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王兴华

关键词: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老龄患者,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老龄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基于罗哌卡因的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h、术后4h与术后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h、4h与24h的镇静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h的呼吸抑制、寒战、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2.1%和6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也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减少术后不良的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导乐分娩镇痛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镇痛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70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两组第一产程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情况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足月妊娠分娩中应用导乐镇痛分娩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且此方法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产妇术后不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产妇术后6h时候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日一次,皮下注射,共计5d.所有产妇在术前和术后第4d取空腹静脉血,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PLT)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术后7d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PT、APTT、PLT均无明显差异,术后4d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PT、APTT、PL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率为6.38%;观察组下肢发生疼痛肿胀1.06%、对照组未8.5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杜宇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不会对产妇术后的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指标发生影响,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尚清;邢小芬;李军霞;吴月芳;丁占平;童重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IL-8对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SKOV3细胞EMT和Twist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介素-8 (IL-8)对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Twist1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THP-1巨噬细胞/SKOV3细胞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并制备共培养条件培养基(Co-CM).完全培养基、Co-CM、添加重组人IL-8(rhIL-8:10ng/mL)完全培养基或抗-IL-8中和抗体免疫耗竭Co-CM处理SKOV3细胞.蛋白质印迹分析细胞E-cadherin、N-cadherin和Twist1蛋白表达.结果:与完全培养基处理细胞相比,添加重组人IL-8 (rhIL-8:10ng/mL)完全培养基或Co-CM处理上调SKOV3细胞N-cadherin和Twist1蛋白表达,并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与Co-CM处理细胞相比,抗-IL-8中和抗体免疫耗竭Co-CM处理增高SKOV3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此同时,显著的降低细胞N-cadherin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IL-8促成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SKOV3细胞EMT与调控Twist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程;许畅;宁映霞;李翔;杨剑锋;陈阿;崔迎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9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组、TEP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组三组,每组6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EP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好于TAPP组和OTFH组.术后TEP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APP组和OTFH组.结论:TE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较为理想,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刚;杨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癌癌组织中RUNX3和STAT3的表达水平及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胃癌癌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STAT3表达水平,分析RUNX3、STAT3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经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RUNX3和STAT3的关系.结果:胃癌癌组织RUNX3及STAT3阳性率分别为45.28%、71.70%,较癌旁正常组织的96.2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UNX3和STAT3表达均与Hp感染与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UNX3和STAT3表达负相关.结论:RUNX3在胃癌癌组织中低表达,而STAT3高表达,两者负相关,其表达均与Hp感染与否、浸润深度等相关.

    作者:熊晓玲;何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人骨肉瘤血清标志物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骨肉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的差异蛋白质,为对骨肉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等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leanup试剂盒分别对骨肉瘤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浓缩,然后去高丰度蛋白质,2D clean-up kit试剂对蛋白质纯化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银染扫描后用ImageMaster 2DE软件分析寻找差异蛋白,切除差异蛋白质点酶解后进MALDI TOF/TOF(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质谱鉴定,获取肽指纹图谱并查询Swiss-Prot数据库寻找匹配蛋白质.结果: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并检索Swiss-Prot数据库后,发现11个差异蛋白质,其中5个上调,6个下调.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角蛋白、生长激素、内质网蛋白29等差异蛋白质有望成为诊断治疗骨肉瘤的分子标记物或者治疗靶点,为进一步对骨肉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磊;宾捷;卢吉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镇静剂配合罗哌卡因在开腹手术超前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镇静剂配合罗哌卡因在开腹手术超前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均接受腰椎硬膜外麻醉,并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A组0.3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B组0.4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C组0.5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C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镇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镇痛VAS评分均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镇静效果优于A组,且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组患者头晕、血压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均略高于A组、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腹手术中采用0.4mg/L舒芬太尼配合0.15%罗哌卡因进行超前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贵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内同型半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存在就明显差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关,且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不同斑块类型与上述因子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型、颅内动脉狭窄和不同斑块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蒋旭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用甲钴胺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微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微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肢体正中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IL-8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CV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正中神经SCV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四肢感觉减退、四肢远端麻木与烧灼感、不宁腿综合征、肢端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可显著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作者:邓湘佐;高利丽;宋晓平;杨晓松;赵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0例,40只患耳(A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收治的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共40只患耳(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听阈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后,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其中B组的临床疗效与1个月相比显著提高,而A组改善不明显;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听阈改善情况差异不显著,治疗3个月后,B组的听阈改善显著优于A组,其中B组与1个月相比显著提高,而A组改善不显著;B组术后感染、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结论: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虽然可以缓解患者中耳炎的临床症状,改善听力,但疗效有限,患者术后恢复缓慢,临床应及时诊断并对症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预防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

    作者:高鹏;刘雄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发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观察200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的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同时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并分析肌钙蛋白Ⅰ与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患者中TnI异常118例(59.0%);合并胸部外伤组患者血清TnI水平显著高于无胸部外伤组患者;30天内死亡组患者血清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危重组患者血清TnI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越高,TnI水平越高,二者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部分多发伤患者可出现血清TnI异常,其高低可作为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艳;胡国潢;胡赛;李湘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幕上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20例高血压幕上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进行血肿清除,研究组则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对血肿进行清除.治疗后,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量,并对治疗前后的GOS、GSS及ADL评分进行分析.术后,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均显著降低,GSS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杭军;李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0).研究组应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处理.术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术后Lysholm评分进行记录分析,并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2±0.3)cm明显短于对照组(6.8±0.5)cm,术中出血量(6.5±3.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7.8±2.8)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94.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可显著改善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靳宇;孙虹雯;刘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AECOPD患者撤机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撤机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行经鼻高流量氧疗的通气方法,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前24h以及治疗后24h的PaCO2、PaO2、pH、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治疗的舒适度、再次插管率、住ICU的天数、住院天数、死亡率等.结果:通气治疗后PaCO2实验组为45.9±21.3mmHg,对照组为49.6±18.9mmHg;PaO2实验组为85.6±12.4mmHg,对照组为82.5±14.8mmHg;经统计学分析,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具有统计学差异.pH值实验组为7.40±0.05,对照组为7.42±0.07;心率实验组为89.2±15.8次/min,对照组为88.9±13.4次/min;呼吸频率实验组为21.4±5.3次/min,对照组为22.1 ±4.9次/min;经统计学分析,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舒适度实验组感到轻、中度不适的患者为4例,重度、极重度不适患者为8人;而对照组感到轻、中度不适的患者为25人,重度、极重度不适患者为30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次插管率实验组为3.6%(2例),对照组为18.2%(10例);住ICU的天数实验组为9.7±3.1天,对照组12.5±4.2天;住院天数实验组为24.6±3.8天,对照组29.3±4.5天;死亡率实验组1.8%(1例),对照组9.1%(5天);经统计学分析,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再次插管率、住ICU的天数、住院天数、死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提升AECOPD撤机患者的PaO2、降低PaCO2,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再次插管率、住ICU的天数、住院天数、死亡率.

    作者:韩晓霖;刘述平;刘一诚;徐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内镜手术联合综合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手术联合综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CRS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鼻内镜手术联合综合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6个月后VAS总症状与SNOT-20躯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对疾病的总控制率96.15%,高于对照组78.85%.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时,VAS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时,SNOT-20躯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内镜手术联合综合药物治疗中重度CRS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躯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喜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2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采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与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2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6+5.4)分,对照组为(79.5+6.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舒适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和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术后疼痛和种植体脱落的比例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强;翁蓓军;陈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rhGH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IL-6、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2% vs 72.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1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休克、急性肾炎及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胰性脑病、DIC及死亡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有效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救治疗效,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兰;文峰;贾业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国内48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16年国内发表的48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第一/第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类型的差别.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确诊首发癌平均年龄为46.5岁,乳腺癌家族史是其重要危险因素;0/Ⅰ期病例在第二侧癌中比例显著高于第一侧;病理类型在第一侧/第二侧间发病无显著差别.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手段,第二侧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的比例增高(8.6%和4.2%).第二原发癌诊断后的5年、10生存率分别为59.1%和40.2%.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为其高危人群,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根治性手术仍为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沈霖;王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烟雾模拟雾霾环境对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用燃烧法模拟雾霾颗粒物环境对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取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雾霾吸入2天组;雾霾吸入4天组;雾霾吸入6天组;雾霾吸入8天组,每组10只.采用小动物呼吸机与肺组织切片HE染色,以检测各组SD雄性大鼠呼吸道反应性和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结果:随着雾霾吸入时间的加长,呼吸道粘液分泌量增加,气道炎症加重,SD雄性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愈发明显.结论:吸入雾霾颗粒物能引发并加重SD雄性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郭博文;刘瑶;孙梦军;李拓颖;钱业;张坚松;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超声预测效果研究

    目的:采用声检测获得双胎妊娠胎儿多项生物学指标预测胎儿体重,并与常规预测新生儿体重方法比较,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超声预测组和常规预测组,超声预测组应用超声检测胎儿的头围、股骨长度、腹围等指标,并使用Hadlock公式计算分别测量双胎中较大、较小胎儿的体重,常规预测组收集孕妇的宫高、腹围、先露高低、胎盘大大位置等综合信息,使用基础公式分别计算双胎中较大、较小胎儿体重,并将两组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新生儿体重比较,分析超声预测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预测组预测较大胎儿体重为3150±458g,较大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10±385g,两组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预测组预测较大胎儿体重为3650±112g,较大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20±342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预测较小胎儿体重为2350±233g,较小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2430±256g,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预测组预测较小胎儿体重为1970±183g,较小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2280±267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较大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80.9%,常规预测组较大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较小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74.5%,常规预测组较小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预测在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预测中准确率较常规预测方法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文涛;宇雪豹;柯和平;宋晓艳;严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