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律的疗效观察

沈飞燕

关键词:胺碘酮, 阵发性房颤,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律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2009年我院住院期间的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的阵发性或初发房颤的病人(病史<1月)共35人(均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1 5位患者予以先常规稀释后胺碘酮150 mg静推,继以450 mg加入500 ml补液中静滴维持24 h左右,后改0.2 ti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20位患者直接予以胺碘酮0.2 tj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用药期间常规随访心电图,看QT间期,转律情况以住院期间,转律为有效,未转律为失效.结果:35人中转律33人,未转律2人,有效率为9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转律率高,短期应用安全性较高.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时HC2结果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产时HC2检查结果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我院因足月前胎膜早破而分娩的产妇68例,足月后胎膜早破的产妇42例及足月顺产的产妇356例,分析产时HC2检查结果,统计学分析HC2检查结果和胎膜早破发生的关系.结果:足月前胎膜早破组的HC2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后胎膜早破组的HC2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前胎膜早破组的HC2阳性率和足月后胎膜早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感染可能是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秀丽;孔煜;郭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评估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1例,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高体温、平均住院日、术后阴道长度等进行比较.结果:阴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腹式,术后阴道长度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短于开腹组,术后高体温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比较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评估,选择合适患者的术式.

    作者:胡莉琴;杨晶珍;李梅;易珊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例慢性腰痛患者行患处局部应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1次/d,持续3 d~5 d.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全部观察内容.经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98%.少数患者贴药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满意.

    作者:赵保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跟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 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 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 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作者:张雨霞;赵岐;胡婷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危重症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与比较喉罩(LMA)和气管插管(TT)在危重症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LMA组和TT组.以往急救一般采用TT进行急救.由于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等因人而异,急救TT相当一部分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反复操作失败延误抢救时机,心血管应急反应大甚至促使病情恶化.更甚至引起医疗纠纷.随着麻醉科学的发展,临床麻醉中麻醉插管器械的不断更新,LMA近年已应用于危重症的临床急救.结果;LMA组和TT组在急救的过程中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性TT或置入LMA的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心血管反应有明显的差别.结论:LMA能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用于临床急救,一次性成功率达97.4%.

    作者:晏斌林;冯清洲;叶惠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脉络宁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进行比较,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改善明显,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

    作者:王冬青;郝富仙;闫志刚;梁红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外伤性脾破裂36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认为脾脏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保脾治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45例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的多发伤患者逐渐增多.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生在针对多发伤患者的颅脑创伤、胸腹创伤以及骨折等积极救治的同时,忽视了早期针对闭合性软组织伤的治疗,这样使得部分患者会出现软组织酸痛、功能受损等情况.所以,我院对多发伤患者,早期即用消痛贴膏针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杰;卢向东;张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多烯紫杉醇(艾素)35 mg,mg/m2,d1、d8、d15天;顺铂25 mg/m2,d1-3天;28天一个疗程,两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毒性,肿瘤标志物CA125变化情况.结果:24例可评价疗效,CR6例,PR12例,稳定6例,RR(CR+PR)为7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姜桂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4耳)行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鼓膜中、小穿孔的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愈合率为91.7%,平均听力提高(9.6±4.8)dB,23例术耳无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鼓膜穿孔的修补,对中、小型鼓膜穿孔愈合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义;王振英;陈国锋;胡永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36岁,26例患者均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5间盘突出12例,L5/S1间盘突出8例,L4/5,L5/S1间盘突出6例.采用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RF系统(20例),USS系统(6例)内固定及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26例患者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结论: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彻底切除椎间盘组织,保留棘突、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等结构,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重建下腰椎稳定,操作方便,费用适中,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邓思然;榻天勋;罗雨桥;李兴;罗柏锋;罗杰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8名长期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62名患者接受过至少4次糖尿病教育,60名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两组患者填写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糖尿病费用方面的调查问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接受糖尿病教育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与未接受教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糖水平较未教育组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未受教育组低1.3%(P≤0.01),同时,接受教育组每月花费较未接受教育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以用更少的花费使受教育组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作者:易庆华;马静;刘雅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护理

    2009年4月5日上午10时许,庄市街道庄市村民工在清理腌渍池污物时,吸入大量硫化氢造成三人重度中毒,送入我院急诊室.经急诊室和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积极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陈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湿热痹片对湿热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湿热痹片对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Ⅰ组(10例)和对照Ⅱ组(10例),分别给予湿热痹片、非甾体药物(扶他林或英太青片)、湿热痹片合非甾体药物口服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血沉、中医证候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cRJ呒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比较,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与对照Ⅰ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血沉、CRP,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片治疗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与非甾体药物合用不仅能增强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副反应.

    作者:刘德芳;郭明阳;张俊;罗勇;郭玲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临床观察

    大肠癌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四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J].因此对大肠癌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而化疗是大肠癌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大肠癌患者60例,均经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证实.

    作者:罗秀玲;魏万高;姚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重症肺炎60例治疗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83.33%(25/3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后重症肺炎的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其治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君;张娅妮;罗艳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调查及解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护人员对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流程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参加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随机调查参加培训的共128名医护人员,总体认为新培训方案优于原方案,特别是环境的判断、意识判断及操作流程明显好于原方案(P<0.05).结论:新的培训方案更适用于心肺复苏培训.

    作者:孟凡山;赵玉兰;戴冬梅;李彦;郭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手术治疗的256例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通过术中严格结扎腋窝淋巴管及血管、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多头胸带节段性分张力加压包扎、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抽吸局限性积液的综合处理方法.结果:通过上述的预防处理措施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措施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邓修平;瞿智祥;杨宝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脓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莫匹罗星涂患处,且皮损较大处应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对照组以红霉素软膏以及碘伏涂患处,3次/d,疗程均1 w.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69.69%;痊愈率分别为88.89%、39.39%.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相比X2=9.7344(P<0105):痊愈率相比X<'2>=19/1(P<0101),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确切,且比较安全.

    作者:温云鹏;罗霭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腔镜治疗不孕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宫腔内因素及输卵管开口堵塞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首先对阴道B超及碘油造影提示宫内异常及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有异常的患者行官腔镜下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15例宫腔内因素致不孕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87例,妊娠率75.65%;27例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中,24例双侧获通,术后再通率88.88%,其中8例妊娠,妊娠率33.33%.结论:宫腔镜手术及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不孕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作者:齐玉梅;张秋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