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兴菊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中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MRI诊断方式,研究组采取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准确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中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阙永盛;杨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同期60例甲状腺正常者(参照组),抽取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晨尿,选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分析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尿碘水平不受性别、年龄影响,(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尿碘中位数为156.2ug/L、甲状腺癌为150.1ug/L;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尿碘水平与参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中淋巴转移患者的尿碘水平,比无淋巴转移患者更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和碘营养相关性较低,高碘和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甲状腺恶变应控制碘盐摄入量.
作者:莫慧;李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心律不齐症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律不齐患者CTA(多层螺旋CT造影)与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检查结果及CTA诊断效能.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正常448段,狭窄112段;而CTA检查结果显示正常434段,狭窄126段;CTA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21%、97.32%、96.43%,其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与DSA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对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可作为对心律不齐症状的有效诊断鉴别手段.
作者:姬国敏;王景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以胎儿仰面为标准体位再进行超声诊断时,对胎儿进行心脏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孕妇300例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按照孕妇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50例孕妇.对照组胎儿均为非标准体位,而实验组胎儿均为仰面标准体位,分别对其进行心脏超声图像检查,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心脏畸形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胎儿的心脏畸形检出率为12(8.00%),而对照组胎儿的心脏畸形检出率为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仰面位为胎儿标准体位进行超声诊断心脏畸形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张先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超声产前诊断胎儿三血管(3V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对其心脏大血管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孕妇6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孕妇均接受超声产前诊断,对其3VV与3VT诊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得出,64例血管部位异常,32例血管管径大小异常,32例血管数量异常以及56例伴有心外畸形.检出高的为血管管径大小异常(97.0%),血管数量异常为84.2%,血管部位异常为94.4%.结论:在胎儿心脏大血管检查中实施超声3VV及3V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将其作为基本筛查切面,使诊断的检查率得到提高.
作者:覃仕强;陈康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进修等几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子宫脱垂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脱垂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Ⅰ度子宫脱垂发生率为4%,Ⅱ度子宫脱垂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Ⅰ度子宫脱垂发生率为16%,Ⅱ度子宫脱垂发生率为14%,对比均有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P<0.05.结论: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采用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标本与癌组织旁正常组织标本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明;李志彬;齐学红;马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型(classⅢβ-tubulin)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购买A172,U87,U251,LN229胶质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real-timePCR.结果:在含胎牛血清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天和3周的培养后,A172,U87,U251,LN229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天的培养后,A172,U87,U251,LN229中classⅢβ-tubulin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周的培养后,A172,U87,U251中classⅢβ-tubulin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但是LN229中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在不含胎牛血清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4天的培养后,A172、LN229、U251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U87中MAP-2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周的培养后,A172、LN229、U251、U87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培养后4d和3周后A172、LN229、U251、U87中classⅢβ-tubulin表达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β微管蛋白Ⅲ型及微管相关蛋白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均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李艳娜;马灵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在脑肿瘤术前语言皮质定位以及臂丛损伤后上肢及手对应脑皮质区域功能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3例主侧板球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和27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同时选择15例正常人员作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2017年4月间来院诊疗、体检人员.采用R-fMRI对患者进行扫描,比对相关结果.结果:L-fMRI敏感度为42.9%,R-fMRI为57.1%.L-fMRI特异度为68.8%,R-fMRI为93.8%.B组患者右侧手运动区与辅助运动区连接系数为(0.257±0.062),明显低于左侧系数值,且B患者整体系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人员,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fMRI针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语言皮质功能定位的敏感度较低,但能够对全臂丛根性撕脱患者脑皮质重塑过程进行监测.
作者:杨晓菲;乔一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方式在临床实验室血常规检测项目定量分析室内质量控制及检测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评价.方法:根据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共4个项目σ值.结果:4个项目中2个项目σ值>5.0,有1个项目4.0<σ值<5.0,1个项目>3.0.结论:临床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室内质量控制时,可根据σ值评估分析能力,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制定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作者:辛洁;刘轶然;王旭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胸部CT与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择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部疾病患儿,对所有患儿分别采用X线片与CT进行检测,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以及X线片与CT检查的征象表现.结果:80例患儿通过CT检查后,其阳性检出率为97.50%,远高于X线片的81.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与X线平片,胸部CT在儿科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俊艳;张延红;张延军;王章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共96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经过了阴道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在这个基础上也实施了基础的腹部超声多普勒检查,重点探讨患者在接受了超声诊断及病理检查后的结果符合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者有88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误诊患者有8例,误诊率为8.33%,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是93.75%、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是95.83%、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8.96%、萎缩性子宫内膜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54%、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76.04%.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符合者有57例,诊断符合率为59.38%,误诊患者有39例,误诊率为40.63%,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4.53%、60.42%、63.54%、48.96%、53.1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其准确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检测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1年4月—2017年5月,所有患者都采用超声进行检测,然后采用CT进行排查,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测后,检测出阳性患者19例(79.16%),后期经CT检测后,阳性患者19例(100.00%),故采用彩超对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病情的检测率为100.00%.结论:采用超声对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对动脉瘤的治疗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高蓉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13例.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4.5岁.患者术前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疑为周围型肺癌.所有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各种手术禁忌证.超声检查显示肺内肿块位清晰.结果:47例1次取材成功45例(95.7%),2次取材成功2例(4.3%).结论: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可为临床提供周围型肺癌提供准确有效的病理学诊断.
作者:潘旭;王晓燕;刘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作用.方法:150例胸痛患者,通过临床的诊断确诊有78例患急性心肌梗死作为观察组;另外的72例经查并无特异性质的改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红蛋白的灵敏程度显著高于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P<0.05);肌钙蛋白的特异性程度显著高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的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和灵敏性,具有较明显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安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SBP、DBP降低(P<0.05).两组HDL-C增加(P<0.05).观察组TG、TC、LDL-C、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兴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老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借鉴.方法:对7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作检测(细菌培养)试验(药敏)对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病原菌164株,被分离出120株(以G-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药敏试验结果为: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对青霉素、氨卡青霉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对第三代头孢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敏感率较高.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是常见的主要病原菌,其它的病原菌还有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这些病原菌都有比较广泛的耐药性.
作者:梁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1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保证了健康的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金凤;韩瑞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加强社区医师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对提高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分别从通州区两个社区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各自的糖尿病管理团队,随机把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对照组,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管理组.同时,各社区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200名.对管理组社区团队实行糖尿病规范化培训,形式包括(1)每年四次的培训班(1年),(2)区医疗中心每月派高年主治医师对社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疑难病例诊断治疗方面的指导.(3)管理组社区糖尿病管理团队成员需每年1次,3个月的区医疗中心进修学习.同时每年糖尿病专科知识考核1次.患者随访1年,测试指标包括,每3月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复查血脂,尿AC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规范管理率,综合达标率.结果:管理组患者的达糖化血红蛋白标率从17%提高到53%,综合达标率从12%上升到49%,规范管理率从30%到75%,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管理组社区医疗团队糖尿病专科知识考核(80分以上达标率)从20%到8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区医疗中心对社区医疗团队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团队糖尿病管理水平,更能规范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刘俊英;张红;王旭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某高校体检学生4785名,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性检查后被确诊为肺结核有25名,并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分析X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结果.结果:在24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原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继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90.9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结核性胸膜炎型诊断准确率为80.00%.结论:应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也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发生,需联合其他检测手段共同检测,整体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刘忠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