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观察

潘云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转运改良流程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及传统转运方式,研究组行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救治,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救用时及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相比对照组,其急救、转运成功率更高.结论 给予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并合理使用转运改良流程可显著缩短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保证患者安全.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就诊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方法进行修补.实验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方法进行修补.两组患者所采用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方法不同.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之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在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固定义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祁武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普外科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观察

    目的 关于普外科,本文对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临床上通过细心的护理之后,切口出现渗液的现象消失了,3~7天患者切口部位重新长出了肉芽,7~18天患者的切口完全愈合;并且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切口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结论 在临床上对普外科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护理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方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骨科创伤感染的患者使用VSD的治疗方法,探究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在本院进行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患者88位,将他们纳入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4)和试验组(n=44),为参照组的患者选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的引流术;为试验组的患者选用的治疗方法是VSD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参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使用先进的VSD术为骨科创伤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特别突显,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宪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能谱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能谱CT成像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200例行能谱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80例为恶性结节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20例为良性结节组.比较2组患者的两期标准化碘浓度水平.结果 良性肺结节组的静脉期标准化浓度、动脉期标准化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均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能谱CT扫描所得的两期标准化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为良恶性的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江;王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精神病人护理风险及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病人在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针对精神病人经常出现的风险情况,院内开展相关护理风险培训,并加强对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的重视,改善院内护理环境.结果 通过对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的重视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减少精神病人在医院内出现的突发状况,保证精神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结论 在对精神病人进行护理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吴柳娟;汪文青;凌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磁共振腹部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磁共振腹部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磁共振 腹部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手段能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降低心理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马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 ~ 2018年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干预组(n=45)和对照组(n=45).9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水平相当(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 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利钠肽及CRP的影响评价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并针对者B型脑利钠肽及C反应蛋白进行结果上的评价分析,提高治疗成效.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入选的患者共5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并针对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临床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上结果优于对照组,并且在舒张早期和晚期的血流峰值上结果差异.此外在BNP以及CRP的对比结果中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B型脑利钠肽及C反应蛋白结果,此外,有助于提升治疗疗效,能够展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肯定和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提问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室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提问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血液净化室进修的50名进修医生,随机分成提问组25名和对照组25名.对照组开展传统模式的临床教学,而带教组则开展提问式教学法.进修4-5周后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即对比两组进修医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综合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并观察评价其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时应变处理能力.结果 提问组进修医生的三项考核成绩分别为(89.32±6.43)分、(93.34±3.54)分、(8.56±1.03)分,而对照组进修医生的三项考核成绩分别为(67.43±11.11)分、(73.76±6.43)分、(6.37±2.27)分,明显可见带教组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提问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模式的临床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进修医生提高其对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将血液净化室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提出与解决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利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阿地拉·阿布里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沟通技巧与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沟通技巧与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接诊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50例,进行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为对照组,实施沟通技巧与护理干预的组别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沟通技巧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FLACC和Wong-Baker量袁评分分别为(1.42±0.33)分和(2.37±0.52)分,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沟通技巧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为96.00%,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观察组家长投诉率为0,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沟通技巧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站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实验组(n=33)和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3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恶心、腹痛、头晕、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秀芳;马祥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本院治疗的冠心痛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平均有15例患者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之间通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态得到了有效疏导,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取材时间段为2016年的4月~2018年的4月,总计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照每组40例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儿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则接受院外延续性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好,出现病情复发并入院接受二次治疗的患者也明显较少(P< 0.05).结论 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让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减少出院后病情复发的情况出现,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作者:翟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喜疗妥软膏治疗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观察喜疗妥软膏治疗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PICC导管所致的静脉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喜疗妥软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50%浓度的硫酸镁进行湿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采用喜疗妥软膏对PICC导管导致的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伤口红肿消失的时间,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马小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哮喘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自2017年08月~2018年07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儿童急性哮喘患儿8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为4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哮喘常规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基础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再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其近期临床疗效情况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治疗儿童的哮喘急性发作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淑静;杜鸿昌;王华春;陈健;孙秋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体会

    目的 探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 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8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运用丹参酮胶囊,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两组的脓疱、炎性丘疹以及粉刺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痤疮患者丹参酮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1],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八味药组成.补中益气汤是临床上治疗气虚下陷和中气不足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具有温中而不伤阴,干补而不呆滞之效…,为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而设.临证时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所收集到的病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论治,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作者:黄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对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治疗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对外科病人健康教育体会

    本院是一所镇街医院.其绝大多数病人来自农村.自从本院对住院的病人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其他们反映很好.本文就是针对我们这种基层医院对外科主要是泌尿和骨外科方面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进行了介绍分析.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田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AFLD患者90例,其中脂肪性肝炎(NASH)28例,设为A1组;单纯性脂肪肝62例,设为A2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B组.抽取各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MDA、SOD、GSH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结果 B组、A2组、A1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以及MDA、SOD、GS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依据B组、A2组、At组的顺序,血清HMGB1、IL-6、TNF-α、hs-CRP及MDA水平均依次升高,血清SOD、GSH水平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IL-6、TNF-α、hs-CRP呈正相关(rs=0.3975,0.4218,0.4985,P<0.05),HMGB1水平与MDA呈正相关(rs=0.4351,P<0.05),与SOD、GSH呈负相关(rs=-0.3325,-0.3653,P<0.05).结论 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SOD、GSH水平显著降低,且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SOD、GSH水平呈负相关性,提示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均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与进展.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