗和治疗21 d以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相较于第一次治疗,治疗21d以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极好,在治疗期间患者也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平衡针灸可以在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莉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在本院治疗甲亢的患者,分为常规组(47例)和干预组(47例),常规给予甲疏咪唑治疗,干预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损伤发生时间明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均对肝功能产生损伤,但甲疏咪唑肝功能损伤率更低,肝功能损伤时间更晚.

    作者:王春萍;张嘉宇;张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用随机法将本院6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惠儿的胆红素水平、首次排便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要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短,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患儿首次排便和住院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辛小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水胶体敷料联合3M透明敷贴治疗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3M透明敷贴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6.05 ~ 2018.05期间诊疗的100例压疮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均匀划为A组50例、B组50例.即A组患者使用碘伏消毒+红外线照射救治,B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3M透明敷贴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压疮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A组患者压疮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即2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压疮愈合时间、肉芽组织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指标均较差于B组,即2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压疮患者,虽碘伏消毒+红外线照射可起到救活效果,但各项指标较差于水胶体敷料联合3M透明敷贴救治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赵关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尿酸代谢与肠道菌群分布的关系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状况,并评价患者的病情与尿酸代谢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中自2016年4月~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4例患者的信息纳入数据库开展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粪便样本和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培养.同时收入同期中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样本34例作为对照.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对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数量、分布进行分析和测定,应用酶比色法对研究对象粪便尿酸含量进行测定,记录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和各项尿酸指标.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健康人群来说,其肠道细菌负荷有明显增加,患者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但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杆菌有显著增加状况,其中以链球菌的增加为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粪便尿酸水平有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症状,这种状况就会导致患者的尿酸代谢活性存在不同变化.尿酸检测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来说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临床检查时,可以通过尿酸检测的方式明确患者的各种症状,而肠道菌群失衡也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冠心病症状,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来说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作者:戴悦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对医院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实践中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 2017年6月送检的尿液样本1516份,对具体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在全部尿液样本中,经过分析统计,发现存在8例严重检验误差,分析其中的11例误差尿液检测影响因素和流程,对影响尿液检查实际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统计研究发现,样本的保存和采集、尿液样本的具体送检过程、临床应用都是影响相关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临床尿液检验流程中,需要重视对影响因素的探究,进而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这样可以确保尿液检查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误差.

    作者:胡显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