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乳腺癌临床效果差异

常春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CT诊断, 乳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乳腺癌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本院病理学诊断确诊的6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32).参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联合组采用彩色多普勒与CT联合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参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确诊率87.5%,联合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确诊率为100%,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术前诊断的有效方式,建议推广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于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6例2014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病患者,其中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人数分别为32例(ICM组)和34例(DCM组),对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LAD、LVDD、LVSD以及RVD等心脏形态而言,DCM组患者均明显高于ICM组;就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等超声心功能指标而言,DCM组患者与ICM组比较,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于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耿丽亚;庄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出500例孕妇,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2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营养组强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常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14.8%,营养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6.4%,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16.4%,营养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5.2%,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且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徐州地区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肺癌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吸烟状况以及其参与控烟干预的态度,通过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其控烟意识.方法:在徐州及其周边地区选取248例肺癌患者,200例正常人作对照,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综合比较两组人的吸烟状况及其参与控烟干预态度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中吸烟者138例(55.6%),正常人中吸烟者58例(29.0%),有51.6%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对身体有害,有50.8%的肺癌患者认为目前所患疾病与吸烟有关,64.3%的被调查者支持国家公共场所禁烟条例,但认为有待加强.结论: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控烟干预需要加强,刻不容缓.

    作者:董诗坤;杨晶月;赵诚;钱瑾瑜;徐璐;朱正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超声表现明显不一致,观察组的肝动脉血流量、峰值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肝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浩;杨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对健康人群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了解甲状腺疾病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的出检率.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获得2015年1月—2015年6月之间进行体检同时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患者共4849例研究对象.其中有4种不同职业和性别、年龄、职业来研究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出检率,后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4849例受检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1815例,总检出率37.43%.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40.22%VS 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男性检出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患有甲状腺结节出检率偏高,得出患病几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职业有一定的关联,后笔者建议在健康体检中增加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

    作者:巴妍?谢开;帕丽达;张雨;娜迪热?铁列吾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7d及1个月的平均视力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角膜平均散光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7d及1个月的角膜平均散光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值和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子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进展性脑挫裂伤的高危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进展性脑挫裂伤疾病的高危因素,并研究其与该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进展性脑挫裂伤患者设为研究组,48例非进展性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并对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在脑挫裂伤体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部位、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GCS评分以及D-二聚体水平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此外,通过对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发现,这六方面是进展性脑挫裂伤发生的高危因素,除合并糖尿病以及D-二聚体水平两方面,其他的都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进展性脑挫裂伤疾病的高危因素较多,且大多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关系.

    作者:单学仕;蔡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掌握激励与约束的指标转换防止医院经营决策失误

    随着卫生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内涵有了很大变动.过去是激励指标,现在转换为约束指标,医院管理者只有了解和掌握财务指标性质的变化,才能把握好医院管理的方向.

    作者:秦月清;石一涵;于润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胎儿三尖瓣返流超声心动图评价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胎儿三尖瓣返流超声心动图评价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60例孕妇.对照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孕妇.观察组:确定为高危孕妇.对患者均应用西门子X3000超声诊断仪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24.62%明显高于对照组14.62%(P<0.05).不同阶段的三尖瓣返流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三尖瓣返流运用超声心动图,能检测出胎儿的心脏结构是否出现畸形、心功能是否不全以及心率异常等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有利于预测胎儿的转归.

    作者:宋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对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展开了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深入研究.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2014年3月之间在本医院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患儿,在这期间一共有90例.笔者将这90例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及氧雾吸入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变化情况,通过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不同治疗方法效果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到8天,咳嗽消失时间大概在第五天左右,啰音消失时间大概在第五天到第六天之间.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0到12天,咳嗽消失时间大概在第7到八天,啰音消失时间大概在7到9天左右.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两组比较差异是有着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的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4.44%,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高于对照组的.结论: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佳方法是对药液进行雾化处理,这种治疗方法更加快捷有效,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作者:杨月敏;张玉柱;宋玉玲;张岩;杨茜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盆影像学测量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我国直肠癌患者中70%以上位于直肠中下段.由于骨盆解剖结构的限制性,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度大.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多样化,微创化,手术的安全性问题不断得到关注,而术前骨盆测量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现本文就近年来骨盆测量的各个径线的意义及其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易程度、环切缘、手术标本的完整程度及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影响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周洋;程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与肝硬化的对比性检测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与肝硬化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功检科检出的5例BCS和21例门脉性肝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结果:BCS的重要特征是病变主要累及下腔静脉和肝内静脉,病变处血管存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等现象,且血管内血流紊乱、方向异常,也可无血流信号;肝脾增大,有腹水.肝硬化患者多数为肝脏缩小,脾大,门脉增宽.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BCS及肝硬化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能对二者做出明确的鉴别诊断,这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和对基层医院BCS患者的转诊,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俊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的选取66例寻常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参与研究,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并根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耳穴埋豆和耳穴埋豆+情志护理干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治疗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3.55%(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丽琴;王华;祁志敏;郭艳君;王海燕;郑树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胰腺癌诊断中螺旋CT扫描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探讨胰腺癌诊断中螺旋CT扫描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却真的额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接受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患者CT表现及超声诊断结果,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能够对患者肿瘤大小、密度、形态及肿瘤与临近脏器、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超声诊断结果与螺旋CT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螺旋CT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胰腺癌效果显著,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临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胰腺癌术前诊断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推广使用.

    作者:张砚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胸部X线检查诊断婴幼儿肺炎的重要意义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行胸部X线检查诊断,探究对婴幼儿肺炎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小儿科住院治疗的320例肺炎患儿.结果:320例临床诊断婴幼儿肺炎患儿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双肺野小点状小片状阴影249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127例;表现为肺门增浓213例;表现为肺气肿或局限性肺气85例;表现为肺野实变性改变19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对婴幼儿肺炎诊断可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可以观察病变范围、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及有无并发症,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全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血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经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血症可以有效促进转归,改善预后,促进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冷凌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诊断子宫肌瘤中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超声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实行阴道B超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对比经不同检查后患者误诊率.结果:本次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部B超检查的时候其中漏诊与误诊发生率为19.04%,阴道B超检查的时候其中漏诊与误诊发生率为4.76%,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不同诊断方式之后的误诊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阴道B超与腹部超声B超检查应用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均具备一定效果,但是阴道B超检查误诊率显著低于腹部超声检查,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黎丹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坏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CT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能明确诊断出患者的病理分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疑似肺癌患者,均予以螺旋CT进行诊断检查,将诊断获取到的信息同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肺癌的检出率为81.1%,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95.2%,但其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比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存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以来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99例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探讨应用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病理诊断19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172例,漏诊25例,误诊2例,确诊率为86.43%.其中,5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超声正确诊断,漏诊17例,确诊率为76.12%;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超声正确诊断,漏诊8例,误诊2例,确诊率为91.67%;超声正确诊断所有阑尾周围脓肿和坏疽性阑尾炎,确诊率为100.00%,四种类型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5),多重比较表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确诊率低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后者亦低于阑尾周围脓肿和坏疽性阑尾炎.结论:超声检查有操作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作为阑尾炎患者首选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鉴别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超声结合其他辅助检查,为诊疗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提供了更客观更充分的依据.

    作者:胡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