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翟明明

关键词: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 有效率,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VPA)联合使用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收的癫痫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VP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LT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注意力、执行能力、延迟记忆和MOCA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的有效率看,观察组的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获得较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中采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参考不同护理方案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参与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收入40例患者,参照组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护理中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后组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2.50%<17.5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二组比较(P< 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分析意义.结论 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中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及降低术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及降低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5月在本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治疗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各症状总评分(6.52±7.220)明显低于对照组(11.26±6.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天的术区疼痛与头痛程度(1.35±1.962)明显低于对照组(1.35±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弄~鼻窦炎的疗效和降低术后疼痛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唐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AFLD患者90例,其中脂肪性肝炎(NASH)28例,设为A1组;单纯性脂肪肝62例,设为A2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B组.抽取各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MDA、SOD、GSH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结果 B组、A2组、A1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以及MDA、SOD、GS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依据B组、A2组、At组的顺序,血清HMGB1、IL-6、TNF-α、hs-CRP及MDA水平均依次升高,血清SOD、GSH水平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IL-6、TNF-α、hs-CRP呈正相关(rs=0.3975,0.4218,0.4985,P<0.05),HMGB1水平与MDA呈正相关(rs=0.4351,P<0.05),与SOD、GSH呈负相关(rs=-0.3325,-0.3653,P<0.05).结论 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SOD、GSH水平显著降低,且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SOD、GSH水平呈负相关性,提示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均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与进展.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西藏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西藏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2月,选择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象入组,体位性OSAHS患者46例,非体位性OSAHS对象7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体位性OSAHS患者BMI、CAT、AHI高于非体位性OSAHS,体位性OSAH嗜睡主观评价评分低于非体位性OSA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OSAHS的控制率、控制+显效率高于非体位性OSA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性OSAHS夜间表现更重,但是预后更好.

    作者:董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并归纳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至本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IgM、IgG、IgA等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中医针灸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中医疗法,在治疗、辅助诊断、缓解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中医针灸治疗法的基本原理,针灸治疗的范围,并阐述了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作者:褚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乙肝表面抗原与慢性乙肝的治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众多,病情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并伴有腹水、肝硬化、肝癌等相关并发症.乙肝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功能性治愈乙肝的指标为:持久的HBsAg消失(伴有或不伴有血清抗HBs阳性),血清HBV DNA阴性,cccDNA处于非活动转录状态,停药后无复发.

    作者:王忱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在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碎石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结石清除率和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更低(P< 0.05).结论 在进行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尽管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效果要比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效果差,但是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刘建光;沈燕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浅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引流的应用效果

    目的 在对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要进行大量腹水引流的患者实施浅静脉留置针,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选择本院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腹水引流,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其中进行常规腹穿抽液术的组别为对照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的腹穿引流术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耐受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耐受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且研究组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明显比对照组的低,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对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要进行腹水引流的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可以提升患者耐受性,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蓉;角秋宏;沙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于本院在2017年7月~2018年5月进行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78例,选其中39例,仅按照常规康复锻炼模式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则需要展开早期康复训练,即观察组.对比效果间差异.结果 在MEP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ROM评估上,观察组同样存在有优势,P<0.05.结论 针对接受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可促使患者得到有效恢复.

    作者:陶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融入到医学界的各个领域里,成为各个部门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先进手段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密切结合.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作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工作人员,切实把握其先进性的特征,充分展示其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及时查找检验技术管理中的漏洞,寻找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措施进行解决和处理,真正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为现代化的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坚强的保证,促使我国的医学事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邓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心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针对寻常银屑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心理治疗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就按照对比治疗模式展开,于本院在2017年2~2018年3月期间所接诊,共计88例,任取组内44例以常规模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另44例则给予心理治疗,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生活量表评定可知,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则存在有显著优势(P< 0.05).结论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辅以心理治疗,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可间接起到促进疾病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振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妇在产前门诊中规范接受产前保健对妊娠结局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在本院就诊的孕妇规范接受产前保健知识对其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接受的孕妇100例,该100例孕妇均在我院门诊均进行登记,根据孕妇规范接受产前保健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孕妇未接受门诊规范产前保健,试验组孕妇规范接受产前保健知识宣教,对比2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总发生率2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总发生率22.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在门诊当中规范接受产前保健知识,对孕妇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规范接受产前保健,对确保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罗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目的 对综合设计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在本校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的几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组中成员为60人,这些人借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选择另外一个班级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的人员为56人,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自主设计实验.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终的成绩和技能上都要比对照组更高.结论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有着更大的帮助,所以借助此种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占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取材时间段为2016年的4月~2018年的4月,总计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照每组40例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儿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则接受院外延续性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好,出现病情复发并入院接受二次治疗的患者也明显较少(P< 0.05).结论 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让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减少出院后病情复发的情况出现,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作者:翟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对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治疗老年急性非溃疡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例医师未变更注册是否需要予以处罚的案例共享

    医疗机构使用已取医师执业证书但未注册或者备案在该医疗机构的医师开展执业活动的案件在日常监督执法的过程中已是屡见不鲜,然而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后医师尚未办理变更注册是否需要处罚的案例却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对一例医疗机构主体商事登记变更名称后医师未变更注册的案例进行全程回顾,借以对该类案件提供参考.

    作者:陈易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针对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 (P<0.05).结论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肺部感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郭丰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效果.方法 将14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分别行手法复位;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评价两组治疗2周和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随访并记录两组治疗后半年、1年的累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和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半年及1年后,观察组累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降低了耳石症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特定时段的9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甲巯咪唑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分析皮疹发生率、粒细胞减少率、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疹发生率、粒细胞减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肝功能损伤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因此要对患者对症用药,且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